简介:摘要难治性气胸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SBO)是近二十年来发展成熟的一种安全、适宜的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支气管镜介入新技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本共识,旨在更加系统地对该技术进行规范,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应用该技术治疗难治性气胸。本共识明确了难治性气胸的定义,提出了SBO的适应证、相对禁忌证;在关键技术流程、不同的封堵方法、封堵材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共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性分段结扎剥离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1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诊断为环状混合痔患者例7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用于对照组,将选择性分段结扎剥离手术用于治疗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水肿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1d、7d时VRS分级为Ⅰ级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治疗组对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获得了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选择性分段结扎剥离术式创伤相对较小,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和水肿,同时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中介入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1年1月中,选择82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利用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不同组别后采用差异性的护理措施,每组41例。仅让研究组实施介入护理,常规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从其最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后发现,在研究组总有效率97.56%,1例复发,概率为2.44%。常规组总有效率82.93%,8例复发,概率为19.51%(P<0.05)。结论:介入护理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中的患者中,其效果良好,不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病症复发的风险,安全性高,有效性强,因此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作用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对照组(40例)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观察组(40例)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治疗。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更少,疗效更好,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
简介:【摘要】目的:经药研明确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用于临床是否有效。方法:该实验的时间脉络为2020-5至2021-4,样本对象即120只大鼠,参照体重划分5组,各24只,组别如下:对照组、美洛昔康高剂量组、美洛昔康中剂量组、美洛昔康低剂量组、吡罗昔康,剖析其抗炎镇痛效果。结果:相较于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的镇痛、解热作用更为显著,数据差异不容忽略(P﹤0.05)。结论:美洛昔康具备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优势,具备较强的镇痛、抗炎效果,用药过程安全。
简介:摘要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如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眼部超声检查、CT及MRI可为RB的诊断、分期、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改善预后。选择性眼动脉化疗(SOAI)已成为眼内晚期RB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提高眼球保留率和挽救视力。因此,制定RB影像检查与诊断及SOAI专家共识对提高RB诊治水平非常关键。本共识主要阐述了RB的眼部超声检查、CT和MRI的适应证、检查方法、诊断与分析思路,以及SOAI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以期提高RB的诊疗水平并改善RB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儿科患者心内膜右心室中间隔选择性位点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133例植入主动固定导线(3830)至右心室中间隔选择性位点起搏的患者资料,年龄(5.9±4.5)岁,体重(23.2±14.9)kg。心脏结构正常患者88例(88/133,66.2%),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无心内分流及血流动力学无异常患者45例(45/133,33.8%)。随访观察植入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导线参数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133例起搏治疗患者将导线植入右心室中间隔,成功132例(132/133,99.2%),手术时间(93.5±36.3)min,X线曝光时间(2.5±2.7)min,X线曝光量(5.0±3.7)mGy。除1例术后1 d发生导线脱位复位成功外,随访未发生囊袋感染、心肌穿孔、导线晚期脱位、导线故障、膈肌刺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23.2±15.6)个月,导线参数中长期随访基本稳定,阈值轻度升高,感知无明显变化,阻抗下降[阈值:(1.25±0.89)V对(0.52±0.23)V,P<0.05;感知:(12.56±4.29)mV对(13.26±5.22)mV,P=0.076;阻抗:(550.7±117.2)Ω对(680.2±114.2)Ω,P<0.05]。植入后QRS时限为(110.90±10.65)m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植入前相比维持在正常范围[LVEF:64%±8%对65%±4%,P=0.376;LVEDD:(40.21±7.17)mm对(40.69±5.93)mm,P=0.172]。结论主动固定导线(3830)在儿科患者中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实现儿童最佳位点起搏右心室中间隔起搏。中长期随访参数稳定,右心室中间隔起搏具有较好的心功能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早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发生率20.00%,观察组发生率8.00%,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选择性动脉溶栓应用到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选择性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管理策略在泌尿外科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2例泌尿患儿非选择性围术期ERAS管理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4例,女8例;年龄为(5.05±3.63)岁,范围在14 d~14岁。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68例(47.9%),腹腔镜手术55例(38.7%),泌尿腔道内镜手术19例(13.4%);三、四级手术122例(85.9%)。收集患儿围手术期资料,分析患儿术后住院时间、首次大便时间、术后当天(D0)饮食、D0离床活动、术后并发症等一般情况。结果患儿术后当天(D0)出院12例(8.5%),术后第1天(D1)出院74例(52.1%),术后住院时间为(1.94±2.02)d;首次大便时间(0.46±0.57)d;D0恢复饮食141例(99.3%);D0离床活动138例(97.2%);非计划手术0次;30天再入院5例;术后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7%(11/142),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Ⅰ级5例(3.5%)、Ⅱ级6例(4.2%),无Ⅲ 、Ⅳ 、Ⅴ级并发症。结论在泌尿外科小儿患者非选择性实施围术期ERAS管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患儿更快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90例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的脊柱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肿瘤血供丰度、不同肿瘤累及椎体数的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脊柱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栓塞后间隔时间、手术时间、病理类型、肿瘤发生部位、栓塞程度、栓塞血管数、术前Frankel分级组间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累及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是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且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与术中出血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行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的脊柱肿瘤切除患者,肿瘤累及椎体数、肿瘤血供丰度影响术中出血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Schlemm管功能与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3—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POAG患者17例25眼,其中男12例18眼,女5例7眼。