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马克·吐温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美国作家之一,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译界对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有选择性地侧重于其政治性、革命性和社会批判性较强的作品,这与不同时期我国的社会政治及文化需要相呼应。与之相仿,在马克·吐温作品的研究、评价中,也以分析与阐释其思想政治和社会批判意义为主,缺乏有深度的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评价与研究,马克·吐温也一定程度上成了我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武器"。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吐温的中国式呈像是偏重于思想性和政治性而缺少艺术性的。这种现象从1978年后逐步有所变化。梳理与分析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过程,分析其中国式呈像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有助于我们深度认识马克·吐温,更新对他的研究,并为深化和推进外来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培训汉语非母语学习者理解不规范普通话能力的听力课程,举例说明课程的结构和实际操作。该课程首先介绍汉语方言分布的情形幷讨论一些与方言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普通话,包括山东普通话、四川普通话、上海普通话、香港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等。文中比较各种地方普通话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与规范普通话的差别,也提供各种地方普通话的实例和听力材料。在结论中,作者强调此课程的目的是培训高年级学习者的听力,绝对不鼓励他们学说不规范的普通话。外籍人士想要彻底地了解中国各地受方言影响的普通话,自然要在相关地区居住一段时间,但作者从上课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种课程应该能使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华语运用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听懂各种不规范的普通话做一些准备,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与华人沟通。
简介:曾经,说明文阅读教学“文体”泛滥,对象、顺序、方法、语言“充满”课堂;新课程改革以来,“说明性文章”又成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1]的“样本”。说明文阅读千篇一律的背后是文体的始终游离。所谓文体,“是指一定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2]。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文体特质应该成为教学处理和设计的重要参照。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3]文体的缺位,对阅读教学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也将给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结构性缺损。因此,重拾文体,以文体观照说明文阅读教学,或许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