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概念最早源于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Feynman在1959年洛杉矶理工学院的一次物理学年会上做的题为《底层还有很大空间》的著名演讲。但是直到1982年。美国IBM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原子分辨能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后。纳米技术才首次曝光。并在以后的2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普遍公认的纳米科技的定义是:在纳米尺度(1-100nm)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得纳米粒子具有常规粒子所不具备的许多特殊性质。如低熔点、高比热容、高膨胀系数、高反应活性、极强的吸波性等。纳米生物技术是国际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目前。美、德、日、英、法和中国均已将纳米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简介:自从Schwarz和Mertz等人于1957年首次分离出啤酒酵母中的葡萄糖耐量因子(GTF)以来.研究者相继在诸多的牧草、动物的肝、肾脏中发现了GTF样物质,并进一步证实GTF的活性中心为二三价铬离子(Cr^3+)。1959年Schwarz和Mertz发表了有关铬的第一篇论文,现在人们已经证实并公认铬为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进行大鼠和人的铬营养研究.结果表明,铬通过GTF协同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现在.铬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人的医药、保健品和食品中。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在动物养殖和配制饲料时却很少或根本没有对铬的含量、需要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对铬的生理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关于铬的实际饲养效果及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很少,以及尚未发现或意识到动物明显的铬缺乏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铬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至今为止的众多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饲料中添加铬对动物的繁殖、生长、免疫、胴体品质等均有影响。最近几年,铬在畜禽生产与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及经济效益。本文仅就铬的营养作用及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情况作一概述。
简介:安徽省某种猪场暴发了以仔猪、育肥猪和种猪中绝大多数出现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的疫情。其中仔猪443头,发病360头;育肥猪807头,发病614头;种猪173头,发病89头。仔猪、育肥猪和种猪的发病率分别这81.26%(360/443)、76.08%(614/807)和51.45%(89/17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初步诊断为猪气喘病。该场及时采取了控制、隔离和治疗措施。经过一个疗程(10d)的治疗,病猪的气喘、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和采食量基本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仔猪死亡32头,育肥猪死亡4头。仔猪和育肥猪的死亡率分别为7.22%(32/443)、0.50%(4/807)。通过对该起猪病诊疗过程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净化和预防猪气喘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