采用三面镜观察患者有氧运动前Schlemm管全周有无回血,以全周任意区域见回血者为阳性,全周未见回血者为阴性;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和自动血压计分别测量患者运动试验前后眼压及心率,运动后眼压下降值≥4.6 mmHg(1 mmHg=0.133 kPa)者为阳性,<4.6 mmHg者为阴性;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运动试验前后患眼Schlemm管有无扩张及其扩张面积,以运动试验后Schlemm管开放的钟点位置较前增加,和/或至少1个钟点位置Schlemm管面积较前增大者为阳性。将上述3项指标均为阳性者作为Schlemm管功能阳性组(8眼),部分指标阳性者作为Schlemm管功能部分阳性组(11眼),上述指标均为阴性者作为Schlemm管功能阴性组(6眼)。各组患眼均接受SLT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2周及1个月进行随访,测量眼压,随访期间患者其余治疗不变。比较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术眼眼压值、眼压下降值及下降率的差异。结果Schlemm管功能阴性组、部分阳性组和阳性组术眼术前眼压分别为(20.33±9.22)、(25.75±9.03)和(22.28±4.78)mmHg,术后1周眼压分别为(17.10±2.98)、(20.00±7.60)和(18.75±8.53)mmHg,术后2周眼压分别为(19.00±3.94)、(19.18±4.46)和(15.50±4.98)mmHg,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19.33±4.32)、(18.00±3.63)和(14.38±3.24)mmHg,各组术眼眼压值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1.028,P=0.374),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751,P=0.002);其中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chlemm管功能阴性组,术后1周、2周和1个月Schlemm管功能部分阳性组及术后2周、1个月Schlemm管功能阳性组眼压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下降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952,P=0.401;F时间=0.828,P=0.402);各组术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下降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1.840,P=0.182;F时间=0.419,P=0.660)。结论Schlemm管功能较好的POAG眼接受SLT治疗后降眼压疗效更好,运动前Schlemm管回血和运动后眼压下降及管道扩张是Schlemm管功能良好的标志。
简介:摘要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治疗孕期抑郁症的常用药物,目前没有一种SSRI被明确推荐用于孕期抑郁症的治疗。妊娠期使用SSRI可能存在流产及死产的风险,但可能存在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其他SSRI,帕罗西汀及氟西汀致畸的风险较大,舍曲林和西酞普兰安全性较高;孕晚期使用SSRI,新生儿可能出现停药症状以及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其中舍曲林引起PPHN的风险较低;SSRI对婴幼儿的远期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孕期抑郁症用药方案的制定需要权衡利弊,不应因药物风险而停用,相较于继续用药,停药带来的风险可能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将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经桡动脉超选择性心脑血管联合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经桡动脉超选择性心脑血管联合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0例、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留食管旁静脉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保留食管旁静脉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41~83岁,中位年龄51岁。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相关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中止手术或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70±32)min,术中出血量(160±30)ml,术后住院时间(6.1±1.1)d,术后无胰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15个月,1例发生门静脉血栓,无上消化道再出血情况。结论保留食管旁静脉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精准断流术,需要团队紧密配合和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医生完成,保留胃冠状静脉的主干和食管旁静脉的完整是关键,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大咯血诊疗中,采取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大咯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均实施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对其支气管动脉血供及出血情况进行明确,进而针对其病变动脉实施栓塞治疗,并关注其诊疗结果。结果:纳入患者经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经栓塞治疗24h内。咯血停止患者30例,治愈率为57.69%;术后72h痰中带血21例(显效率为40.38%);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3d仍有少量咯血(治疗有效率为1.92%),经术后7d后再次采取栓塞治疗后得以治愈,总体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对大咯血患者在诊疗中采取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及栓塞治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及治疗效果、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SAH)后生活质量改善达最小临床重要差异(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接受SAH手术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18个月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的评估,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达到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42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SAH术后QOLIE-31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78.6%(33/42)达到生活质量改善的MCID标准。根据QOLIE-31总分,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的患者和无明显改善的患者,两组间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OR=0.081, 95%CI 0.009~0.728, P=0.020)、抑郁自评量表评分(OR=0.107, 95%CI 0.019~0.615, P=0.01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OR=0.143, 95%CI 0.025~0.806,P=0.025)及术后癫痫完全控制(OR=13.000, 95%CI 2.194~77.037,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最终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对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达到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术前无抑郁诊断(校正OR=10.528,95%CI 1.195~92.783,P=0.034)和术后无癫痫发作(校正OR=9.669,95%CI 1.103~84.734,P=0.040)。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达到MCI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9%和77.8%,模型总准确率为90.5%。结论术前无抑郁和术后无癫痫发作是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SAH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达到MCID的独立预测因子。对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在术前应注意心理障碍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