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心脑血脉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内血肿、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的影响状况。方法采用主动脉球囊中皮拉伤术和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把实验中所纳入的90只兔分模型组30只,心脑血脉宁组30只,假手术组30只,时间为15周,处死后,在其腹主动脉给予苏木精-伊红染色处理,观察其新生血管构成,计算出斑块出血量,检测免疫组方式为源性血小板生长因子表达。结果对比假手术组与模型组PDGFR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模型组与心脑血脉宁组PDGFR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脉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中血肿得到减少,对新生血管成熟有促进作用,机制可能和PDGFR表达上调存在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衣物厚度对测量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护士在如何准确测量血压作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名病人。采用欧姆龙智能电子血压计上臂式HEM-7051设备,测量血压前处于温暖室温,未进食,未饮热水,未做剧烈运动,情绪稳定,平静30分钟以上,以端坐位方式,由同一护士测量右上臂血压,通过改变上臂衣物厚度,分别为裸臂,病号服(厚度<0.4cm),病号服外加一保暖衣(厚度>0.5cm),统计不同厚度衣物的右上臂血压值,最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数据。结果通过统计100例病人不同厚度衣物右上臂血压值,发现,裸臂血压与病号服血压(厚度<0.4cm)差异不大,当衣服厚度>0.5cm时,会使血压值上升。结论不同厚度的衣服对测量右上臂血压值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应该注意患者衣物厚度对测量血压值的影响,乃至对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效果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动脉斑块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如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过程中,瑞舒伐他汀20mg可显著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92.4±20.4)um,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80.3±14.2)um,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比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要厚,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测量,对各类弱视的外周机制研究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潞安集团总医院山西长治046204)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9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相关数据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75.5%,对照组的检出率为45%;颈总动脉分叉处发生率最高65.8%;软斑和混合斑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频超声能有效检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斑块的发生部位及性质的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在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14周孕妇,一共有2205例,有针对性的检测其NT厚度。结果在所有所选取的孕妇中,一共发现了84例NT异常者,其中有14例是预后不良者,在14例中包含了6例在之前就接受了新的染色体检查,有5例孕妇检查结果呈现为染色体核型异常,有1例孕妇的染色体核型正常。在所有孕妇中,在孕中期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8例孕妇,没有接受与之相对应的染色体检查的孕妇有2例,有2例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系统畸形的有3例,有3例出现了死胎的情况。结论早期超声测量胎儿NT在筛查胎儿异常等相关的方面,包括染色体和结构异常等一系列的相应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NT增厚的程度越明显,导致胎儿出现结构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就越高,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加以着重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脑梗塞的相关性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非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彩超的检查,我们发现,脑梗塞患者的病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越恶劣,引发脑梗塞的几率越高,脑梗塞的程度越高,通过彩超对颈动脉进行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早进行治疗,可以很好的预防脑梗塞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为脑血栓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实验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情况。结果组间颈动脉斑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一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更利于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改善情况,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颈动脉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颈动脉斑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10mg/d)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钙20mg/d)各40例,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但斑块总数、稳定斑块总数及不稳定斑块总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斑块总数、斑块面积、稳定斑块总数及不稳定斑块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均可减小老年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血脂水平。临床可首选10mg/d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通过彩超检查研究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形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行体检、常规超声及心电图检查且结果均正常的健康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彩超检查,观察并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形态。结果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程度≥50%者所占比例为73.0%,高于对照组(3.5%),颈动脉板块形态不规则者所占比例为86.0%,高于对照组(10.5%),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较为狭窄,且多存在不规则斑块,通过彩超可清晰观察到,有助于做出临床诊断和实施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共收治4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验患者40例,即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给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同时对两组患者检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包括斑块检查数量,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软斑、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扁平斑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硬斑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右侧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值明显比实验组宽,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患者的粥样斑块给予检查,在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适合临床的使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在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2016年的80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用药组,每组40例;用药组患者给予外擦0.03%他克莫司乳膏,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以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为评定标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未见不良反应明显增多的情况,值得临床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临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系统化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一年之内收治的76例颈动脉存在明显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根据均匀分组法随机分成普通组与系统组,普通组患者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系统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联合接受系统化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系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相关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指标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双方基本数据比较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护理工作开展当中,系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社区中高血压的老年人患者由于颈动脉斑块和缺血性脑卒发病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原发性的高血压老年人患者67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是原发性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人,对照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人,利用PHILIPS-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对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数量和大小、颈总动脉内中膜的厚度等进行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对照组的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史因素、年龄因素是造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形成的颈动脉斑块会不断增加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