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容简介:学会标准的普通话口语是广大汉语二语的首要学习目标,也是其最大的学习困难。其中汉语辅音和声调又是其难中之难。本书以该两个难点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设计标准化的实验,借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将感知实验与发音实验相结合,将横向实验与纵向实验相结合,重点总结了汉语二语汉语口语语音的偏误规律,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韩国中的副词形语尾在韩国语尾体系中具有重的地位,在第7次韩国学校语法教学大纲中把第6次韩国学校语法教学大纲中不认定的副词形语尾纳入语尾体系,将副词形语尾与名词形语尾和冠形词形语尾并列组成转成语尾,作为外语教育的韩国语法研究也应针对这种变化对副词形语尾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对作为外语教育的韩国语法改革,语法难点的解析及教材的编纂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副词形语尾 从属连接语尾 对等连接语尾 副词从句 复句体系
  • 简介:韩国句子层面的委婉表达在韩国社会使用频繁,用法灵活多变,在国内的语言环境下,韩国句子委婉表达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围绕韩国句子委婉表达的教学,本研究讨论了其具体含义,分析了它的使用原因、委婉机制及具体的委婉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建议。本研究将对韩国句子委婉表达教学起到参考作用,对韩国句子委婉表达的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贡献。

  • 标签: 韩国语 委婉语 句子的委婉表达 委婉表达教学
  • 简介:汉字传入韩国形成了宠大的汉字词系统。其中有些汉字词适应韩国的派生法造词规律,词汇意义逐渐虚化,成为韩国汉字词缀。本文以《essence国语辞典》的统计为依据,在考察分析韩国汉字词缀的性质、分布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韩国汉字词缀和汉语词缀

  • 标签: 词缀 韩国语汉字词缀 中韩同形词缀 词汇比较
  • 简介:“在+处所”短语在句中可作状语、补语和定语,占据五种句法位:主语前、谓语动词前(无主语)、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谓语动词后以及定语中心语前。对韩国学生来说,几种句法位中以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最难,其使用规则也影响学生对其他句法位的,应加强“在+处所”短语后置于谓语动词的规则教学。另外,几乎所有句法位都存在方位词的误代、误加和遗漏,“在”的遗漏及与其他相关介词的误代;主语前和主语后动词前两种句法位存在较多错序:定语中心语前“的”的遗漏较严重。这些在对韩汉语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

  • 标签: 在+处所 句法位 韩国学生 习得 偏误
  • 简介:以汉语动词“吃”和韩国动词“(掣吁)”为例,对汉韩动宾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语料库的例句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语义、句法、文化层面的分析,研究了汉韩动宾结构中名词性宾语的类型、属性、语义、句法限制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汉韩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 标签: 动宾结构 (掣卧) 名词性宾语
  • 简介:韩国学生在汉语介词的过程中存在着五种偏误类型:一、介词赘余;二、介词缺失;三、介词位置不当;四、对介词短语做结果补语有认知偏差;五、在比较句、"把"字句、"被"字句等难点句式中介词短语构建有误.在考察上述各类偏误的成因时,发现既有学生母语语法规则的负迁移,也有所学目的语内部语法规则负迁移的影响;既有教师教学的客观失误,也有学生学习策略的主观偏离.本文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试图探讨韩国学生汉语的思维方式,揭示其中介语体系的面貌特征.

  • 标签: 韩国留学生 介词 语言习得 偏误类型 教学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通过对比中介语法,探究中国学习对于英语语义韵的文体知识。研究发现,“GET+adj”结构在英语学术文体中的语义韵类型以消极为主。中国外语学习的语义韵意识比较薄弱,在词频、搭配和语义韵强度上都与英语母语存在明显差别。英语词汇教学应该加强语义韵的教学。

  • 标签: 数据驱动 语义韵 习得
  • 简介:认知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发现汉语存在句有“目的物一参照物”和“参照物一目的物”两种反映人们感知世界图景的组合方式。西班牙语用“Estar”和“Hay”充任述语的句法结构来表示汉语存在句所表示的语义。像汉语存在句一样,表示存在范畴的西语句法结构的句法成分也有两种排列方式,但汉西两种语言在存在句小类上略有差别。通过用“self-pacedreading”实验设计测试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背景的墨西哥汉语识别“是”、“有”等6个汉语句法结构来考察墨西哥汉语的母语迁移、汉语存在句的认知模型以及正误汉语存在句识别模型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初级汉语在识别汉语的存在句时:一、西语的负迁移影响到被试对“是”字存在句宾语和述语的识别;二、被试理解汉语存在句的“目的物一参照物”,“参照物一目的物”排列序列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三、被试在理解正确的存在句和错误的存在句时.理解策略有别。

