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对照世界各民族不同脉络的美术史,特别是比较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西方美术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西藏绘画不是写实的绘画体系。它是以视觉效果的平面化;造型手段的装饰性;绘画语言的程式化和符号化;及用线造型为其主要特色的东方式绘画体系。无论风格怎样变化发展,也从来没有走出东方绘画体系的大范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伴随藏传佛教的形成,西藏绘画吸收了许多周边文化的养分,先后经历了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于阗及汉族的各类影响,这些周边文化也都是在大的东方文化圈之内,藏族周边地区的绘画与藏族绘画在造形的语言方式上同属视觉效果的平面化装饰性及绘画语言程式化符号化,及用线造型的,造型方式是一致的,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平面化的边线造形的特点。天然的亲和为相互的学习借鉴提供了可能性。那么,写实的问题真的不存在吗?本文列举一些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实例,阐明这样一个观点:写实的愿望与追求始终伴随在藏传佛教绘画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写实的介入更好地完成了西藏特色的绘画语言建构。

  • 标签: 西藏绘画 写实 壁画 唐卡
  • 简介:我们时常能感觉到,对于同样的真实对象,通过照片拍摄留下的影像和通过绘画表现出的对象传达出的感觉是不同的,以绘画为载体的传达对于形象的表达更加传神,更能接近现实,为什么?笔者认为,照片拍摄是瞬间的机械捕捉,而绘画则是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感知与揣摩后,经过主观感受与内心的经营和提炼再次表现出的真实,所以往往使人认为更加神似,即艺术真实.

  • 标签: 工笔人物画 写实 意象
  • 简介:岭南画派是出现在近代中国广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深受日本绘画的影响。20世纪初,岭南画家们纷纷赴东瀛留学,吸纳西方科学,研习日本绘画,为之后改革传统国画、开创岭南画派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博物学大潮下的日本为背景,试图探讨博物画对岭南画派之写实风格形成的影响。一、日本博物画(一)博物学及博物画的西学东渐博物学(naturalhistory)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比较陌生,事实上它是18、19世纪的一大学科。

  • 标签: 岭南画派 写实性 绘画流派 博物学 广东地区 近代中国
  • 简介:这年头出版的书,能让人拿在手中摩挲把玩的,越来越少,《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后文简称:《澄衷字课》)肯定算一本。此书为晚清刘树屏主编,1901年初版,是当年民国小学堂的通行教材。新版的《澄衷字课》影印线装,最大程度重现了原书的气息、风貌,实为出版者一大善举。

  • 标签: 汉字 出版者 学堂 简称 影印
  • 简介:天下三江,美在青山翠。炊烟袅袅吊脚楼,天下三江,美在三江水。风雨桥上百家宴,

  • 标签: 歌曲 歌词 音乐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书法美的根源来自汉字之。书法和汉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意境之,书法因汉字而有无比深邃的内涵之,而汉字和书法之,又都根源于自然之。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巨大的文化魅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书法根植在博大的文化土壤里,散发着神圣的民族尊严和崇高的民族意识以及自强不息的创造力。书法家的气节,人格,体现在作品的意境,书法意境之美在于德在于情,领会理解书法艺术及汉字文化的深广,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塑造完美人格。

  • 标签: 书法艺术 意境之美 传统文化
  • 简介:中国的筷箸,除了有餐具自身独特的功能外,还有另一种价值,那就是筷箸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工匠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使筷箸不断发展,让原来仅有实用性的小玩意,产生一种工艺美的魅力,从而赋予它新的生命。爱美是人的天性,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祖先就知道用红、黑、白三色在陶器上绘饰花纹,现在称为彩陶。

  • 标签: 小玩意 三色 商纣 东台路古玩市场 御膳房 一道菜
  • 简介:马刚先后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央美院贾又福工作室研究生班。现为甘肃省政协常委,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刚的山水画中,西北的天际辽远,洪宇苍茫,乃至一沟一壑一房一舍等统统归附于美学理想中。知名画家马刚先生大笔如椽,皴染着他心中的精神世界,以一种沧桑朴拙的美感高扬着西北大地坚韧的生命意象与和合之

  • 标签: 精神美 西北师范大学 美术家协会 造化 兰州商学院 甘肃省
  • 简介: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书法(篆书为主)和镌刻相结合、通过印章这种载体来表现的一门艺术。篆刻之主要表现为文字造型、章法布局、工艺表现及金石自然,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则体现于印文的造型、内容及其情境联想所营造的意境。

