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莪术有破血散结、行血止痛的功效,为破血行气治疗积聚徵瘕的常用药,也是我国近年来发掘出来的抗癌中药之一。莪术为莪术的挥发油成份,含有莪术醇、莪术酮、榄香烯等有效成份。已知莪术及其提取物对多种实体肿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L615白血病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对血液系统有保护作用。为此,就莪术及莪术微球抗肿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莪术油 药理作用 中药 治疗 中医
  • 简介:目的研究大蒜对胃癌细胞EGFR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大蒜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①胃腺癌SGC7901细胞在体外常规培养,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的EGFR和TGFα表达;②给予细胞不同浓度的大蒜处理,作用48h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胃癌SGC7901细胞常规培养48h后,EGFR和TGF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78%和46.80%;②当在常规培养的细胞中加入5%、7.5%和10%大蒜,作用48h后,细胞的EGFR表达分别下降了20.35%、45.76%和49.15%,与对照培养细胞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表达EGFR和TGFα,提示该胃癌细胞具有TGFα自分泌、旁分泌促增殖环路。大蒜能够抑制该胃癌细胞的EGFR表达,进而抑制TGFα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推测这是大蒜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胃癌 大蒜油 EGFR
  • 简介:通过同位素交换反应将^131I标记到碘化分子上,其标记率在95%以上,室温下放置15天及高压灭菌后未见有脱碘现象,r-照相显示^131I-碘化注入狗肝动脉后,仅选择性地蓄积于注入的肝叶内,甲状腺,肺等其它部位未见核素蓄积,^131I-碘化在肝内的有效半衰期为4.92±0.66天,每毫毛血液放射性为注入量的0.09±0.04%,提示^131I碘化油性能稳定,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碘化油 ^131I 肝动脉栓塞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肝内
  • 简介:对34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在栓塞化疗前后分别采用RA-X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肝功十项检查。ALT,AST,TBili,DBili术后第一周内均有显著升高,TProt,ALB于栓塞后降低,结果提示;碘化阿霉素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栓塞的部位应尽可能接近肿瘤,且应在栓塞前后加强支持治疗。

  • 标签: 肝动脉栓塞化疗 碘化油 肝功能 阿霉素 肿瘤 支持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碘经肝动脉灌注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组比较奥曲肽联合化疗栓塞(实验组20例)与单纯化疗栓塞(对照组20例)对症状改善、肿瘤退缩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近期癌灶疗效和症状体征疗效上有统计学意义。奥曲肽对患者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及胃肠道系统无明显影响。结论:与常规TACE术相比,以奥曲肽作为灌注药物,对肝癌病人进行TA—CE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奥曲肽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细胞性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鸦胆子乳联合顺铂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方法27例恶性腹水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开腹及腹腔镜辅助下腹腔置管,先行持续腹腔热灌注治疗(生理盐水2,000ml+顺铂50mg/m2)4次,于末次灌注化疗结束后排净灌洗液,经导管注入43℃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15mg+鸦胆乳100ml后拔管.评估鸦胆子乳联合顺铂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对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27例恶性腹水患者治疗后,腹胀症状明显改善,超声检查腹水显著减少.治疗组中完全缓解者18例,部分缓解者7例,稳定者2例,总体有效率高达92.6%(25/27).治疗过程中无Ⅲ或Ⅳ级严重毒副反应,无肠粘连和肠梗阻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鸦胆子乳联合顺铂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腹水,安全、微创、不良反应少而轻、近期疗效明显.

