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1978年出版的《拼贴城市》一书,是著名的建筑理论学家科林罗对现代主义的进行批判与理论重构的经典文本,科林罗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失败归结乌托邦的失败,这种失败是一种必然,并在最后提出了他所提倡的“变形的乌托邦”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与同时代语境下哲学家福柯所提出的“异托邦”一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对科林罗的《拼贴城市》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并将其与“异托邦”进行比对研究,以期对当代的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帮助。 关键词:异托邦;科林罗;拼贴城市; 1柯林罗与成书背景 1.1 科林罗及其学术态度 柯林罗, 20 世纪最为重要的建筑理论学者,以其敏锐的洞察问题的能力, 审慎的怀疑主义立场, 客观冷静的批判性态度,而成为同时代建筑学者中被尊崇的中心人物。柯林罗生于 1920 年,卒于世纪末的 1999, 他一生经历了布扎体系的衰落,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风靡, 被质疑和批判,而后后现代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又退场……,可以说,柯林罗完整经历了建筑界最激荡风云,变幻难测的近百年时光,在多种学派的辩驳争论,你方唱罢我登场中, 柯林罗始终保持着思想上的独立和学术上的冷静, 反对所谓的时代精神而对当时的主流建筑实践进行有原则的批判和参与。 1.2 《拼贴城市》 的背景 《拼贴城市》 一书成文于 1973 年,出版发行于 1978 年, 是柯林罗学术生涯晚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专著( 其余的理论内容则多以短篇论文和随笔的形式呈现)。 彼时恰好处于以文丘里为首的后现代主义兴起之时: 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所建设的城市并没有带来如期望般的景象, 现代主义在解决了一定的城市问题之后反而带来了新的城市危机, 当新危机到来,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后现代,高级派,结构主义等等纷纷上场。 1972 年,也就是本书成文前一年,雅马萨奇的圣路易斯住宅群被炸毁, 詹克思将这一年宣布为现代主义的终结。 基于这样的成书背景,加之《拼贴城市》 在序言中倡导的宣言是:“目的是…同时寻求秩序和非秩序,简单与复杂,永恒与偶发的共存, 私人与公共的共存,革命与传统的共存,回顾与展望的结合”: 这一宣言乍看类似于后现代所强调的折衷主义与符号拼贴的理念, 因而支持者认为《拼贴城市》 一直是建筑学与城市理论研究转向后现代主义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批评者则把这本书看做是柯林罗与后现代主义“同流合污” 的污点。 2著作内容与写作风格 2.1 理论框架 《拼贴城市》 除引言和附录之外共有五章主要内容,全书思路相当清晰, 主要的脉络是批判现代建筑及现代主义之后的思潮(第一二章) ——提出操作和思想上的解决策略(第三四章) ——总结(第五章)。 某种意义上来说,1978年《癫狂的纽约》出版,既标志着库哈斯早期乌托邦式的学术生涯的告一段落,却也成为了他日后研究式设计实践及城市理论探索的一个源点。 第一章《乌托邦-衰落并且消亡? 》 中, 柯林罗把现代主义建筑看作是一种行动派的乌托邦, 并对此作出批评和质疑。 启蒙运动之后, 随着科学和哲学的进步,牛顿力学,笛卡尔主义,黑格尔主义等学说让人们相信理性的秩序与科学的神话:世界可以被理性和公平的度量和建构。 因而现代建筑在诞生之初就有很强的目的性,那就是要建设一个美好的,开明的,公平的,有秩序的世界,建筑是为了实现这种乌托邦的工具。然而正如柯林罗所言: “现代建筑肯定已经来到,但是新的耶路撒冷却无从谈起,而许多问题也逐步显示出来。事实上,现代建筑并没有导致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 现代建筑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他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 了历史建筑,但另一方面, 他也代表了“强权和虚伪”, 带来了诸多弊端, 在城市生活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公共领域逐渐消失, 建筑成为唯我独尊的个体,只享有内部的私人领域,这也为之后柯林罗对于“图” 与“底”, “实”与“虚” 的探讨埋下了伏笔。 