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雇,本义为一种农桑候鸟,今假借为'出钱请人替自己做事'义。据《玄应音义》卷十五释《僧祗律》第十卷僦赁此《通俗文》云'雇载曰僦',~①可知东汉时俗语已借'雇'记音以表此义。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女徒雇山归家。'李贤注:'《前书音义》曰:‘《令甲》:女子犯徒遣归家,每月出钱雇人於山伐木,名曰雇山。’'又《桓谭传》:'其相伤者,加常二等,不得雇山赎罪。'又《章帝纪》:'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稟,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雇为其时的俗语记音字,早於东汉时则已有记其音写作'顾'表此义的,如《汉书·平帝纪》:'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颜师古注:'如淳曰:‘说以为当于山伐木,听使入钱顾功直,故谓之顾山。’应劭曰:‘旧刑鬼薪,取薪于山以给宗庙,今使女徒出钱顾薪,故曰顾山也。’'又《爰盎晁错传》:'如此,敛民财以顾其功,而民不恨者,知与
简介:<正>自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及其后世受封“史通子”以来,中国史学史上著述通史及以“通”命名史籍者就多起来了,以古代史学而言,编著通史者有梁武帝、杜佑、司马光、郑樵、马端临,等等;“通”命史者有《通史》、《史通》、《通典》、《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文史通义》,等等。而在司马迁之前,《世本》、《竹书纪年》等也是通古今,只是未以“通”命名而已。近代以来,著述通史者更是继踵出现。看来,中国史学有个通古今的古老传统。故章学诚有“通史家风”之说。白寿彝先生很重视这个传统,既著文评论又身体力行。今值白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及八十寿辰之际,我想试谈多年来面聆先生教言的一点心得及研究“通”的传统的肤浅体会,借以祝福先生寿高泽长,并祈教正。
简介:道情是现今还在流行着的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其初是道士们布道、化缘时所唱的宣传教义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抒情、叙事的民间说唱。因用渔鼓伴奏,故一名'渔鼓';又因本为道士所唱,故又称'黄冠体'。'道情'一名的涵义,明初人朱权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他说:'道家所唱者,……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太和正音谱》)这与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中'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的说法是一致的,和道情歌词宣扬离尘绝俗思想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的。道情的体制,有单纯韵文和韵散相间的两类。
简介:思维是问题的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驱力。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活动、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自我感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