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掌侧半脱位(Barton骨折)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且有大量的资料指导其治疗。而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有时称其为背侧或反Barton骨折)很少被提及,且指导其治疗的资料非常少。方法:评估2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的患者,其中2例伴掌侧韧带撕裂;10例伴掌侧缘唇部骨折,有移位及旋转;6例伴关节面掌侧部分嵌插;2例无掌侧损伤。20例中14例关节面中央有碎骨片嵌入。1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背侧支撑钢板重建关节面。在随访时利用X线检查、改良的Mayo腕评分以及臂、肩及手伤残(DASH)问卷评估结果。结果:在术后平均30个月时,19例骨折愈合且没有明显的对线不良,1例患者在取出钢板后再度出现背侧半脱位。腕和前臂最后的平均活动度为:掌曲59°,背伸56°,旋前87°旋后85°。平均握力为健侧的85%。根据Garfland和Werley的评定方法,最终的功能结果为:优、良18例,可2例。改良Mayo腕评分为平均75分,DASH评分为平均15分。结论: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伴系列掌侧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撕脱骨折和关节面嵌插。虽然这些损伤比较复杂,但手术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对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腕关节骨折治疗以及患者腕关节恢复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探究改善方向。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82位,这82位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01月~2020.12月之间,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后内固定)以及观察组(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对患者的Dienst评分以及骨折恢复时间进行分析,探究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会效果较为优异,需要手术时间较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腕关节骨折治疗中,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明显。
简介:目的评价头骨、月骨、三角骨及钩骨四关节融合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997年7月~2002年12月应用腕关节部分融合术创伤性腕关节炎治疗20例,术后随访15个月,随访检查包括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患侧X线检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结果腕疼痛值静息时为2.1,用力后为5.3;屈伸活动度为64°(对侧126°);尺桡偏为30°(对侧57°);平均握力为24kg(对侧40kg).Krimmer腕关节评分值为67.X线检查头、月、三角及钩骨均融合.结论腕关节部分融合后能保存腕关节部分功能,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腕关节镜辅助下修复治疗的合理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同济医院骨科2014年4月—2016年5月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16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损伤均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且合并周围组织损伤.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7~74(44.1±17.4)岁;按AO/OTA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4例.均采用微创切口结合腕关节镜辅助复位关节内外骨折、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腕骨间韧带、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等内固定,根据腕关节镜下关节面平整度及下尺桡关节面骨性匹配度等情况进行骨折复位调整、软骨清理及缺损处微骨折等处理.术后2周内观察创面愈合及患腕软组织情况;术后3个月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愈合、腕骨间排列、下尺桡关节匹配、内固定情况等,并行腕关节疼痛VAS;术后12个月除观察上述指标外,还对患者的前臂旋转范围、握力及上肢功能(DASH)进行评估.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15~72(32.1±9.2)个月.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均有效愈合,骨折复位无丢失,腕骨间排列及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患腕关节无明显疼痛;其中1例患者背侧1枚克氏针松动部分退出于术后2.5个月取出,余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先前1例克氏针松动患者腕部出现轻中度疼痛,其握力及腕关节功能较对侧明显下降,影像学提示关节面局部塌陷呈创伤性关节炎改变;余15例患者患腕无明显疼痛,腕骨间排列及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影像学无骨关节炎表现,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良好,DASH上肢功能平均评分为(11.3±3.5)分.结论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表现为高暴力所致的关节面等骨结构合并一种或几种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采用腕关节镜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放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X线检查,观察组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不同解剖学形态的结果,统计术后2个月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关节面骨块>3块、关节面分离、干骺端骨折、桡骨缩短、背侧关节面塌缩的检出率(47.62%、52.38%、42.86%、33.33%、61.90%)高于对照组(69.05%、73.81%、73.81%、54.76%、88.10%)(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痊愈者比例(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在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中推荐使用CT检查方式,能够为医师诊疗患者病况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将探讨腕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的实践效果。方法:分析了本院接受的腕关节镜手术30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16~61(32.13±2.9)岁。桡尺关节半脱位23例,舟状骨骨折3例,腕关节滑膜炎4例;患病时间为1个月至1年。患者取平卧位,在臂丛或全身麻醉下上肢外展90度,肘关节屈曲80~90度,垂直悬吊持续牵引。结果:30例患者腕关节镜手术均顺利施行,手术时间2~4 h,术后5~7 d出院。术后回访2~3个月,腕关节疼痛均明显缓解,腕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有较好的愈合。结论:为实施腕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实 施优质护理较之常规护理其效果更佳,使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其患者护理后对于护理满意度肯定度较高。
简介:摘要腕关节外伤发生骨折和脱位是最为常见的,这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够恰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坏死以及腕关节脱位等一些并发症,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影响着患者腕部和手部的功能,因此准确进行诊断,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误治的情况。影像学检查在外伤诊断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定位,但是受到腕关节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骨块会出现相互重叠,使用X线平面对患者进行诊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CT扫描有着比较高的分辨率断层,同时在后处理成像方面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显示骨折的位置和形态,并且也能够让人们观察到累及关节面的情况,对于不稳定或者脱位的现象,也能够有着清晰的展示。本文主要对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腕关节外伤当中的应用进行梳理,以此来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灵凡续骨散治疗腕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2例腕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先用灵凡续骨散消肿再进行治疗,照组46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术后按照Anderson等1的成人前臂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分级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级,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治疗组优28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为95.6%;对照组优17例,良14例,差15例,优良率为67.4%,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使用灵凡续骨散使关节肿胀处消肿,不仅能减轻疼痛,还有利于手术的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