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是幼儿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行为能促进幼儿个体品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笔者以幼儿分享行为的意义和内涵为基础,深入剖析了幼儿个体内部和外部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幼儿个体品德发展培养策略
一、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和意义
1.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幼儿的分享行为指的是幼儿与其他人共享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性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幼儿分享行为的意义。幼儿的分享行为对幼儿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有积极意义。首先,幼儿的分享行为可以让幼儿拥有更多的朋友,为幼儿赢得更多的伙伴,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获得以上发展的基础上,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也能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合作,促进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二、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
1.幼儿个体内部因素。首先,幼儿的分享行为受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幼儿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但是幼儿以自我需求作为衡量标准,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未形成分享观念,导致幼儿的分享行为较少。其次,幼儿的分享技能较少。年龄越小的幼儿,越不愿意与旁人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他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就越强烈,相应的,他们就越缺乏分享技能。因此,儿童的分享行为受其年龄的影响,受幼儿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是其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2.外部因素。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外部因素有许多,笔者将从成人、同伴和家庭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成人。有学者指出,幼儿的行为在某些阶段会受到成人的言行和态度的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也一样,在特定阶段,成人的暗示会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在成人的引导下做出分享行为,愿意分享的幼儿会直接分享,不愿意的幼儿会直接拒绝。但是等到他们再大一些的时候,成人再想通过暗示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就不容易了。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影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2)同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代表性的现象:一个幼儿跟其他人分享时也会带动其他的幼儿与别人分享。因此,同伴是导致幼儿分享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有研究表明,决定同伴之间的分享行为的最大因素是同伴之间的熟悉程度,越是熟悉的亲密的同伴,分享的几率越大。
(3)家庭。幼儿的家庭结构、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当今社会,我国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结构使得幼儿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家长一味的迁就、包容、溺爱,导致幼儿产生了各种不良的行为。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1.榜样作用。
(1)成人。家长和老师是幼儿模仿的最主要的对象。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孝敬长辈,家人之间气氛和睦,灌输给幼儿与其他人一起分享的理念。老师也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在幼儿园里,老师的日常行为、情感态度、言谈举止都会诱发幼儿模仿,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要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与其他人分享的重要性,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并能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2)同伴。同伴的榜样作用是最真实有效的,应多让幼儿接触善于分享的伙伴,并且以他们为榜样,激发幼儿向他们学习。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例子: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看到弟弟给爸爸分享零食就立刻拿出自己的零食跟爸爸分享,这就说明了同伴的榜样力量。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以儿童教育儿童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给幼儿树立同龄的榜样是促进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2.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也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巩固和发展。如何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强化,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在大量研究中发现,当幼儿的行为被其他人表扬后,他们会逐渐产生一种内在的自我表扬和鼓励的倾向。因此,当幼儿出现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时,成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他们得到表扬后,这种奖励机制就内化了,当幼儿再与他人进行分享时,他们会认为这样做就是正确的,会使幼儿持久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因此,成人要把握时机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将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长久地坚持下去,使分享成为一种习惯。
3.训练幼儿的分享技能。让幼儿知道何时与人分享、如何与人分享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些幼儿有与人分享的意愿,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所以,知道如何与人分享,对于幼儿实际分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幼儿想跟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自己的面包,但是面包只有一个,幼儿不知道该怎样分。这时,成人可以对幼儿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田翠芬城市学龄前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探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7,4。
[2]王文江3-5岁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现状及家庭培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