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差错原因,找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医院内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相关静脉药物配制护理差错资料,总计有90例,里面涉及到男性病人48位,女性病人42位,年龄介于20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28.7±2.6)岁,对这些具体差错资料做全面系统分析,找出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出现问题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结果:经过展开一系列分析工作,发现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差错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护理人员医嘱确认、药物核对等。结论:在医院进行静脉药物配置护理工作,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有丝毫马虎。严格按照相应制度开展工作,避免失误问题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制护理差错分析与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及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静脉药物制剂配置资料各16万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差错原因及解决对策。结果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16万次静脉药物制剂配置中共发生护理差错9600次,差错发生率为0.06%;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260万次静脉药物制剂配置中共发生护理差错1280次,差错发生率为0.008%,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药物配制护理差错分析原因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不完善、未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力低等。结论经分析护理差错原因并实施对应解决措施,通过完善静脉药物配制操作流程,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对有效减少静脉药物配制护理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检验医学的发展中,其中最易忽视的就是临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在检验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的误差,从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干扰,这对于临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析对于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简介:[摘要]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优化健康服务,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 务。这对新时期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的要求,需要 学校的护理教育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应当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 式与发展。在护理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严重阻碍了 护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 升,由此人们对医疗护理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护理的实际需求,提高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对护理教育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 应对措施,为护理教育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检验科与临床及医务科“危急值”管理情况,并学分析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期间1523例“危急值”报告,分析管理情况。结果 1523例“危急值”报告分布情况肾内科、急诊科占比较高,涵盖肌钙蛋白I、淀粉酶、二氧化碳、钙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肌肝、血糖、尿素氮等,其中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占比较高,血钾已解除率较低。结论 检验科与临床及医务科“危急值”报告情况分布广泛,以肾内科为主,后续解决上血钾已解除率较低。当“危急值”报告后,及时解决可以有效解除,医院可以完善相应应对管理措施,推动医院“危急值”问题的高效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0.6-2021.6月1000份血常规标本,对标本质量进行分析与检验,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结果:100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32份,占比3.2%(32/1000),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受检者自身因素5份(15.63%),采血量过少(<0.5ml)标本7份(21.88%),放置时间过长(>6h)9份(28.13%),采血操作不规范6份(18.75%),未及时送检5份(15.63%)。结论: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临床需要加以重视,规范操作技能,避免工作失误,有效提高标本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问题和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新生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5例)与研究组(n=3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取安全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 60.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是97.1%,对照组是48.6%,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医院通过完善护理机制,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增进医护合作的方式,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及效率,可以将意外护理风险有效降低,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具有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和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的98例凝血检验项目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环境下等因素下,探讨对PT、APTT、TT及FIB的影响。结果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TT及FIB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PT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离心时间对PT及APTT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TT及FIB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溶血环境对PT、APTT、TT及FIB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凝血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需缩短标本放置时间,严格控制血浆离心时间及转速,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