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踝关节撞击症患者实施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撞击症并需实施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在术后需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后需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过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踝关节撞击症患者实施踝关节镜下的手术治疗后,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均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踝关节镜下手术 踝关节撞击症 治疗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月~2014年1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64例。结果随访10个月~28个月;治疗后,负重行走疼痛遗留率10.94%、被动背伸疼痛1.56%、活动后肿胀4.69%,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背伸度(18.7±3.4)分高于术前(8.5±1.2)分,术后疼痛评分(34.5±2.1)分、功能评分(48.2±8.4)分,高于术前(22.3±1.7)分、(25.4±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运动功能障碍,恢复踝关节与足部功能。

  • 标签: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价值。方法24例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肩关节MRI扫描。包括斜冠状位T1WI、T2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斜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冈上肌肌腱损伤,22例显示肩锁关节骨质膨大;20例显示肩锁关节骨质水肿,4例显示肩锁关节周缘积液,4例显示肱二头肌肌腱损伤,2例显示肱骨头骨质水肿。结论MRI有助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

  • 标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踝关节撞击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研究运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28岁(21-34岁),前踝撞击综合征6例,后踝撞击综合征3例。结果均获随访平均1.6年,9例患者中,7例功能恢复正常,2例踝关节轻度僵硬,活动后伴出现肿胀疼痛,临床应用中疗效评估可看出优70.7%(7例),良11.1%(1例),可11.1%(1例),优良率88.8%。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踝损伤撞击 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Neer分度Ⅰ度3例,Ⅱ度7例,Ⅲ度2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10例行MRI检查。12例均行前肩峰成形术,均无需缝合肩袖。结果随访时间7~33个月,平均11个月,本组12例中治愈4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11/12)。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创伤小,同时可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肩关节 肩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SCT、MR表现,探讨MSCT及MR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或关节镜证实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肩关节MSCT、MR表现,观察和测量肩峰的形态、肩峰下间隙的宽度,观察肩袖情况及关节骨质改变。其中所有病例均行16排MSCT检查及1.5TMR检查。结果①肩峰形态扁平状肩峰3例,弧形肩峰12例,钩状肩峰15例,CT诊断30例,MR诊断25例;②肩峰下间隙狭窄CT诊断25例,MR诊断14例;③肩袖损伤CT诊断12例,MR诊断30例;④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积液CT诊断5例,MR诊断13例;⑤前上盂唇损伤CT未发现,MR诊断5例;⑥冈上肌、三角肌萎缩各3例,CT、MR诊断均做出诊断;⑦关节骨质改变肱骨大结节骨质增生,CT诊断16例,MR诊断5例;肩峰下骨赘CT诊断8例,MR诊断4例;⑧冈上肌腱钙化CT诊断5例,MR诊断2例。结论MSCT能清晰地显示肩峰的形态,测量峰肱距、峰沟距评估肩峰下间隙狭窄程度,在骨质增生和钙化显示方面具有优势;MR能精确地显示和评估肩袖损伤的情况、肩峰下滑囊改变和肩关节其他软组织损伤。MSCT联合MR检查能有效地评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学特征和病理变化,为临床正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肩峰下间隙 多层螺旋CT 肩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颈骨折行内周定术后的患者中出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发生率及引起此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16年1—8月在我门诊复查的46例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收集与诊断FAI相关信息,对与诊断标准相符患者及时做出诊断。结果所随访的46例患者中,3例发生FAI(6.52%)。3例头下型2例GardenIV型、1例GardenmⅢ型。结论实施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当中,有FAI的存在可能,且有一定发生率,可能与术中复位质量及骨折类型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析其疗效并对此法进行可行性评价。方法任意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关节镜微创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评分评定,评分采用Mcguire评分系统。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结果关节镜下显示,前外踝撞击综合症患者10例,前踝撞击综合症患者3例,前内踝撞击综合症患者5例,内踝撞击综合症患者7例,后内踝撞击综合症患者7例,后踝撞击综合症患者3例。手术前Mcguire评分为50.43±26.64分,手术后为82.56±28.6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优良率为93.33%,比较高。结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者治愈率比较高,没有明显的不适应症,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疗效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符合生物力学,又能职简驭繁的复杂Pihon骨折手术内固定方式。方法全组病例全部采用“新三”理念进行结构重建、固定。结果33例患者均获8~4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标准1,优19例,良12例,可2例,无骨不连、关节僵凝、失稳以及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新的“三”重建理论指导下,进行胫腓骨远端,踝关节结构重建,既能在解剖结构上,又能在踝关节生物力学上获得良好效果,对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其后的积极康复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Pihon骨折 内固定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诊断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成非撞击组与撞击组,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学的征象与临床症状,研究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从MRI征象中可以看出,撞击组中三角骨骨髓水肿、软骨面不够光滑、骨质硬化、尺骨远端发生硬化、囊变患者明显多于非撞击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MRI可以准确显示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患者病症特点,其准确性比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尺侧腕部撞击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用微凝胶法对本院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4826例配血检出阳性31例占0.64%,其中假阳性27例占阳性例数87.1%,真阳性4例占阳性例数12.9%。结论微凝胶法配血灵敏度高,但易引起假阳性,交叉配血前要注意标本充分抗凝及离心。一些恶性肿瘤及血液性疾病也可能出现同型交叉配型不合,应根据不同病因去除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因素,以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不合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凝集情况。方法使用强生全自动配血系统应用微凝集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微凝集技术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结果配血不合的种类主要有IgM、IgG类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14/75,18.7%);自身抗体及冷凝集素等所致的非特异性凝集(61/75,81.3%)。结论熟练掌握血型血清学专业技术,正确分析配血不合的种类,能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自身抗体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加几丁糖注射治疗II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II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肩峰下封闭一次加注射医用几丁糖1ml,定时每周一次,治疗五周。对照组30例肩峰下封闭治疗一次,配合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美洛昔康五周。五周后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结果经统计学检验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封闭加几丁糖注射治疗II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创伤小,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几丁糖 封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柿蒂中齐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超声提取,以齐果酸含量为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齐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超声提取40min,90%乙醇溶液,料液比18。结论此工艺提取方法快速、简单。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柿蒂提供参考。

  • 标签: 柿蒂 正交试验 齐墩果酸
  • 简介:摘要胸腰段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为主,后路椎弓根系统在临床已普遍使用,相比之上,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相对较小。由于胸腰段特殊的解剖特点,后路椎弓根系统加侧前方减压手术可以解决临床上部分胸腰段骨折并有脊髓前方压迫者,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复查行MIR及多排重建CT检查,发现前方减压不够彻底,后路植骨融合效果较差。我们采用前后联合入路,一期后路行椎弓根系统后路固定,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胆结石98例,所以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配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两组患者都包含4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选择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比开腹组患者短(P<0.05),术中出血量也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比开腹手术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并且术中出血量少,因此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胆结石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后协同护理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5.7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4.47%,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8.393,P=0.004)。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按照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结核 协同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试验对比不同C18色谱对克拉霉素胶囊含量的测定结果。方法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三乙胺调节pH5.5)-乙腈(600∶400),温45℃,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11。结果采用5款不同品牌材质的C18,测定结果出现很大差异。结论色谱2对克拉霉素能较好的检测且峰形较好,符合药典要求,值得充分重视,适用于克拉霉素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柱 克拉霉素 拖尾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