既然现代建筑的乌托邦宣告失败了,那么未来的建筑又该向何处去? 作者第二章《太平盛世之后》 提到了现代主义之后的两种建筑思想: 以“城镇景观” 为代表的传统主义和以“科幻故事” 为代表的未来主义,并用了一组相对立的词语来形容这两个趋势,即“记忆性剧场” 和“预言性剧场”。“记忆性剧场” 是感性的, 希望回归到传统的城市尺度和景观, 作者认为它太过于保守和无力,无法面对现实。“预言性剧场” 崇拜科技的进步, 理性的看待建筑与城市中出现的问题,但阿基格拉姆,新城代谢派那些充满未来感的方案最终却沦为了偏离实际的假想和建筑师的一厢情愿。 “记忆性剧场” 和“预言性剧场” 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是一组可以相互转换的概念, 柯林罗想要在矛盾中找到共存, 找到一条中间道路。 于是在书的第三章《实体的危机—肌理的困境》中, 他引入了图-底分析法来认识城市,古典建筑的代表乌菲齐宫与现代主义的代表马赛公寓之间可以形成图与底的反转, 延续的“肌理的城市” 变成了现有的“实体的城市”。 现代城市是在一片无法控制的虚空中的一堆实体, 古典城市则是在实中形成的空, 前者的重点是实体,后者的重点则是空间。 为了进一步表达图与底的反转关系, 柯林罗重提了 poche 的概念, poche 即为了形成完整形, 建筑中不同功能和形状的房间交界处,会产生的剩余空间。 把 poche 的概念引入到城市, poche 具有不同的实体对应对象: 法内塞府邸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需求, 其平面是一个规整对称的矩形, 生硬的安插在城市当中,此时广场等城市元素被沦为边角料空间。而伯格赛府邸的建筑形体则应对了城市的广场和斜向街道, 形成了连续的城市肌理,此时,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边角料空间, 建筑在本身的内部功能之外还有填补城市的形态的作用。 图底分析法的本质是要将城市平面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而不是建筑物的简单集合, 它可以有效地统一协调建筑的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设计。 面对现代建筑实体化的倾向, 柯林罗认为的解决之道是让建筑实体消融在普遍的肌理或者网格中。 至此,柯林罗所讨论的都是一种手法上的处理之道, 那么,所谓“拼贴”又在何处得以展现呢?拼贴的本质又究竟是什么? 在书的第四章《冲突城市以及“拼贴匠” 的政治》,作者终于引出了拼贴的概念——在浅层的操作层面来讲, 拼贴是运用手边现有的元素进行融合, 建筑实体根据周边的肌理,比例,材料而生成。 在深层的思想层面,拼贴更多的代表一种世界观: 即承认现有世界的矛盾和复杂, 多元和冲突。柯林罗再次引用了一组相对的词语: “狐狸” 和“刺猬” 来指代两种思维方式。 刺猬代表一元论, 只知道一件事, 或者说只愿意知道并展示一件事, 而狐狸则象征着多元论, 承认世界的矛盾和价值的不统一,并且要用各种手法来化解冲突和矛盾。 “狐狸” 和“刺猬” 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凡尔赛宫和哈德良离宫的对比, 体现在人物上: 柏拉图、但丁、黑格尔是“刺猬”, 亚里士多德, 歌德,巴尔扎克等则是“狐狸”,在建筑界中, 古典主义时期的帕拉迪奥是“刺猬”,罗马诺是“狐狸”,现代建筑里的密斯与赖特等都是“刺猬”, 而相对应的“狐狸”又在哪里呢? 柯布在建筑上或许是一只“狐狸”,可惜在面对城市问题时又变成了一只“刺猬”。 现代建筑中的“狐狸” 缺失了, 而这恰恰是柯林罗所大声呼唤的:城市是复杂和多元的, 这决定了设计师需要用“拼贴” 这一多元的视域来面对和解决问题。 最终,作者在全书最后一章《拼贴城市与时间的再征服》 中做出总结,他不摒除任何一种要素, 无论是现代的乌托邦还是有深厚积淀的历史建筑, 可以把这些要素当做碎片来保留并处理,“城市是一个美术馆”, 里面既可以陈列传统,也能展览现代主义, 最终城市成为一个复杂的生命体,被不断的翻新和修补,并且容纳不同的思想, 个体, 记忆以及未来。 2.2 写作特点 柯林罗在《拼贴城市》 的写作中, 除了一以贯之的自由主义立场,旁征博引的大量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之外,最大的特点是多次运用一组组相对性较强的概念进行对比论述,借此来阐述他本人的“中间道路”。“经典乌托邦” 与“行动乌托邦”,“预言性的剧场” 与“记忆性的剧场”,“肌理” 与“实体”, “狐狸” 与“刺猬”,乃至大量横跨古今与地域的建筑和城市案例的比照,正是在多次的辩证中, 才使得我们明晰了拼贴的基本内涵,形成了一种启迪性的自下而上的观点。 