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在重症肝硬化诊断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0
/ 2

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在重症肝硬化诊断中应用

苏菊花 高泉岳

厦门市第三医院  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在重症肝硬化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基于特定时间(2022.04-2023.10)期间纳入我院诊断为重症肝硬化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基于同期纳入到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均发生显著变化,检测上述指标变化水平有助于诊断、评估病情。

【关键词】重症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

肝硬化作为临床高发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患者以广泛性肝细胞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早期症状不具备典型性,多表现出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随病情持续进展至失代偿期,肝脏生理功能明显受损,极易诱发系列严重并发症,例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尽早予以本病诊疗对于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据资料显示,肝脏与多种凝血因子、抗凝蛋白、纤溶及抗纤溶因子合成、灭活密切相关,在调节上述指标动态平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肝脏生理功能受损减弱或衰竭,上述这一平衡被打破,机体抗凝及凝血机制紊乱。鉴于此,本研究截取我院在2022.04-2023.10期间收治的重症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60例,分析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在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起始于2022.04,终止于2023.10,于此期间纳入60例重症肝硬化患者设观察组,其中男/女=34(56.67%)/26(43.33%);年龄44~76岁,平均(60.17±6.24)岁;体质量指数(BMI):18.76~23.95kg/m2,平均(21.58±2.04)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26.67%),高中及中专25例(41.67%),大专及以上19例(31.67%)。基于同期选取60例到我院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女=29(48.33%)/31(51.67%);年龄40~78岁,平均(59.68±6.20)岁;BMI:18.82~24.03kg/m2,平均(21.32±1.98)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25.00%),高中及中专24例(40.00%),大专及以上21例(35.00%)。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观察组经病理学、影像学确诊;临床档案填写真实、齐全、规范;参与研究前14d内未输血或服用抗凝药物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享有知情权,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近期行透析治疗、手术治疗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全身性疾病者;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不具备听从医护指挥或配合能力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检测,具体为:清晨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分别用柠檬酸钠抗凝管、EDTA-K2 抗凝管分别抽取3mL和2ml肘部静脉血,抽血期间注意压脉带切勿过紧过久,柠檬酸钠抗凝管以3500r/min转速离心处理10min,半径8cm,之后在30min内采用希森美康CS5100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血常规管在1h内使用迈瑞6800P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3观察指标

(1)凝血功能。(2)血小板参数。

1.4统计学方法

整合所得数据录入SPSS26.0,分别实施2、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凝血功能  观察组TT、PT、APTT更高(P<0.05),FIB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凝血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TT(s)

PT(s)

APTT(s)

FIB(g/L)

观察组

60

29.40±3.97

25.13±2.85

62.73±5.34

1.33±0.21

对照组

60

14.51±2.64

10.32±1.49

30.18±2.10

3.70±0.65

t

/

24.192

35.671

43.940

26.87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血小板参数  观察组PLT、PCT更低(P<0.05),MPV、PDW更高,详见表2:

表2  血小板参数对比[]

组别

例数

PLT(×109/L)

PCT(%)

MPV(fL)

PDW(%)

观察组

60

46.83±4.24

0.05±0.01

16.04±2.42

15.95±2.14

对照组

60

185.61±15.30

0.36±0.08

9.17±1.39

9.20±1.27

t

/

67.709

29.784

19.068

21.01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肝硬化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是由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所致,例如遗传、代谢性疾病、持续大量饮酒、致病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均可肝脏功能受损,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疲倦乏力等症状,若未及时予以有效干预,一旦病情发展至重症肝硬化,还易诱发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性心脏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4]。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诊断手段,以期为后期诊疗提供参考,降低病死率。

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不仅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也可对其灭活,在维持机体凝血与纤溶功能平衡扮演重要角色[5]。一旦肝硬化发生后,机体肝脏功能代偿能力迅速衰退,肝细胞坏死广泛坏死,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对肝小叶结构造成破坏,并形成了假小叶,阻碍多种凝血因子与蛋白合成,最终导致机体凝血系统紊乱。此外,在病情发展至重症时期时,肝功能受损严重,对于内毒素清除能力明显减弱,致使患者体内内毒素大量堆积,诱导血小板大量聚集,导致血小板相关参数随之发生一定异常。因此,临床提出可参考血小板参数或凝血功能对重症肝硬化病情进行评估[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张文丽[8]研究得出结果一致,在其研究中选择2019.1-2020.12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肝硬化患者设为研究组,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研究组TT(22.76±8.01)s、PT(19.31±4.35)s、APTT(42.08±6.04)s及MPV(16.01±87)fL、PDW(15.86±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32±1.24)s、(13.87±3.02)s、(30.14±2.33)s及(9.24±1.19)fL、(9.28±1.82)%(P<0.05),FIB(2.76±0.01)g/L、PLT(45.37±17.32)×109/L、PCT(0.09±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2±0.24)g/L、(180.43±34.26)×109/L、(0.28±0.03)%(P<0.05)。证实了说明与非肝硬化患者相比,重症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各项参数水平均出现了不同幅度地升高或降低,可参考上述指标变化辅助诊断重症肝硬化。经分析:肝脏在调节凝血与抗凝血动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肝硬化时大量肝细胞损伤、坏死,直接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内外源性途径FⅡ、FⅦ、FⅨ、FⅩ作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由于肝细胞坏死导致维生素K吸收、代谢障碍,导致相关凝血因子或其他参与凝血过程的因子生成合成随之减少。同时FIB与纤维结合,大量沉积于肝纤维组织中,最终导致外周血中FIB降低,PT、APTT、TT延长。机体内血小板自成熟巨核细胞胞质分裂而来,止血作用显著,可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与稳定性,通常以PLT、MPV、PDW、PCT指标反映血液内血小板体积、生成、成熟或衰减情况。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肝脏内稳态的维持离不开血小板。体外研究也证实了其在肝炎患者中作为一个积极因素,作用远不止凝血。当肝脏持续受损时,脾脏表现亢进,脾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破坏血小板;同时,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内毒素抑制骨髓巨核细胞,致使血小板生成受损,引起其数量减少,而血小板的聚集则可导致其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增大。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为重症肝硬化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闫吉.重症肝硬化诊断中应用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各项参数检测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151-153157.

[2]张新春.凝血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研究[J].西藏医药,2021,42(6):29-31

[3]许才红,吴路发,陈华.凝血酶原时间联合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 33(14):2125-2127.

[4]张宁,谢元元.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门静脉宽度及凝血功能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的相关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5):801-802

[5]张玲,王隽.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检测评价肝硬化中晚期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判定[J].新疆医学,2022,52(4):399-401

[6]顾庆华.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 15(6):74-76.

[7]程晓慧.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验在肝硬化患者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 15(8):36-38.

[8]张文丽,高秋菊,宗朋,等.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3, 30(9):1495-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