  • 标签: 循环热灌注 鸦胆子油乳 顺铂 恶性腹水
  • 简介:目的评价人工肛门扩张对人工肛门排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扩肛组、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共60例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结果①扩肛组患者大便性状评分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有较明显改善(P〈0.01)。②扩肛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有较明显改善(P〈0.05)。③人工肛门扩张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较手指法扩肛组和对照组都无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人工肛门扩张较之手法扩肛,更能改善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并且不增加排便次数。作为符合人性化的器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肛门 人工肛门扩张器 排便
  • 简介:目的探讨动物置入“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简称控制装置)后控制粪便排泄的效果。方法采取类似于Miles手术方式,切除猪的直肠、肛管、肛门括约肌,将全置式人造排便装置置入猪的体内,将末段结肠与会阴部皮肤创口吻合,测试12头实验猪的术后排便控制效果。分别进行装置功能测试、控制装置的安装调控与更换试验。结果11头实验猪在术后2wk,1头猪在测试后3wk达到了理想排便控制效果,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控制装置能简捷有效地控制粪便的排泄:控制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对机体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

  • 标签: 全置入式人造排便控制装置 动物 手术方式 肿瘤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胫骨近端肿瘤假体置换术后不同方法重建伸膝装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胫骨近端肿瘤扩大切除、人工假体置换、伸膝装置重建术的患者,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检索PubMed,Springer,Ovid,LWW,EMBASE数据库,关键词为胫骨、肿瘤、关节成形术。将相关文献纳入一并讨论。结果本组伸膝装置重建患者32例,均采用假体重建方式。术后随访中出现伸膝迟滞5例,感染2例。共检索到9篇文献,其中骨肉瘤362例,软骨肉瘤26例,尤文肉瘤21例,骨巨细胞瘤21例,软组织肉瘤25例。经典假体重建272例,自体移植物重建2例,生物重建24例。所有膝关节重建术后发生伸膝迟滞29例、感染39例、韧带断裂24例、肿瘤复发25例、假体重建失败133例。结论伸膝装置重建能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但术后存在并发症较多。比较不同重建方式,没有哪一种技术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所在。现今手术更趋于生物性重建来改善功能。

  • 标签: 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胫骨 髌韧带
  • 简介:目的探讨圆形吻合在肠造口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接受同一外科治疗小组手术的70例圆形吻合肠造口术患者(吻合组)的造口手术时间,术后造口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及随访情况。并与同期行传统手工肠造口术的51例患者(手工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组造口时间(12.66±2.28)min;术后发生造口狭窄、造口渗血各1例(2.86%),切口感染1例(1.43%)。手工组造口时间(24.74±2.83)min;术后发生造口并发症7例(13.73%),分别是造口缺血1例、造口狭窄2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旁疝2例,另切口感染2例(3.92%)。两组造口时间、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吻合组患者1年内造口吻合钉逐渐脱落。结论圆形吻合行肠造口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护理方便等优点。

  • 标签: 肠造口术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圆形吻合器
  • 简介:目的:比较通过弧形骨钻与直骨钻注入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模型中分布,评价弧形骨钻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个新鲜小牛胸腰椎椎体标本(T10~L5)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脱钙法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弧形骨钻,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直骨钻。在透视下分别进行椎弓根穿刺,分别记录骨钻尖端越过椎体中线的数量及骨钻尖端至椎体中线距离,然后在透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记录骨水泥分布情况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钻尖端越过椎体中线的椎体数分别是18个和7个;弧形骨钻与直骨钻尖端至椎体中线距离分别为(4.5±0.6)mm和(1.1±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弧形骨钻组与直骨钻组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5.5±1.4)ml和(4.1±1.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弧形骨钻组与直骨钻组骨水泥分布达到或过中线分别是19例与11例,骨水泥渗漏数分别为4例与9例。结论实验证明弹性弧形骨钻可以改变穿刺通道的方向,且能引导骨水泥的分布,实现单侧穿刺骨水泥椎体两侧都能均衡分布的目的。

  • 标签: 脊柱 骨质疏松性骨折 动物实验 骨水泥成形术 骨钻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创面负压吸引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胸部难愈性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切口全层感染患者。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高渗盐水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的30例为试验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切口可行Ⅱ期缝合的时间为(8.1±2.5)d,换药次数为(7.4±2.2)次,换药费用为(1500.5±205.8)元;对照组分别为(14.4±4.6)d、(15.8±5.1)次及(3800.4±480.7)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治疗胸部难愈性切口临床效果满意且更为经济实用,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费用。

