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 应用 价值。方法:选取 我院 2019 年 2月 - 2020 年 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 44 例 作 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44 例作为对照组。 均采集空腹静脉血, 采用 AU400 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生化检验项目 ,并比较 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水平均明显降低,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生化检验项目与健康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可 以 作为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群体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检验结果。结果:比较两组各项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观察组CHO、CHE、AL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 62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 74例进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参加检验人员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1)肝硬化组患者前白蛋白值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肝硬化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 α-岩藻糖苷酶、腺苷脱氨酶、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值均高于健康体检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人体肝脏发生病变时,体内前白蛋白含量会明显降低,肝脏发生病变时,胆碱酯酶活性会大幅度降低,因此进行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肝硬化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指标诊断并观察其价值。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诊断的肝硬化35例,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并将患者分成一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二组,对比两组的生化检验指标情况。结果:(1)一组和二组ALB指标、CHE指标比较,一组是22.98±3.19(g/L)、0.89±0.13(U/L),二组是51.34±6.83(g/L)、1.69±0.45(U/L),(t=3.826,p=0.032),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γ-GT指标、ALT指标、AST指标、ALP指标、TBL指标、DBL指标比较,一组是182.58±19.37(U/L)、53.68±6.70(U/L)、98.83±10.25(U/L)、163.33±15.90(U/L)、89.73±9.57(μmol/L)、37.14±4.29(μmol/L),二组是18.50±1.75(U/L)、15.22±2.51(U/L)、17.25±2.80(U/L)、73.85±863(U/L)、11.46±2.01(μmol/L)、3.30±0.78(μmol/L),(t=4.723,p=0.023),结果有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生化检验指标和正常人员生化检验指标有差异,临床可以使用该差异对肝硬化疾病诊断,以此来提高肝硬化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入的肝硬化患者总计1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的健康体检者总计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开展生化项目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Ⅲ型前胶原(PⅢ)、层黏连蛋白(LN)及IV型胶原(CIV)的水平。结果观察组AST、TBIL-γGT高于对照组,A/G、ALB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PⅢ、LN以及CIV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其生化指标会出现异常改变,此检查结果可作为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实施中,将纳入7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本资料调查分析后确认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同时为达成研究目的,将对其实施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对70例患者实施二维超声诊断后准确确诊51例,而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则准确确诊68例,诊断准确率72.85%、97.14%,相比之下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同时,在超声造影检查时确认中-低分化癌病灶数最多,且其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与高分化癌、透明细胞癌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进行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实施中,将纳入7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本资料调查分析后确认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同时为达成研究目的,将对其实施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对70例患者实施二维超声诊断后准确确诊51例,而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则准确确诊68例,诊断准确率72.85%、97.14%,相比之下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同时,在超声造影检查时确认中-低分化癌病灶数最多,且其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与高分化癌、透明细胞癌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进行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预计选取6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对象的筛选范围为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接收的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从肝硬化患者群体以及健康者群体中各自选出30例实验对象,将3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之后并按照该组患者有无出血症状,再细分为出血组以及未出血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安排出血组以及未出血组的研究对象接受临床检查,均确诊患有肝硬化。从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角度对三组进行对比探析。结果:首先分析凝血酶原时间的组间对比情况,时间指标水平由长到短分别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三组数值差距均显著(P<0.05)。观察三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参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治疗中,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的测定结果具有较为显著的参考效果,更能反应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损害、出血等情况,并可用作肝硬化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B超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腹部B超诊断,并且将临床复检多普勒超声、 CT、胃镜联合测量门静脉压力值等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价值。结果 132例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金标准诊断检出102例,而经腹部B超检出98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相符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部B超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价值较高,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异常血流动力学情况。结论 将腹部B超应用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