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备受青睐。对于"如何‘异’,‘异’在哪儿?"的问题,一些教师还心存疑惑。对此,笔者以人音版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欧洲风情"中《桑塔·露琪亚》一课所进行的"同课异构"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简介:音乐艺术与造型艺术是判然有别的两个艺术领域,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既可各臻其美,异曲同工;又可耳目通灵,相互生发。从音乐到造型的审美创造,就是揭示这一艺术事理的佳例。
简介:我们每天从收音机、电视机、影碟机接触各种各样的音响,它们越来越动人美妙,一般人很难弄清它们的音质区别和器材不同究竟在哪里?操作时稀里糊涂,因此,很难享受它们给人的美感和乐感。音响技术和其它技术一样也是日新月异的,这里对各种音响略作介绍:单声道声音:也就是发声源由一点发出,在听觉上就会感觉到这样由一点发出的声音非常“平”,不能展现音响效果的方位
简介:《跳神》与《还傩愿》形同实异考略宋运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由北京(如中国傩戏学会)学者牵头,国务院文化部审批,省(区)、地(州)、县民委出资,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煞有介事地高谈阔论,所谓“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傩文化——活化石现象”,大有中国本土...
简介:音乐的美,是声乐艺术的生命。这个结论,是笔者这些年来,阅读、聆听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后领悟出来的。
简介:近日,该栏目编辑来函、来电,热情的约我为《歌海》2004年第4期发表的由杨子达作词,分别由珊卡和魏宝华作曲的《真情相依》写一篇点评文章。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手头还有一些杂事,但我还是应允了。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十二年来"同均三宫"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除介绍一均不只三宫、均调二层说、调式基因论等代表性观点外,还对部分学者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如:三种音阶记谱的选择非随意性、《雨不洒花花不红》为A宫下徵音阶商煞无误,同时笔者对童忠良先生的谱例也提出修改建议。
简介:不少短小的中国民歌,虽然它们的结构短小,乐思的陈述和发展都比较单纯,但是它们并没有完全采用单一调性的发展手法,而是或通过同宫系统各调式的转换,或通过异宫系统的调式转换来发展旋律以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表现力.如陕北民歌、就利用清角为宫的近关系转调手法来推动旋律的发展.这种手法虽然在中国音乐作品中是普遍的现象,但由于其转调是出现在乐曲的终止部分,从而形成奇特的异宫终止现象,这在世界民歌中可谓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意义,体现出中国音乐独特的旋法与审美趣味,值得我们去梳理、总结.
简介:<正>词牌和曲牌之异同,可以有三个方面:1.牌名,2.词句形式,3.曲调形式。现引五曲(见后),牌名均相同,曲调却均相异。从词曲的形式看:除曲③《四喜满江红》以外,曲①②④⑤的词句形式均相同,均是出于词的一体。一方面人们希望保留一些美的形式而要求其稳定不变,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突破死板的形式而取得一定的自由。我国宋元以来的同
简介:本文通过对唐燕乐七角调音阶的考释,推论出唐燕乐为清乐、俗乐音阶并用之宫调体系。宋宫廷燕乐由于受统治阶层推崇雅乐为正、燕雅合一思想的制约,实则已被纳入雅乐之宫调体系。唐、宋两代燕乐宫调体系之间在乐学性质上的差异,是直接导致宋代教坊的燕乐用调失落为十八宫调的真正的原因,而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唐燕七角调虽然自宋代起已在宫廷音乐中已名存实亡,但在民间却依然有所传承与保留的渠道,至今仍能从一些民间流传的乐种中找到其遗存。
简介:从"陕北民歌"到"西安鼓乐",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著名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韩兰魁教授的带领下,立足陕西本土,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新作品。2016年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鼓乐"素材新作品音乐会的展演,不仅全面展示了我院青年作曲家们娴熟的作曲技巧,更因填补国内西安鼓乐音乐创作的空白而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反响。以此为基点,在探索"中国化"音乐风格和传承陕西地域音乐文化之路上,西音作曲系青年教师们将一如继往、永不止步!
同课异构“异”在哪儿
从音乐到造型:美的异“曲”同工
日新月异的音响技术
《跳神》与《还傩愿》形同实异考略
美,声乐艺术的生命——点评同词异曲《情画》
真情咏赞 如歌人生——浅议同词异曲的《真情相依》
从“同均三宫”争鸣看乐学研究的新成果异
从两首陕北民歌看我国民歌中的异宫终止现象
曲牌一同名异曲问题——重读1979年的资料想到一些问题
唐宋燕乐二十八调音阶辨异——兼论民间工尺调名之传统乐学涵义
鼓乐齐鸣呈华彩 同工异曲度新章——2016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鼓乐”素材新作品座谈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