  • 标签: 胸部创面 负压伤口治疗 切口感染 难愈性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联合超声吸引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超声吸引器 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 有效切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锚定板自稳型椎间融合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采用锚定板自稳型椎间融合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3~66岁,平均51岁.腰椎不稳症4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7例,腰椎滑脱症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2例.L3~4节段2例,L4~5节段9例,L5~S1节段4例.15例患者均行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椎间融合术,且均为单节段手术.L3~4、L4~5节段采用左侧腹直肌旁切口,L5~S1节段采用右下腹横切口.记录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椎间隙角度、腰椎前凸角度(LL),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及腰椎CT,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切口长度平均6.2cm,术中出血量平均95ml,手术时间平均85min,术后平均卧床3d,住院天数平均10d.术中腹膜撕裂2例,术中予以缝合修补;术后髂骨取骨处疼痛8例,经2-3周镇痛治疗后缓解.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7个月(3-16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ODI(满分50分)由术前平均57.4%降至术后平均21.7%,VAS(满分10分)由术前平均6.7降至术后平均2.8.手术节段腰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8.1mm至术后平均13.3mm,手术节段腰椎间角度由术前平均11.3°至术后平均12.7°,腰椎前凸角度由术前平均44.7°至术后平均52.3°.术后腰椎X线及CT示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已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带锚定板自稳型椎间融合经前路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植骨融合率高.

  • 标签: 腰椎 前路 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KYGWA型一次性吻合在贲门胃底癌中的应用。方法统计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实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的贲门胃底癌患者593例,其中应用吻合217例(吻合组),未用吻合376例(手工组)。对两组的开胸率、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吻合口狭窄、近断端癌残留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吻合组开胸率为21.66%,手工组为72.87%,吻合组开胸率明显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4.15%,手工组2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和近断端癌残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贲门胃底癌切除术中利用国产一次性吻合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减少开胸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该吻合价格低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的使用。

  • 标签: 贲门胃底癌 KYGWA型吻合器
  • 简介:目的评估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对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疼痛、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骨关节炎患者。按平均、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以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美洛昔康联合治疗,B组单用安陆德免荷一号矫形治疗,C组单用美洛昔康治疗,每组12例。从入组起,每3周门诊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KOOS评分表、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过去24hVAS疼痛评分表以及Tegner活动积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总疗程为12周。结果(1)治疗后12周,A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64±4.74,KOOS评分症状:73.17±8.29、疼痛:70.33±5.96、日常生活:77.08±4.32、体育及娱乐:81.67±5.77、生活质量:80.58±5.76,SF-12生活质量评分:19.08±1.88,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25±0.754,Tegner活动积分:7.45±1.08,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33±4.68,KOOS评分症状:71.33±10.63、疼痛:68.83±5.01、日常生活:75.92±5.18、体育及娱乐:80.00±7.07、生活质量:78.17±6.63,SF-12生活质量评分:18.83±2.52,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4±0.809,Tegner活动积分7.55±1.3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76.17±5.557,KOOS评分症状:60.92±7.75、疼痛:57.67±8.69、日常生活:68.17±4.61、体育及娱乐:70.00±8.53、生活质量:69.33±8.24,SF-12生活质量评分:14.18±1.81,过去24hVAS疼痛评分2.2±0.669,Tegner活动积分:4.36±0.9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评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C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整体趋势而言:C组患者症状好转快,最终疗效不如A、B组。B组

  • 标签: 骨关节炎 矫正装置 临床方案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置入椎间融合在腰椎不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43例,其中男51例,女92例,年龄45-65岁,平均56岁。其中60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双侧椎小关节融合(A组),83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的结合椎间融合(B组)。记录术前与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前与术后6周Oswen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nstrydisabilityindex,ODI)以评价临床效果,术后9个月采用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及CT评价椎小关节融合情况,对A组及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前与术后6周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9个月随访行腰椎过伸过屈侧位开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手术时间[A组(65.3±15.8)min,B组(118.4±15.2)min]、术中失血量[A组(103.4±30.2)ml,B组(350.6±30.9)ml]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A组(60.5±15.7)ml,B组(123.1±25.6)ml]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并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为一种简单易行,手术效果及融合满意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关节融合术 腰椎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