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怀化418000,2.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我中心收集的146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试验组(n=73),对照组选择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选择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组临床效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普及。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风险管理;治疗防控
医疗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早期识别、评价和处理潜在的或已出现的医疗风险,以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使医院和患者受到的损失、伤害降至最低。手足口病作为临床儿科常见病,其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群体,发热、手足末端出现水疱样皮疹、口腔粘膜出现溃疡性疱疹等是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病情轻微者占多数,但少数患儿病情发展迅猛,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直接性损害,引起急性迟缓性麻痹、脑脊髓炎、脑炎以及肺水肿等并发症,危及其生命安全[1]。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全面了解其风险因素,提早制定预防和救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和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文选取我中心收集的146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我中心收集的146例手足口病病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水痘、麻疹等病症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试验组(n=73)。对照组男患儿45例,女患儿28例,患儿年龄3个月-8岁,平均(2.5±0.6)个月;试验组男患儿46例,女患儿27例,患儿年龄4个月-7岁,平均(2.7±0.5)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组间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可给予比较。
1.2方法
治疗方法:以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为依据,进行对症治疗,按照5-8次/d的频率应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时间为8-10d;按照5-7.5mg/kg的标准静脉滴注浓度为1mg/mL利巴韦林液,2次/d,1个疗程为7周;静脉滴注3-7mg·kg-1·d-1炎琥宁,治疗时间为7d。病情严重者可予以甲基腔松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以患儿具体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界定给药时间。
护理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管理模式:严密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其口腔、皮肤溃疡,进行基础宣教指导,做好消毒隔离监管。试验组选择风险管理模式,:①组间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建立健全针对性风险管理制度: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并挑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作为组员,于疾病高峰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加强相关知识的专项学习和培训指导,使防控技术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医疗救治方法进行尽早布控;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工作,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对患儿体温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同时观察其手足口等部位水泡、皮疹改善情况,做好并发症预防;制定和完善住院患儿的各项就诊操作流程,确诊并住院的患儿需安排专家进行会诊,待对病因进行明确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措施。对于重症患儿需要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做好随时转运和抢救的应激准备,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并予以完善。②提升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对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③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强化风险护理干预:以《患儿重症风险评估表》和《患儿住院病情评估表》评估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其中后者主要内容为生命体征、精神状况和临床症状变化,日常饮食情况、具体检查结果和健康宣教等内容,护理人员需要以表格上的最新信息为根据,评估患儿病情变化,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患儿病情需求,其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利于观察等优点。前者是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专门制定的,考虑到重症患儿病情异常危重,且进展速度迅猛,必须尽早识别出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并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如果发现潜在风险因素需要当机立断的进行阻断和处理,并为临床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④强化风险防护和控制;医护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对手足口病进行大力宣传,将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传播途径、如何进行消毒隔离、预防等相关知识告诉患儿家长,早期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掌握,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及时预防,提升识别风险的能力,防控好手足口病,防止出现风险事件。
1.3效果评价
痊愈标准: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未出现新疱疹和其它类型的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发现各项结果完全正常;好转:疱疹明显消退,恢复稳定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无异常;无效:未达到治愈和好转的标准[3]。
1.4统计学评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总有效率以百分率(%)予以表示并给予x2检验,P<0.05说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表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其显著低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3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婴幼儿患者中发病率最高,且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主要通过患儿分泌物、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染,春夏秋冬均可发病,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16型是引起该病的最为常见的肠道病毒。本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做好相关防控措施[4]。
风险管理通过强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可显著增强患儿及其家长对本病的重视程度;本着“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的基本治疗原则,可对疾病传播和发展进行及时阻断;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对预防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风险管理可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积极落实和践行各项管理措施和消毒隔离制度,以达到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风险,确保患儿生命安全的目的[5]。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由此足以证明,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贾运乔,冯小涛,王晨雪,侯桂英,赵欢,周彩丽.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06):721-724.
[2]于秀芹,张敏.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23-24.
[3]成秀玲.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预检分诊护理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7):128-129.
[4]马惠贞.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防控管理措施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0):5973-5974.
[5]翟立峰,李海霞.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管理防治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