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替代药物在强制隔离戒毒脱毒治疗中的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所收戒的海洛因依赖者22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11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非替代药物(山莨菪碱-2+氯硝西泮)脱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替代药物(盐酸美沙酮或者盐酸丁丙诺啡类药物+替代递减法)脱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脱毒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均比治疗前有很大的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莨菪碱-2+氯硝西泮”脱毒治疗前、治疗后5d和治疗后7d的HAMA和TES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只有轻微的口干、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便秘100例,发生率90.91%。结论非替代药物用于戒毒脱毒治疗中,与替代药物在控制戒断的症状方面差别不是很明显,但是非替代药物具有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无依赖性,疗程短、价格低等优势,在强制的隔离戒毒脱毒治疗中,比替代药物脱毒治疗疗效更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将非口服药医嘱传统的按药品代码排序的发药方式改进为按药品分类放置排序的发药方式,并对两种发药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通过比较两种发药方式的优缺点,收集我院中心药房药师和病区护士对两种发药方式的实施意见反馈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结果用新的按药品分类放置排序的方式配发非口服药,比传统的按药品代码排序发药的方式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还能让方便病区护士更加准确、快速地将药品按要求进行分类存放。结论用新的按药品分类放置排序的方式配发非口服药替代传统的按药品代码排序发药的方式,提高了药师及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药师及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药师配药的准确率以及护士对高危药品、冰箱药品存放的准确率,杜绝因贮存条件不符导致的药品报废率;提高了中心药房药品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实施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的方式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9月—2018年4月早产儿。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非营养吮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鼻胃管营养的平均时间、禁食平均时间、完全恢复经口进食的胎龄、住院的平均天数;治疗前后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喂养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较高,P<0.05;观察组鼻胃管营养的平均时间、禁食平均时间、完全恢复经口进食的胎龄、住院的平均天数更好,P<0.05;治疗前两组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观察组喂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非营养吮吸治疗早产儿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了解异位妊娠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时行不同给药方案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99例因异位妊娠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患者,均联合用药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呤,并以甲氨蝶呤临床给药方式的差异予以分组于阴道超声设备直视下穿刺用药的49例作A组,行肌注用药的50例作B组,统计两组用药情况,予以比较。结果A组49例中有46例(93.88%)成功治疗,而B组50例中则有49例(98.00%),(P>0.05);用药后,A组病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及其孕酮值都比B组病例高,(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现象后,在予以用药米非司酮的基础上,以肌注给药为主要形式对甲氨蝶呤充分利用,有助于提升用药质量,推荐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方式对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zur踝关节评分优良率、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非手术方式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实际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二线和三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45例晚期NSCLC,予吉非替尼250mg/天,口服,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能耐受。结果45例均可评价疗效,CR1例,PR16例,SD13例,PD15例,有效率为37.78%,疾病控制率为66.67%,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6个月,1年生存率41.5%,腺癌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二线和三线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耐受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取3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各有1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治疗,研究A组单独实施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研究B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A、B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B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35.48%、研究A组35.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住的34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放化疗已无疗效,均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口服吉非替尼250mg/次,每天1次,不限疗程,直至因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或死亡而终止。结果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5例,进展(PD)4例,全组有效率(CR+PR)为82.3%,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8.2%。中位生存期15.6个月,1年生存率为75.3%(26/34)。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其发生率分别为为43.3%(15/34)、16.7%(6/34)。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非索非那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kmaInsertsil苯基柱(4.6mm×250mm,3.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6.64g,高氯酸钠0.84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用磷酸调pH值至2.0±0.05)-乙腈-三乙胺(65350.3);检测波长220nm。结果盐酸非索非那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28371x-2870.9,r=0.99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为0.1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非索非那定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