3乌托邦与异托邦 全书开篇即写道“乌托邦,衰落并消亡? ”, 并提出了经典乌托邦和行为乌托邦两种乌托邦模式。 第一种乌托邦来源于柏拉图式的宇宙观,强调几何化的空间,经典的乌托邦少有实现,更多的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愿景。 理想城市的目的是教育民众, 它成为维护国家政治的象征。随着国家贵族权势的地位下降, 利益被重新导向,这类乌托邦也逐渐消失了。 第二种行为的乌托邦, 前文已经说过, 当人们迫切的想要并相信自己能改造社会, 建立一个科学奠定道德基础,理性取代独裁政治,物质高于人文主义的世界,在如此强烈的目的趋势下, 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了工具, 被强硬的安插在城市。当中。殊不知,这种向往也成为了一种乌托邦,柯林罗对于乌托邦的概念是这样写的:“乌托邦从不提供选择,乌托邦中的公民不能不幸福,因为他们只能从善,别无选择。” 换言之,乌托邦就是只有一种标准和一种目的, 这当然与复杂的现实不符,当现代主义建筑妄图以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时, 那么也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在书的最后, 柯林罗再次提到了乌托邦,只不过他提倡的是一种乌托邦的变形: 要将乌托邦镜像或者打碎,用一种碎片化和包容性的方式来构建日常生活情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自然脱离不开60年代的整体叙事语境。无独有偶,1966年福柯出版的《词与物》一书中,同样在批判乌托邦的基础上所提出了异托邦的概念: 乌托邦是不存在的, 但异托邦确是真实的,他包含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空间, 如监狱,电影院,医院等等,但正是这些场所的存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 如果将异托邦与柯林罗的“变形的乌托邦”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或许能得到如下的启示: (1)“异托邦” 是多种形式的存在, 也就是多元化的一种文化共存现象。拼贴城市在思维层面上同样强调的是建筑与文化的多元性视角。 (2)异托邦” 可以把很多没有联系的空间和场地合并成一个真实的地方,他是很多彼此关联的小场所的组成,拼贴城市同样希望用碎片化的方式来处理城市问题,同样在用拼贴的思维做城市设计时, 同样要注意多个片段化的小场景的组合叠加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系统。 (3)“异托邦” 具有任何形态,在任何文化和空间里都会出现“异托邦”,所谓正常的、同质性的、统一性的大的空间其实并不存在,正如拼贴城市中所言,至善的乌托邦也不会存在。 小结:《拼贴城市》 被攻击为与后现代主义“同流合污” 的一本书,然而《拼贴城市》 真的是一本后现代著作吗?未必如此,虽然柯林罗和文丘里都承认建筑与城市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但文丘里在建筑中将各时代的符号不加甄别的提合,制造一种冲突感,而柯林罗则更希望用一种巧妙含混的拼贴方式,将乌邦与传统融合,形成整个城市肌理或网格系统。 《拼贴城市》 写书至今已经有四十年余,后现代的风潮早已过去, 《拼贴城市》 中的理念已不再新鲜,甚至遭到了后来者如库哈斯等人的批判,其图与底的分析模式也在各个建筑院校中被滥用, 但当中蕴含的操作模式和思维方法却依然对当今的城市设计有着价值和意义。 乌托邦固然不能被实现,但用“乌托邦” 碎片来构建建筑场景, 用身边“材料” 来塑造城市空间的“异托邦” 的模式却告诉我们一种从城市参与者角度出发的, 自下而上的,尊重文脉的设计思维。 参考文献: [1]罗, 科, 特,等. 拼贴城市[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曹海婴.乌托邦、乌托邦批判与异托邦——《拼贴城市》与《建筑与乌托邦》的启示[J].建筑与文化,2016(04):124-125.
简介:何锐把这篇掷到我的办公桌上.他不由分说,我却之不恭.他没提这位作者的情况,我也没问.读后发现,在"网络文学"中,是一篇过滤得特别干净的东西,小说里有名有姓的主儿们都游荡在"乌托邦"的精神境界里,与滚滚红尘之中无处不在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形成了巨大反差.它不仅丝毫没有"用下半身写作"的痕迹乃至意念,甚至比许多平面杂志上的东西还要"无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