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足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最多。多发生于10岁以下婴幼儿,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我区根据国家疫情网络直报对辖区手足病患者逐一进行流行学调查。现将2014—2016年1767例临床确诊病例按不同年份、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治疗手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76例手足病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观察以及采取一系列全面的护理措施(卫生预防护理、饮食、皮肤和口腔等方面的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发热护理、防止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分析小儿手足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护理体会所得。结果本组出现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70例,经对症治疗皮疹或疱疹均结痂消退,无感染发生;64例发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出现惊厥抽搐1例,并发脑炎4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手足病患儿发病年龄小,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精心护理,则预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儿童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应用在小儿手足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断确诊为小儿手足病患儿84例纳为参研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护理总疗效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小儿手足病患儿中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还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的痛苦。

  • 标签: 临床护理 手足口病 并发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手足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治疗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临床干预,最终观察50名手足病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恢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在我院收治的作为临床研究治疗对象的50名手足病患者中,47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症状得以顺利救治,另外3名患者出现死亡状况。结论密切加强患者的临床治疗干预,可使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了患者的身体素质,因此手足病患者要及早识别,并尽量做到提早入院,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降低手足病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治疗 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病患儿,共10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手足护理的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患儿在临床上的各种症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减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的传染预防措施。方法结合我处的接诊资料,在我中心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患有手足的儿童当中随机抽取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均满足手足诊断的基本标准,对以上患儿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0名患儿当中,1-4岁儿童的发病概率是73.75%(59/80),5-8岁儿童的发病概率是26.25(21/80),5-7月之间的发病概率是66.25%(53/80),其他月份的发病概率是33.75%(27/80)。结论小儿手足的感染性非常强烈,而且传播速度也相对比较快,从学校、家庭以及医院三方面共同进行预防和监督,就能够有效降低该病发生的概率。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手足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婴幼儿,主要经接触传播,夏秋季节在幼托机构常出现爆发流行,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疱疹性咽峡炎和手掌、足底、臀周皮疹,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对于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加深对手足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本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手足HFMD)并发心肺衰竭患儿的临床现象和流行学特点,分析探讨重症手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市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患有手足158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级不同分成普通组和心肺衰竭组。结果普通组139例,无死亡;心肺衰竭组19例,2例死亡。心肺衰竭组呕吐、意识障碍、外周循环障碍、呼吸节律紊乱、肺水肿发生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肺衰竭组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在心力衰竭组为85.7%,高于普通组(6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肺衰竭组中,N末端脑钠素(NT水平)升高(BNP)100%,普通组为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HFMD出现呕吐、意识障碍、循环障碍、呼吸节律紊乱,以及EV71阳性和NT-proBNP水平升高,存在发生心肺衰竭的风险,需点监测病情变化。

  • 标签: 手足口病 心肺衰竭 临床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沧州各区县的手足进行开展病原学研究,为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沧州市各区县医院通过临床和病原学手段确诊的1198例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检测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HEV)。结果1050例检出病原体,其他肠道病毒占48.30%,肠道病毒71型感染占17.10%,柯萨奇病毒A16型占13.48%。其中EV71型肠道病毒合并其他肠道病毒(HEV)占18.57%,柯萨奇病毒A16型合并其他肠道病毒(HEV)占8.09%。结论手足在沧州各区县发病高峰月份为5、6、7月,多发于1-5岁儿童。

  • 标签: 手足口病,实时RT-PCR,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
  • 简介:摘要目的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足普通病例患儿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每日二次,年龄10-36月,每次0.5-1支,年龄37-60月,每次1支,疗程3-7d,判断5d内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69.23%,治疗组重症发生率7.7%远低于对照组重症发生率17.9%(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有明显疗效,降低重症的发生。

  • 标签: 蓝芩口服液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颗粒治疗手足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科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手足合并心肌炎患儿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以及LD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K、CKMB以及LDH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治疗手足合并心肌炎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黄芪颗粒 心肌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手足发病影响因素,为小儿手足的预防提供一些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手足病患者135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将其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儿童135例进行对照,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儿童近期生活中的差异,分析小儿手足发病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降低小儿手足的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家族史、饭前和便后不洗手、接触手足病患者、近期到过人口比较密集地区、皮疹病史、流动人口、年龄在3岁以内以及非母乳喂养等方面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卫生习惯、与感染患者接触、流动人口、到过人口比较密集地区、皮疹病史和母乳喂养等因素是小儿手足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小儿手足的影响因素较多,预防应从多个角度共同实施,尽量减少儿童到人口密集场所的几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减少与被感染患者的接触,以降低手足的发病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手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病患儿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在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的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在同样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消毒丹加减口服。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和葡萄糖含量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而实施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8.00%。8.00%<18.00%,数据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各项身体指标的稳定性,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儿童手足口病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重症病例中病死率较高,存活的患儿留有神经统后遗症的比例比较高,重症手足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存在诸多争议,交感神经亢进理论细胞因子释放和免疫反应异常等学说,进一步阐释了重症手足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4月我院重症手足病患儿5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普通手足病患儿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并分析重症手足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热峰、热程、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反射异常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热峰、热程、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反射异常、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均为重症手足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手足病患者临床特征重视,准确掌握其发病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及时采取对应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儿童手足合并脑炎的作用。方法 选择 2017 年 6月至 2018 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手足合并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50 名 进行常规护理,并作为对照组; 另外 50 名患儿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并作为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后,评估了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血糖含量,住院时间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等一系列指标,并对两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和其他脑炎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等脑炎指数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 0.05。此外,干预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和其他脑炎指标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 P< 0.05。经过不同方案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庭成员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显著 的差异( P< 0.01)。结论 手足合并脑炎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措施, 干预疗效显著 ,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了病情,提高了护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儿童手足口病合并脑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儿为3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足合并脑炎的临床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缩短其治疗时间,保证患儿健康。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 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治疗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我中心收集的146例手足病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试验组(n=73),对照组选择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选择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组临床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手足治疗防控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风险管理 治疗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合并脑炎护理中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手足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与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n=30),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6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合并脑炎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其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足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5例手足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医院严格按照病区感染预防和消毒规定进行操作。比较儿童手足的护理效果和预后。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缩短了康复时间,减轻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恐惧和焦虑。医院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和消毒措施,未发生感染(2)。结论科学合理的预防教育和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临床治疗效果(3)。严格的预防和消毒措施及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手足的扩散。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