  • 标签: 篆刻 印章 审美价值
  • 简介:唐代乐舞的繁荣构成了大唐多元乐舞文化的场面,它是受外来文化与汉族传统乐舞文化融合与认同的影响。作为西域乐舞的代表,胡旋舞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技巧展示出唐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并广为流传在社会各阶层。本文从文学和考古双重视野考察胡旋舞入华源流、唐代流行盛况以及胡旋舞的舞容等问题,认为胡旋舞传达着一种不同于中原传统审美观念的美学价值追求。

  • 标签: 唐代乐舞 西域乐舞 胡旋舞 燕乐 霓裳羽衣舞
  • 简介: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玉雕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它连绵不断,记录着几千年来的文明和道德价值理念。现代玉石艺术,继承了传统玉器圆润浑朴的风格,并以儒雅灵秀见长,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理念和工艺技巧;传承治玉人的审美意趣、文化诉求、精神内涵,并使玉的物质之和文化内涵得以展现。

  • 标签: 玉器 雕刻 传承 文化发展 艺术造型
  • 简介:中国画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其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以中国画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画意境形成的重要原因,旨在加深大众对中国画这一民族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中国画 意境美 原因
  • 简介:周韶华1929年10月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现居武汉。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先后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

  • 标签: 艺术精品 韶华 大美 代序 1950年 中原大学
  • 简介:“意象”,在词典中解释为客观的对象与主观的想象的结合,即融入主观情感的“物象”,具有意境,即想象的境界。它是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表达具有诗意。我在绘画中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心中之“象”来进行描绘。我眼中的图像是客观之“象”,意念中的“象”是主观之“象”,

  • 标签: 绘画语言 “意象” 解读 中国文化背景 “象” 主观情感
  • 简介:福建地区古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其釉色丰富多样、独具特色。釉色的呈现是制瓷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各个时代的人文意趣、贸易需求、历史背景等均渗入其中。

  • 标签: 福建陶瓷 釉色成分分析 考古发掘 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行过万里,心间只念碗窑烟雨,踏遍千岭,胸中只容玉苍耸立,汩汩横阳流不尽,百年古邑的风情。啊,心系灵溪,情牵灵溪,一生只与你相依。历尽艰辛,铸就滨海小镇的崛起,勇于创新,放飞浙南大门的希冀。巍巍鹿峰道不尽,山水智城的传奇。啊,大灵溪,幸福灵溪,美好明天等着你。

  • 标签: 大美 勇于创新
  • 简介:在极北之地,大陆的尽头有一座小岛,岛上火山密布,却不会令人感到一丝炎热,终年被冰川覆盖,却依旧孕育了无数的生灵在此生息。这里的空灵至极,超越想象。

  • 标签: 空灵 冰岛 世界
  • 简介:中国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养蚕采丝、纺纱编织技术,早在商周时期的丝织品,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工艺。这就为中国早期的绘画由石壁转向丝织品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物质基础。根据目前出土情况,在楚汉时期就发现了不少的"帛画"。"帛"是对先秦两汉一切丝织品的泛称。现存的帛画都是绢地,与后世绢本画在材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 标签: 帛画 楚汉 瑰丽 奇幻 天马 丝织品
  • 简介:上古时代,初民即有以鸟羽装饰仪容的习惯,原始宗教文化中神巫的戴羽、饰羽也常见。这种现象在考古学发现、先秦典籍及其注疏、我国民族学资料以及国外风俗中均有充分反映。中国汉字中""字的原始意义,当即此类"饰羽"、"戴羽"者形象。这表明当时的人们不仅视戴羽、饰羽为美观,且受原始宗教观念的影响,赋予鸟之翎羽以引神通灵的神秘功用。因此,把""之本义理解为"饰羽人"或"戴羽人",而非冠戴羊头或羊角而舞的"大人"(祭司或酋长),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看,更具有背景的广阔性及意义的典型性、普遍性。

  • 标签: 羽人 先秦典籍 宗教人类学 上古时代 中国汉字 翟衣
  • 简介:美术是由""和"术"两部分组成的,""是指审美,"术"是指技术,唯有两者的平衡发展,才符合美术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美术教育中却一直存在着重技巧轻审美的倾向,使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当下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谈起,就如何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 标签: 高校美术教育 “美”与“术” 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