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敷料在二、三期褥疮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伴有二、三期褥疮患者69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然后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褥疮进行碘伏消毒后采用呋喃西林湿敷,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敷料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二、三期褥疮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新型敷料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案完成后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处理方案骨折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骨折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给予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从患者术后术区局部疼痛及局部肿胀程度两个角度观察各组治疗效果。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局部疼痛、局部肿胀两个方面,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促进局部功能的早期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7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7d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的Neer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肿胀缓解优良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7d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疼痛、功能、解剖、运动范围以及Neer总分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术中肿胀、疼痛,加快骨折愈合,提升肩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三期强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判断胃癌的胃壁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对4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判断胃癌的胃壁浸润深度与两周内术后病理对照,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判断胃癌的MSCT影像对胃癌的胃癌的准确率。结果MSCTT分期T1期诊断准确率75.00%(6/8),T2、T3、T4期准确率分别为70.59%(12/17)、68.42%(13/19)、80.00%(4/5)。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患者CT影像表现及征象特点。结果经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诊断的40例患者中,其中有36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4例患者经过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肿块切面颜色存在明显差异,无肝硬变化。患者均为单发病灶,表现为圆形或椭圆,肿瘤分布在尾状叶、右前叶、中肝叶、左叶、右后叶。结论对于FNH患者,可采取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明显,有利于临床诊断,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患者CT影像表现及征象特点。结果经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诊断的40例患者中,其中有36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4例患者经过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肿块切面颜色存在明显差异,无肝硬变化。患者均为单发病灶,表现为圆形或椭圆,肿瘤分布在尾状叶、右前叶、中肝叶、左叶、右后叶。结论对于FNH患者,可采取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明显,有利于临床诊断,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在活跃期治疗宫颈坚韧的最佳方案,以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安定10mg静脉推注,B组给予安定10mg静脉推注及654-2肌注(10mg),C组给予安定10mg和间苯三酚120mg静脉推注,观察三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1.A组活跃期时间平均为(251.20±77.13)min,B组为(199.77±63.70)min,C组为(198.13±75.22)min,三组时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第二产程时间为(60.17±17.79)min,B组为(61.52±15.48)min,C组为(58.04±11.22)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B组、C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6.00%(8/50)、16.00%(8/50)、6.00%(3/50),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4.00%(2/50)、B组为6.00%(3/50)、C组为2.0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64.40±72.16)ml,B组为(253.7.±76.63)ml,C组为(238.80±63.0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定联合654-2及安定联合间苯三酚较单用安定明显解除宫颈挛缩、软化宫颈,加快宫口扩张速度、加速产程进展,但应用654-2后易出现胎心增快,增加剖宫产率。安定联合间苯三酚在软化宫颈的同时又不增加剖宫产率,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优于其他两种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41例,入院后均行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1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26.92±19.6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86.95±15.60)毫升。行手术治疗后,本组41例患者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7.32%,经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总管患者入院后,行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术前肌肉注射间本三酚的时间对宫颈预处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323例,根据肌注间苯三酚至开始扩张宫颈的时间间隔分为A、B、C、D、E、F六组,时间间隔分别为A组≤45min,45min<B组≤1h,1h<C组≤2h,2h<D组≤3h,3h<E组≤4h,4h<F≤5h;术前均肌肉注射间苯三酚80mg。观察比较六组患者无阻力可通过的扩宫器大小及扩宫时间。结果六组患者无阻力可通过扩宫器大小比较,A组与其它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组患者宫颈扩张至10.0mm的时间比较,A组与其它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术前45min至5小时肌肉注射间苯三酚80mg,能够取得良好的宫颈软化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石症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确诊为胆结石并于本院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进行胆囊切除,观察组采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长、术后住院时长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长、术后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胆石症者的治疗,选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均较对照组良好,更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