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心源性猝死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本文主要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方法:对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共有927例,所有患者于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进入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每一位患者都接受了心电图检查以及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共有128例患者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患者89例,通过回顾这89例患者临床资料,来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结果: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死亡率为13.81%,其中心源性猝死几率为9.60%,有20例患者在00:00-05:59分死亡,占比为22.47%,有29例患者在06:00-11:59死亡,占比为32.58%,有18例患者在12:00至17:59死亡,占比为20.22%,有22例患者在18:00-23:59死亡,占比为24.72%,其中上午时间段心内科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
简介:摘要:目的 本实验将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所治疗的心内科心源性猝死患者,选取人数为80例。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对应的干预方式,进而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实验数据分析,有7例患者是具有肺源性心脏病、有14例患者为高血压心脏病、有3例患者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变、有9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有3例患者为肥厚型心肌病、有44例患者为冠心病。其中影响因素主要为吸烟9(11.25%)、饮酒13(16.25%)、用力排便3(3.75%)、情绪过激27(33.75%)、剧烈运动28(35.0%)。结论 经过实验,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疾病的原因很多,其中疾病原因主要为患者具有冠心病,而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剧烈运动以及患者的情绪过激,应当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汇总我院2022年1月到6月中药用药咨询记录表,分类整理,总结病人咨询内容,及时掌握病人反映的用药需求、用药不良反应,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9例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病区分布情况、耐药情况、抗感染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100%,其他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多粘菌素(98.55%)、庆大霉素(88.41%)、亚胺培南(86.96%)、美罗培南(86.96%);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在63.77%-81.16%。检出多重耐药菌株20株,检出率28.99%。初始治疗选择最多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74%)、其次为头孢他啶(18.84%)、头孢哌酮舒巴坦(17.39%)、头孢噻肟(17.39%)。单联用药29例(42.03%),联合用药40例(57.97%),主要联用药物为依替米星(65.0%),其次为莫西沙星(12.5%)、左氧氟沙星(7.5%)。治疗后共治愈20例,好转25例,无效24例,总体治疗有效率65.22%。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经验性用药,并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先留取有关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治疗的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对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治愈率为100.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6.00%、治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过程中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实施综合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帮助患者抗击病魔,建立生活信心,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2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3%(28/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提供多样化帮助,一方面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和情感的建立,提升治疗配合度和满意度,为疾病治疗提供专业指导,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运用Excel197-2003工作表对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210例药品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原患疾病、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0例ADR中,根据年龄段分层,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占69.52%;按原患疾病病种分布,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最高,占22.38%;涉及药品品种31种,最多的是抗菌药物(22.38%);以静脉滴注为主,占46.1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3.81%。结论:重视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用药者对ADR的识别、及时防范、正确处理;加强医院ADR制度建设,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18-2022年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和追踪情况,探讨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和追踪到位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分析2018-2022年我院疑似结核病网络直报、疑似结核患者初诊登记本、追踪登记本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实际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532例,报告病例数从151例降至66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报告病例逐年下降,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提高诊断水平是发现疑似患者的重要手段;首诊转诊和宣教制度、社区追踪模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是提高疑似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资料完整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首诊于神经内科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全身症状体征、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结果经观察,43例患者在经过临床的治疗以及诊断之后,可以发现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头痛症状引发的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32例,占74.42%;头痛伴有头晕、抽搐11例,占25.58%。而患者的头痛症状种类也分为了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其他头痛。结论在神经内科的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对神经内科中治疗头痛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于治疗中各种类型头痛表现进行更多关注,并深入对发生头痛原因以及表现特点进行观察,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诊断头痛患者有所帮助,从而让患者也能够更少疼痛,提升自身生活水平。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 将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 术后围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 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达到满意的 护理效果。无护理 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 正确、 优质、 高效的围术期护理, 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护理 并发症发生, 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在一起案件中发现一男性的Amelogenin基因中Y缺失,Y染色体基因座大量缺失,通过检验常染色体STR分型以及Y染色体STR分型,并结合医学检验、分析,对这起Y染色体异常人员做出男性性别鉴定。
简介:摘要:目的 对50例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并发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发病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重视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并发肺炎患者的针对性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强化患者治疗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