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蔡丽秀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20.6-2021.6月1000份血常规标本,对标本质量进行分析与检验,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结果:100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32份,占比3.2%(32/1000),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受检者自身因素5份(15.63%),采血量过少(<0.5ml)标本7份(21.88%),放置时间过长(>6h)9份(28.13%),采血操作不规范6份(18.75%),未及时送检5份(15.63%)。结论: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临床需要加以重视,规范操作技能,避免工作失误,有效提高标本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解决对策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基础检验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诸多疾病诊断的主要方式,通过该检验方法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受检者体内红细胞、白细胞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血常规检验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相关指标进行明确评估,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但是血常规检验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6-2021.6月1000份血常规标本,分别属于1000例受检者,符合相关操作标准要求,受检者对血液标本采集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知情。受检者男、女例数为542例和458例,年龄区间22-65岁,平均(41.02±8.63)岁。

1.2方法

  对1000份血常规标本质量进行分析与检验,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做好详细记录。

  1. 结果

  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100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32份,占比3.2%(32/1000),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受检者自身因素5份(15.63%),采血量过少(<0.5ml)标本7份(21.88%),放置时间过长(>6h)9份(28.13%),采血操作不规范6份(18.75%),未及时送检5份(15.63%)。如表1所示。

表1   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原因

例数

占比(%)

受检者自身因素

5

15.63

采血量过少

7

21.88

放置时间过长

9

28.13

采血操作不规范

6

18.75

未及时送检

5

15.63

合计

32

100.00

  1. 讨论

  血液常规检验主要指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情况判断受检者血液情况以及疾病诊断的一种手段,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目前血常规检验能够通过先进的设备检测完成,检验指标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部分,血液常规检验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些疾病初步筛查的关键,因此加强对不合格标本原因的分析十分必要。

  本次研究选择1000份体检者血液样本,结果显示,1000份样本中不合格样本共32份,占比3.2%(32/1000),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受检者自身因素5份(15.63%),采血量过少(<0.5ml)标本7份(21.88%),放置时间过长(>6h)9份(28.13%),采血操作不规范6份(18.75%),未及时送检5份(15.63%)。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1)受检者自身因素。主要指检验前未常规禁食,如果摄取食物,可能会对血液中化学成分造成影响,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比如说进食、饮水会导致血液生理性稀释血红蛋白检测值下降,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液浓缩等。另外,采血时受检者心理状态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过于紧张极有可能导致结果误差。最后,药物对检验结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检验人员因素。采血操作不规范、放置时间过长、未及时送检以及采血量过少均可归纳为检验人员因素,具体包括标本采集、保存和送检三个方面。其中标本检测时间是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完成标本采集工作后,放置时间的长短将会对标本质量形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检验结果缺乏准确性[2]。另外,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如止血带捆扎较紧、采血耗时较长、采血前酒精消毒未干便进行操作等,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标本不合格。

  针对上述原因,需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提高血液常规检验质量。首先,进行血液常规检验前需要加强对受检者的健康宣教,嘱咐其常规禁食,避免在采集血液样本前进行剧烈活动,至少休息15min以上。另外,如果受检者存在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疏导,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其次,全面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帮助检验人员全面掌握血液常规检验的要点、方法、技能,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血液常规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性,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失误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3]。同时积极建立血液常规样本管理制度,做好登记工作,合理保存血液常规样本,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样本的保存温度、送检时间,做到及时送检。另外建立相应的执行查对制度,建立专门的检查小组,监督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流程及规范进行操作,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标准进行,认真核对患者信息。送检样本前,需要确认相关信息后方可送检。另外,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建立弹性排班制度,避免因为工作过于繁忙而导致失误。

  综上所述,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临床需要加以重视,规范操作技能,避免工作失误,有效提高标本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鑫. 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5):80-81.

[2] 张长新,王迎新.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因素及控制对策[J].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7):139-140.

[3] 王燕林,贾美林. 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