  • 标签: 存在句 目的物 参照物 语法语义 母语迁移
  • 简介:目前的第二语言发展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以韩国学生的汉语主谓谓语句为材料,讨论了利用语料分析法进行第二语言发展研究中3个关键环节的分析方法:1)不同分析指标的比较;2)不同排列方法的比较;3)不同性质语料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在研究中,要有明确的第二语言理论作为基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语料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 标签: 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发展序列 研究方法
  • 简介:文章对越、韩、英语母语表人词语进行了个案描写和群案测试。研究发现:在提取和产出表人名词的方法上,韩国母语(特别在初级阶段)倾向于使用亲属称谓法;英语母语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倾向于使用前替换法和后替换法;越南语母语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倾向于后替换法而抑制前替换法;三类学习的上述差异,与其母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繁简程度、母语名词构词法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汉语习得 表人词语 越南语母语者 韩国语母语者 英语母语者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中介语语料库和纸笔测试等方法,对日本学习“了2”的进行系统考察。考察发现:句末助词“了2”的偏误比动词后的“了1”要多;“了2”的偏误主要是“遗漏”和“误加”;“遗漏”主要受认知难度的影响,“误加”源于日语迁移;学习初学时把“了2”看作日语的“”,之后逐渐以日常意义上的“变化”来理解“了2”;学习的是一部分“了2”,“了b”的整体得要比“了1”晚。

  • 标签: “了” 助词 偏误 习得 语料库
  • 简介:本文以三种语言水平的无声调语言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语音产出实验,考察汉语声调范畴产出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随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表现在不同语言水平的声调混淆类型不一样,以及不同语言水平汉语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调值范畴的发展程度不同。声调特征的自组织机制制约着无声调语言母语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

  • 标签: 无声调语言 汉语声调范畴 语音产出 自组织机制
  • 简介:文章通过个案的口头历时语料对两类情态的纵向阶段性得过程进行了考察,并结合学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普遍认知因素对情态偏误进行了偏误分析,体现了5种偏误类型(误代、误加、遗漏、错序、杂糅)在纵向上的数量变化,展示了学习在情态结构和情态表义方面的历时动态发展。

  • 标签: 情态 习得过程 历时个案 偏误分析
  • 简介:本文以汉英元音的相似度为基础,考察美国学习对汉语元音的情况。通过计算学习和母语的元音距离分析学习汉语元音的准确性,通过学习与母语元音范畴对比,分析学习的元音偏误。跨语言语音相似度与二语的关系表现为,两种语言间语音的感知相似度决定了母语对二语发音的影响程度,相似度越高影响越大,相似度越低影响越小。对于感知相似度较高的音段来说,当声学相似度与感知相似度的结果差距较大时,母语的影响会相应减小。语言间的相似度也会影响二语发音的准确度,两种语言中完全一致的音段和相似度较低的音段其发音准确度较高,而两种语言中存在一定相似性的音段的发音准确性较低。对于这些相似的音段来说声学相似度决定其发音的准确度,声学相似度越小,发音准确度也越低。

  • 标签: 元音相似度 元音习得 感知同化 元音偏误
  • 简介: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他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 标签: 汉语二语习得 日本学生 轻声 语音偏误
  • 简介:本文考察不同母语背景及学习阶段的第二语言(汉语)学习对两种“”字补语句的情况。考察发现,结构复杂的重动V句,二语优先,并且使用频率高。影响的因素至少有三个方面,即语际迁移,目的语典型顺序的作用,教材的编排。当然这几个因素的作用表现也不完全一样。

  • 标签: 重动V得句 前受事V得句 迁移 典型顺序
  • 简介:本研究基于大约1岁到2岁半的4名北京儿童、共计195次访问记录的语料,讨论了儿童对焦点副词(“又、也、还、只、才、就”)的。研究表明,焦点的词汇与句法标记发展不同步,副词是儿童早期标记焦点的最重要手段;添加性副词的情况要比限制性的好;部分焦点副词的辖域解读表现出主语或谓语倾向性;儿童对焦点副词的连用、焦点副词与其它逻辑词连用时在线性次序上的限制条件已表现出敏感;不同的儿童存在个体差异,但共性更为显著;成人用于标记焦点的副词并未都出现,表明焦点知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标签: 儿童早期语言习得 焦点 副词
  • 简介:周国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该书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语言研究。这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包括汉语句法结构研究、儿童句式发展研究、汉语语法范畴研究等。该书对汉族儿童句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描述,并初步建立起汉族儿童句法的理论体系,

  • 标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语言习得 句法习得 汉族 研究成果 句法结构
  • 简介:易混淆词是汉语二语学习词汇的难点之一。历时长,学习效果差。本文认为易混淆词实际上是一对(组)L2易混淆词的语义句法信息和L1对译词的语义句法信息的相互作用、概念融合的结果。可见,易混淆是学习词汇的必经过程,而了解学习易混淆词跨语言认知机制能够提升教学中对学习母语的关注,客观看待学习母语的中介和抑制作用。

  • 标签: 概念合成 易混淆词 认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