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活与健康》24年 论文【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静脉留置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4.1~2024.6收治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留置所致静脉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  摘要:目的:對留置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乙组的静脉炎预后效果明显高于甲组,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留置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静脉留置患者中随机抽取116例进行,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均分,两组各58例。其中,通过传统模式进行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品管圈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对比,研究组明显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留置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穿刺失败等不良事件,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应用静脉留置输入多柔比星化疗药物、甘露醇溶液和生理盐水三种不同性质的药物,观察在输入后不同时间血管病理性损伤的程度,探索在应用静脉留置输入不同性质药物时,没有造成不可逆血管病理性损伤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60个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人。取其手背静脉作为实验血管,留置穿刺置管。3组分别注射盐酸多柔比星溶液(多柔比星组)、20%甘露醇溶液(甘露醇组)、生理盐水,1次/d,用药后肝素盐水封管。各组于用药2, 4, 6, 8, l0d分别取4人麻醉后穿刺血管为中线两侧各宽0.5cm,共宽1 cm,以穿刺点为标记远心端切取1 cm,光镜观察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三组留置相同时间,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重于生理盐水组,炎症反应4d时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8.976, p>0.05),血栓形成6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023, p>0.05)。2同一组留置不同时间静脉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情况不同,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症反应均逐渐加重,血栓形成的血管数逐渐增多,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炎症反应p>0.05;血栓形成p>0.05)。生理盐水组留置不同时间炎症反应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虽有不同,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 。结论:1血管损伤的程度与输入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是诱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2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有关,应用静脉留置输入不同药物时留置时间不应相同,强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一般以2d为宜,最多不超过3d,弱刺激性药物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以不超过7d为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血管损伤 多柔比星 甘露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自锁骨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 54例病例筛选自本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病例经过随机排序后,单号纳入对比组,双号纳入研究组,各组27例。。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预后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比组短(P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一般护理 综合护理 关节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分析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1 月 收治的 90 例经静脉留置静脉导管患者 ,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45 例,采用高 举平台法 ,对照组 45 例,采用常规的固定法,对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和 敷贴脱落率、导管脱落率 进行对比。 结果 ;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 ( P <0.05 ) ,研究组患者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 ( P <0.05 ) , 两组间对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改良固定方法在深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降低 敷贴脱落率和导管脱落率, 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固定法 深静脉导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筛选的100例病例均为2019年4月-2020年3月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静脉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0.0%相比对照组的8.0%明显更低(P

  • 标签: 静脉输液 优质护理 静脉炎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克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以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50例,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5月,对照组治疗方法选择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究外固定支架、克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少于后者,两组数据比较后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外固定支架、克氏,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卵巢癌患者静脉化疗留置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的6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该院接受了PICC导管静脉化疗。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本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经对比研究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之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45%,远远小于对照组的27.45%,为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

  • 标签: 卵巢癌 PICC导管 静脉化疗 全面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痤疮患者采用红蓝光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进入我院接受痤疮患者共计50例划分为2组,对照组(n=25,实施西药内服外用治疗),观察组(n=25,于西药内服外用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红蓝光治疗),对比2组患者色斑面积和瘢痕面积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色斑面积和瘢痕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色斑面积和瘢痕面积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头痛、不耐光刺激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于痤疮患者采用红蓝光在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色斑面积和瘢痕面积,安全性高,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红蓝光 辅助治疗 痤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中应用腕踝针的安全性及辅助排石效果。方法:本次试验主要择取我院在2022.2-2023.1期间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顺序展开分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腕踝针,评析两组结石排出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结石排出情况优于对照组,机体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合理运用腕踝针进行干预治疗,可以辅助患者排出机体内的碎石,提高患者结石排出效率,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术后辅助排石 腕踝针 安全性 辅助排石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8月进行,共有观察对象60例入组,均为结肠癌患者,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30例患者予以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观察组),一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及其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结肠癌 早期诊断 辅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定期口腔护理应用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和分析其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内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施以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定期口腔护理措施。分别实施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均比护理前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施以定期口腔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在口腔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定期 口腔护理 正畸固定 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56例纳入研究,以不同治疗方式为分组依据,予以对照组(28例)小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8例)实施腔镜微创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腔镜 微创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头阵运动以及电针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近两年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患者进行医学调查,基于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进行两组划分,有电针治疗的单一治疗组以及电针、头联合治疗的实践治疗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总结最佳治疗方式。结果:单一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为82.9%,小于实践治疗组91.3%,p<0.05;治疗结束,实践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项目均值(85.63±2.63)mg/L、C反应蛋白项目项目均值(8.44±0.32)μg/L、肿瘤坏死因子项目均值(1.13±0.05)ng/L,均优于单一治疗组(100.33±1.67)mg/L、(15.28±0.34)μg/L、(1.52±0.44)ng/L,p<0.05。结论:临床领域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要重视头运动疗法和电针的结合,更好地缩短患者恢复健康时间,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

  • 标签: 头针运动疗法 电针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RCP术后的鼻胆引流管固定中使用改良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ERCP术后进行鼻胆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固定固定鼻胆引流管)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固定鼻胆引流管)各4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肤受压情况改变率低、导管移位率低。结论:ERCP术后的鼻胆引流管固定中使用改良固定法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标签: ERCP术 鼻胆引流管 固定 改良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4年1月至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骨科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在开展随机性的临床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案,统计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各项临床数据。结果 干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常规组(P<0.001),同时其术后并发症率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升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加快其术后康复步伐。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APFN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