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胃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对4例的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为呕血、便血、胃流出道梗阻、腹痛、腹胀等。胃镜示黏膜下隆起性肿物,胃窦部为好发部位。镜下显示特征性丛状或多个团状样发展方式,在肌层中穿插发展,与胃壁肌层边界清晰,丛状结构面积不同,形状也不同,有些病例可长入黏膜内或突破浆膜层。2例患者均行远端胃切除,术后没有复发转移。结论: 胃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具备良性的生物学行为。
简介:摘要:本研究开发了两种新型银(Ag)配位聚合物(Ag-MOFs),并评估其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且恶性度最高的脑肿瘤,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较大。因此,开发新型治疗策略迫在眉睫。通过调控银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合成了两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治疗潜力的Ag-MOFs。我们采用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分子机制探讨等方法,全面评估了这两种Ag配位聚合物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体内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银配位聚合物能够显著抑制GBM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揭示,Ag-MOFs通过释放银离子在细胞内产生氧化应激,激活内源性凋亡通路,并与肿瘤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增强了其靶向性。此外,动物实验表明,这些配位聚合物能够在不良副作用的情况下显著减缓肿瘤的进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新型Ag配位聚合物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替代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方面的效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的患者均接受了CT和MRI两种影像学检查。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我们以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为基准,对CT和MRI的诊断精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和分析。结果:在12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有90例。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0%(96/120),灵敏度为77.8%(70/90),特异度为83.3%(25/30);MRI诊断的准确率为91.7%(110/120),灵敏度为92.2%(83/90),特异度为90.0%(27/30)。MRI在诊断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均优于CT。结论:在诊断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方面,MRI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其诊断的精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CT检查,因此极具临床推广和应用前景。考虑到CT在急诊和初步筛查中的优势,两者应结合使用以提高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1周后接受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测办法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比较两组对颅内动脉瘤参数检出情况。结果:手术检查发现37例患者共计41处颅内动脉瘤,经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出率为92.68%,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97.56%相近(P>0.05)。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瘤体最大横径、顶颈距、颈宽水平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相近(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肝血管瘤实施介入栓塞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72例肝血管瘤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简单分析,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介入栓塞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总胆汁酸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确认观察组下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下降至(6.1±0.2)μmol/L,对照组为(10.2±2.4)μmol/L,相比之下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血管瘤实施介入栓塞联合聚桂醇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保障安全性,降低总胆汁酸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在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50例肝血管瘤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二维超声,分析患者两组诊断方式的彩色血流表现分布情况。结果 分析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诊断效果比二维超声的经精确率更高,血流表现分布更为精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0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分组,其中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研究组。采用统计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正相关。该比值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具有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良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膝关节良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主要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肿块伴不同程度肿胀、疼痛,其中18例为局限型,9例为弥漫型,1例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X线及CT、MR上均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结节肿块影,4例伴有关节缘骨质压迫、侵蚀性改变;CT检查优于X线,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较大病灶可伴坏死、囊变及出血,MR上信号多样,可显示本病含铁血黄素特征性双低信号征;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强化。结论:膝关节良恶性腱鞘巨细胞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MR对于本病确诊具有明显独特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评价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搜集了自2018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及伴有肝转移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的阳性比率、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以及这些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共计68例GIST患者入组,伊马替尼有效率为79.4%。CTC阳性率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GIST靶向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能够评估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疗效,从而为后续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颅内动脉瘤夹闭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我院收支的 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 28例,参照组 30例,参照组采用夹闭治疗,研究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与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短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的总发生率为 17.85%,显著低于参照组 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时间较短 ,患者康复快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脑动脉瘤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脑动脉瘤患者),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对照组实施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10.21±1.31)d、术中出血量(102.45±36.12)ml、手术时间(60.21±5.45)min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实施对比后,显微手术夹闭取得显著效果,能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70例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2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在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护理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护理满意度因此得到提升,并且并发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