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头孢西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和抗菌谱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同,对厌氧菌尤其是脆弱拟杆菌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但对β-内酰胺酶具有较高的抵抗性[1]。该药主要被应用于治疗因敏感菌致使得感染性疾病,包括败血症、腹膜炎、胆道炎、呼吸道感染疾病、皮肤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对所有投入市场的注射制剂必须进行无菌检查并且合格。只有通过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验证,才能确定供试品的检验条件和方法,保证无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据此,本文按薄膜过滤法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进行无菌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从而建立了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无菌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为研究磷酸苯丙哌林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二零二零年版第四部的规定,通过平皿法、稀释法、膜过滤法三种检验方法,对所有测试菌株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使用膜过滤法测定细菌数量、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一种菌株的回收率都在50%-200%之间。结论: 采用膜过滤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磷酸苯丙哌林胶囊的抑菌效果,能客观地反映出药物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从而实现检测的目的,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猴耳环消炎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的要求,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猴耳环消炎胶囊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结论:为能检出药品中被污染的微生物,应对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猴耳环消炎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的要求,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猴耳环消炎胶囊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结论:为能检出药品中被污染的微生物,应对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简介:目的考察前期发现的肾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已知具有肾毒性的5种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广防己、大黄和苍耳子提取液ig给予大鼠建立肾脏损伤模型,收集给药1和7d后的血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检测5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胸苷、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LPC(18:4)、LPC(20:5)和LPC(22:5)水平,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对其毒性进行判断;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和BUN的水平;各组大鼠于取血后处死,迅速取肾脏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毒性.5种中药在给药ld后,生化检测没有发现肾脏损伤,肾毒性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发现异常;在给药7天后,SVM的预测结果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均出现肾毒性.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将肾毒性小分子代谢物更加灵敏、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肾脏毒性评价,对于临床药源性肾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众多的生物活性因子,调节血液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血栓的发生和发展。使如:(1)内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肝素样葡萄胺聚糖,增强抗凝血酶川的活性,抑制凝血系统功能;(2)内皮细胞合成并直接释放大量的t-PA,也可通过合成并释放NO、PGI2间接促进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PAI-1,从而增强纤溶系统功能,(3)内皮细胞表面具有ecto-ADP酶,内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一氧化氮和类花生酸类活性因子,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因此,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达到抗血栓目标,是目前抗血栓药物研究发展的方向。我国中医药研究表明,大量植物来源的单体化合物具有确切的抗血栓作用,这些化合物的安全性好,因此,发展纯天然的抗血栓药物是目前研制新型抗血栓药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室系列研究发现,中药单体化合物虽然安全性好,但疗效往往不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多种单体化合物在联合使用时,疗效大大增强,用药量大大降低,例如,我们研究了两个活血化瘀类中药和一个理气化瘀类中药中的三个单体合物A、B和C,此三个化合物均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但药理作用环节不同,分别为促进NO的释放,促进PGI2的释放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在联合使用时,剂量分别为0.05,1.0和1.0mg/kg即可产生显著的抗血栓作用,比单味药物的有效剂量低20-100倍或以上,为发展有效,安全,适于长期使用的纯天然口服抗血栓新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过程中应用消鼾利气汤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新方法取得的远期临床应用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方法:挑选2021年度在我院老年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别,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嗜睡量表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评分及终点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92%),且嗜睡量表评分(6.8±1.4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7.2±1.31)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气道管理在老年人工气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2-2018.1所收治的100例人工气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系统气道管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气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黏膜充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切开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气道管理应用于老年人工气道患者中,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