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304名3-6岁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式构建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简称"主体性")与家长饮食营养教育行为(简称"教育行为")、家长对幼儿进餐行为的态度和评价(简称"态度和评价")以及家长自身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教育行为对主体性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效果值为0.670;态度和评价可直接地或通过教育行为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影响,其总的影响力是0.710;知识态度行为通过三条途径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总效果值为0.533的影响力。三个预测变量,即教育行为、态度和评价以及知识态度行为,能联合解释主体性76%左右的变异量。因此,本研究认为成人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的重要支持者,幼儿自身则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发展的真正力量;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成人,只有将自己的外在影响建立在幼儿生理需要和心理因素等基础上,帮助幼儿将这些外在影响转移或内化为幼儿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在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中发挥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
简介:摘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进餐是孩子每天最重要的环节,根据多年的经验,可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餐前洗手习惯;耐心指导,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餐具的能力;趣味引导,培养幼儿剔除厌食挑食的毛病”,从而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简介:摘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最佳阶段,更进一步说,小班阶段更是最佳中的最佳。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跨入集体生活,对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这个时间段,是学校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并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
简介:摘要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良好的进餐习惯要从小班幼儿开始培养,重视进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当前的小班幼儿在进餐习惯上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有效策略。
简介:摘要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是幼儿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行为能促进幼儿个体品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笔者以幼儿分享行为的意义和内涵为基础,深入剖析了幼儿个体内部和外部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简介:美国认知与发展障碍学会对智能障碍采用智力与适应行为双向度评量。美国学者对适应行为的定义和适应行为内涵的分类也各有千秋,其中1974年Nihira等人的《适应行为量表》、1984年Sparrow等人的《文兰适应行为量表》是适应行为研究中两项重要成果,影响广泛。台湾在适应行为研究方面也有一系列研究工作,如于1986修订《适应行为量表》为中文版、于2004年修订《文兰适应行为量表》为中文版;徐享良则于1994自行编制"中华适应行为量表",后于2004及2012两次修订该量表。第二次修订"中华适应行为量表"项目旨在深化适应行为因素结构之研究、适应行为发展与幼儿发展需求、增加适应行为之社会效度、满足评分者间一致性之信度需求等。在智能障碍教育上,
简介: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有人曾这样理解教学细节:'课堂教学细节犹如一颗颗珠子,如果每一颗珠子打磨得晶莹剔透,那必将是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个问题、一次操作、一个算式……细节很小,容易被老师忽视,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课堂变得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
简介: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确立了学习行为预测与改进的方向与路径,对于在线学习、学习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的理论视角,系统回顾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具体建模研究进行文献评述。研究结论认为:在行为科学视角下,现有的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建模遵循"外部变量-个人认知信念-行为意愿-实际行为"的基本路径;行为科学理论建模的核心变量为认知信念,包含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四个具体变量;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建模应根据行为的发生阶段和学习环境的类型来选择合理的行为理论。后续研究可能的改进方向在于:综合多种模型来提升行为模型的解释力度以及更为全面准确地测量在线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