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药颗粒剂/胶囊剂内容物在生产及储存的过程中广泛存在严重吸湿现象,对颗粒/胶囊剂内容物而言严重吸湿现象不仅可引起结块现象,并且有可能导致药物发霉、变质,进而影响药物质量和临床使用疗效。因此,本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具体实践总结目前普遍通行的吸湿原理和可行的防潮技术,为中药中药颗粒剂/胶囊剂内容物防潮提供技术参考。
简介:通过室内利用诱杀型触破式微胶囊剂对松褐天牛进行毒力试验,得出其毒力回归方程,并确定100倍液为室内最佳持效实验浓度。应用该药剂100倍稀释液,每隔10d打1次药能迅速诱杀飞到诱木上产卵交配的成虫。林间诱木设置间隔50m,1株喷洒诱杀剂的诱木在林间能迅速诱杀0.785hm2内的松褐天牛成虫;诱木间隔100m,也能较有效地诱杀3.14hm2内的松褐天牛成虫。考虑经济有效性,建议生产上1hm2设置1株诱木,每隔15d喷1次100倍稀释液为宜。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因素对双氯芬酸钾(DFP)颗粒及胶囊的物理特性、体外溶出度、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湿法制粒方法,制备DFP颗粒,制粒溶剂中水/乙醇比例越低,所生成总有关物质越少。与50℃或60℃干燥相比,湿物料在70℃干燥时,有关物质生成更多。DFP颗粒制备过程中,药物对强光比较稳定。水/乙醇溶剂比例为1:4时,DFP颗粒的粒度较小,休止角较大。4种不同水/乙醇溶剂比例制备的DFP颗粒,其10分钟溶出度均低于2%,而30分钟溶出度可达95%。DFP胶囊(水/乙醇,1:4)的有关物质显著低于DFP胶囊(水/乙醇,1:0)。在高温(60℃)或强光(4500±500Lux)下保存10天,DFP胶囊稳定性差,但在高湿条件(92.5%RH)比较稳定。在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25±2℃,60%±10%相对湿度)下保存12个月,DFP颗粒的稳定性优于DFP胶囊。2个月长期稳定性数据表明,胶囊材料种类对DFP的稳定性无影响。总之,DFP颗粒对溶剂种类和干燥温度敏感,而DFP胶囊须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保管。
简介:【摘要】借由对Elsom-Morgan方法的引入运用,能支持完成针对胶囊剂内部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物质含量水平的测定技术目标。将实验样品中包含的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物质在水溶液环境之中展开溶解处理,在与乙酰丙酮物质溶液,以及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相互混合且完成显色环节后,择取试剂空白溶液充当参比条件,择取D-氨基葡萄糖物质充当对照品,基于525.00nm波长位置展开比色测定环节。文章将会围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胶囊剂中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含量,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