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33眼)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同时在支架周围填入美乐胶固定。对照组23例(28眼)患者采用单纯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不应用泪囊支架,术毕用美乐胶把粘膜瓣固定。术后两组处理相同。随访12月。对比两组1月、6月、12月的治愈率和造瘘口的面积。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治愈率和造瘘口面积,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随访6个月时治愈率和12个月时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存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测量两组造瘘口面积;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利于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创伤一个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探讨显微镜下改良式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治疗泪点狭窄及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以“泪小点狭窄及闭锁”为诊断入院的患者16例20只眼在显微镜下施行“改良式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小管置入术”,术后每日术眼滴可乐必妥及普南扑灵滴眼液,术后第三天行泪道冲洗。术后三个月拔管。结果术后第一天自觉溢泪症状消失者10,溢泪症状明显减轻者6只眼,溢泪症状改善者4只眼,拔管后溢泪症状消失者18只眼,溢泪症状缓解不明显者2例,治愈率90%。结论改良的咬切法泪点成形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术操作简单,泪小点形态良好、完整,优于以往的三剪法泪点成形术,便于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16例有效,占88.9%;无效2例,占11.1%。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效果优于眼科传统泪囊鼻腔开放术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效果好,术中出血少,术后面部无瘢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因泪道冲洗或内眼手术后泪溢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以“就诊或内眼手术(白内障、玻切)后泪溢”为主诉就诊的患者的发病原因。随机抽取在此期间在门诊行泪道冲洗患者400例;随机抽取此区间在我院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00例,其中在术中使用钢丝开睑器200例,可调节开睑器200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200例,均使用可调节开睑器。对此9例患者进行泪道冲洗以排除泪道阻塞,进行泪液排泄实验,已明确是否为功能性泪溢。结果随机抽取的门400例门诊病例中有3例患者在泪道冲洗后自觉泪溢或流泪加重,给予0.1%氟美瞳眼液滴眼一周缓解后,一个月后症状消失;随机抽取的400例住院患者,白内障手术中使用钢丝开睑器的200例患者中无术后泪溢症状,200例使用可调节开睑器病例中有2例出现术后泪溢,200例玻切患者中有5例出现术后泪溢。嘱内眼手术后泪溢患者按摩,三个月-6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泪道冲洗时造成的一过性泪点损伤及内眼手术中开睑器的使用是医源性泪溢的主要原因,但经过临床观察,其预后良好,建议眼科医生在施行内眼手术时适当使用可调节开睑器,在门诊处置室正确及慎重使用泪点扩张器,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100眼)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50眼);对照组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组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疗效相当,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合并症发生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指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