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磁共振成像和X线平片在检查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46岁,在一星期内进行腕关节X线检查和MR检查。MR成像仪的为0.3T场强,处理含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结果25例临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的50个腕关节中,X线发现14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的表现,MR发现45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的表现。MR检查一共发现156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而X线平片只发现18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检查中发现月骨是最容易受累的骨头。在检查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病变上,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分析,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01)。MR的成像还可以清楚的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增强MR可鉴别关节积液与血管翳。结论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腕关节病变,如骨质侵蚀等,MR比X线检查更优越,倘若X线检查不能发现临床怀疑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行MR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效果。方法本文实验对象均选自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参考组44例患者实行保守治疗,治疗组45例患者实行手术治疗,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本文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相差无几(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且治疗组与参考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显著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的效果明显比保守治疗显著,不仅能降低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大大提升患者腕关节功能,有助于患者预后转归,在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3例单纯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外33例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最终对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更佳,明显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对其预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在成人屈光不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200例(386眼),所有入院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RK组、LASIK组两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厚度。结果PRK组、LASIK组术前视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3、6、12个月,两组平均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个月PRK组视力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12个月,LASIK组视力显著高于PR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屈光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1、3、6、12个月,两组屈光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术后1、3、6、12个月,PRK组屈光度显著高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RK组、LASIK组术前的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PRK组、LASIK组术后眼压、角膜厚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在成人屈光不正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降低眼压及角膜厚度,且PRK、LASIK两种术式各具优势,可根据临床适应证选择合适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共68例,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修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采用微创修复治疗,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45例,对其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KSS总分、功能评分、临床评分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KSS总分、功能评分、临床评分均低于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在术后出现感染、化脓、皮下水肿等并发症,1例关节内血肿经穿刺手术后消失。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康复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骨关节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86人,为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直观性,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43人。研究1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研究1组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点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该种手术方式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同时以期安全性高和微创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治疗实施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实施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疾病实施关节镜治疗的患者8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组间比较也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达到95.35%(41/43)的有效率,较比对照组79.07%(34/43)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两组好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间内评分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病实施关节镜治疗的效果是临床充分肯定的,在有效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进一步的提高,缩短恢复时间,对患者的功能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86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其中采用一般护理的43例纳入对照组,另外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43例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与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35%(41/43)与对照组74.42%(32/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结果对照组83.72%(36/43)、观察组97.67%(42/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法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对照二组,每组37例,分别使用关节腔内封闭治疗以及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方法后,客观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上升程度为(28.32±2.06)分优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上升程度为(15.58±0.96)分,且膝关节无肿胀程度多对照组12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缓解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
简介:手屈肌腱Ⅱ区由狭窄的腱鞘共同包绕深、浅屈肌腱,由于该区解剖结构特殊,所以该区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甚至手指关节僵硬,给手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我院2000-08以来,在吻合屈指浅、深肌腱时,同时重建腱周膜完整性,共修复40例72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82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胬肉侵入角膜内程度分为≤3.0mm组、3.1~4.5mm组和>4.5mm组,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观察各组的屈光状态以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和平均散光度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内程度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和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r=-0.732和r=-0.673,P<0.05),与术前平均散光度则成正相关(r=0.845,P<0.05)。术后各组平均裸眼视力、平均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平均散光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越多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角膜散光情况,提高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38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来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对症治疗,并施以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总天数以及治后一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膝关节功能优者13例、良者18例、一般者6例,差者1例,优良率为81.58%;患者住院总天数为5-16天不等,均值为(8.95±2.60)天,术后,患者均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施以优质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展,优化其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