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4-O-丁香树脂酚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丁香醛为原料,与丙二酸进行Knovevenagel缩合得到芥子酸,再将芥子酸用乙醇进行乙酯化得到不饱和酯、以AlH(Bu-i)2为还原剂将酯还原为芥子醇、芥子醇在光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经过氧化偶联得4-O-丁香树脂酚。结果芥子酸的合成中,将催化剂哌啶换成相同碱性的四氢吡咯,在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的条件下,该步反应产率也明显提高;酯的还原中将溶解性较差的氢化锂铝换成溶解性好的二异丁基氢化铝,以甲苯为溶剂进行还原,收率明显提高,且无需后处理,可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总收率约51%。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有产业化前景。
简介:目的:探析2007-2016年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6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CQ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针灸治疗PMS的临床文献,建立PMS的现代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明确针灸治疗PMS的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PMS所选穴位频次位居前五位的是三阴交、肾俞、关元、百会和神门。所选经脉频次前四位的是膀胱经、任脉、脾经和督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治疗PMS的5个核心用穴群为(1)三阴交;(2)肾俞和关元;(3)百会、神门、足三里、肝俞和太冲;(4)太溪、脾俞、心俞、气海和内关;(5)四神聪、中脘、合谷、印堂、风池、中极和肺俞。重点用穴为三阴交、肾俞和关元。辨证用穴群为(1)合谷、中脘和四神聪;(2)肺俞、中极、风池和印堂;(3)心俞、脾俞、气海、内关和太溪;(4)肝俞、足三里、神门、太冲和百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对配伍支持度最高的为肾俞和三阴交;穴组支持度最高的为肝俞和肾俞配三阴交。结论:针灸治疗PMS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与传统医学中针灸治疗理论的一般规律基本相符,能够反映出PMS的临床选穴常用组合规律,可为临床针灸治疗PMS提供参考。
简介:为了客观评价《现代中医临床》学术水准,汇总了2014—2016年《现代中医临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的有关数据并加以分析。结果显示:总被引频次、中医学学科内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学科扩散指标等逐年升高;影响因子保持在0.3左右;他引率、文献选出率、学科影响指标、红点指标较高;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在CJCR中的总排序基本稳定。提示期刊具有一定学术水准和影响力。而即年指标、扩散因子、海外论文比等指标与优秀期刊比较仍有较大差距。今后应在策划组约优秀稿件、加强网站建设、充实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积极加入适合的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据库、要求作者科学适度地增加参考文献等方面下工夫,在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同时也使得各项期刊指标向好的方向发展。
简介:Epigastricpain,alsoknownasstomachpain,ispresentedwithfrequentlyrecurrentpainintheupperabdomenorstomacharea,whichismainlycausedbyexogenouspathogen,improperdietorinternalinjuriesduetosevenemotions.All45caseswithepigastricpaincausedbyvariousfactorsweretreatedwithmainlyneedlingHegu(LI4)betweenNovember2010andNovember2012,andthereportisgivenasfollows.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HPLC同时测定补骨脂配方颗粒中的四种有效成分。方法 使用Pntulips Q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6nm,进样量10μl。结果 补骨脂苷在0.010~0.149mg/ml(r=0.9995)、异补骨脂苷在0.020~0.298mg/ml(r=0.9996)、补骨脂素在0.017~0.260mg/ml(r=0.9999)、异补骨脂素分别在、0.026~0.387mg/ml(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8.5%,99.0%,99.4%,RSD分别为1.83%、1.82%、1.27%、2.00%,4批样品各成分含量有差异。结论 补骨脂配方颗粒中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含量高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不同厂家补骨脂配方颗粒各成分含量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