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ERS体理论研究发现,在意义方面,“刚刚(刚)”指称事件时间和参照时间之间主观性的短暂时段,在不含其它时间词的单句中以说话时间为参照时间,表现在;“刚才”指称说话时间之前客观性的短暂时段,在单句中不能以说话时间为参照时间,表过去。在体意义方面,与体助词“了”共现时,“刚才”引入情状变量句子表经历体,“刚刚”不能引入情状变量;与体助词“了”不共现时,“刚刚”引入情状变量句子表将行体、动态/静态起始体以及静态完成体,“刚才”不能引入情状变量。

  • 标签: 参照时间 刚刚(刚) 刚才 时与体 情状变量
  • 简介:从语法意义和语法表现形式的关系来考察,汉语动词尚未形成完整的体标记形态系统,也没有时制范畴."了、过、着"是体()意义的综合句法标记,不能看作后缀或词尾.汉语的体意义是通过词汇手段或词汇一语法手段表示的,语境和上下文对确定动作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的、正(在)、呢、来着"不用来指示时间或表达体意义,而是起元语言确认(断定)功能,应看作词汇手段.

  • 标签: 动词 时体标记词汇一语法手段
  • 简介:<正>评点的内容,词句而外,兼及篇章;散文中声调抑扬的安排亦古代修辞特点,对较典型的亦略加评注。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宽式对偶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奇句奇偶相生○言秦地理位置有利,退可守,进可攻,引出下文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四句一义,用变文之法构成重言式的排比,后二句又有变化以"之意"配"之心"以避单调;"席""包""囊",名作状,转品法、简炼、形象。全句在于强调秦的野心,增强文势○起笔奇、偶、排句参用,气势旺盛,笔力雄肆,风格刚健○从秦孝公讲起以强调秦之善攻,为始皇统一打基础,以对比其不善于守,开头便从正面衬托题旨当是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点明富国强兵外连衡而斗诸侯。点明外交策略。斗,使诸侯互斗而削弱,使动用法,求句简炼○内政外交,全面叙出用商君策于是秦人

  • 标签: 修辞评点 过秦论修辞
  • 简介:本文认为时间结构包括量、时点和时段三个主要方面。文章对《史记》的量成分、时点成分和时段成分进行了详细描写和穷尽性统计,揭示了《史记》时间表达的全貌,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数据。

  • 标签: 时量 时点 时段
  • 简介:<正>""在普通话里读shàng,去声。但不少人,而且往往正是语文工作者,都把"平上去入"、"上声"的""读作shǎng,上声。笔者以为这是不合适的。""在《广韵》属宕摄开口三等禅母,有上声、去声两读:一、养韵,",登也,升也,掌切。"二、漾韵,亮切,",君也,犹天子也。"显然,"上声"的""是第一个""。

  • 标签: 普通话 上声 中古去声 特殊读音 古全浊声母 声调
  • 简介:汉语方位词“”“下”的用法灵活丰富并表现出不对称性,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者的语义构成不同,而语义的差别则反映了汉族人对空间领域认知的某些特点。本文力图揭示“”“下”各种用法及不对称性的表现中所蕴藏着的某种认知规律,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 标签: 认知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正>一、孔子有关修辞的论述①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②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③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盲。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④子曰:"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 标签: 修辞理论 诸子修辞
  • 简介:体研究可采用“剥离法”确定“体”的本质功能,并可设置基础语境认识“体”。对应不同的形式层次,有不同宽度的体,不能以附着于动词或句子而简单决定“动相”与“事相“。“完句”等因素剥离后,显现“了”的本质功能:“了1”应是动作的“完成”,而非“实现”;“了2”是“说话为止的新情况实现”。某些“体”中含有主体性关注,应可分离出“样貌”(Posture)因素。

  • 标签: 时体 事相 动相 完成体 “剥离法”
  • 简介:摘要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国际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而不同国家、民族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渗透都离不开翻译交际的桥梁。然而,本文将从汉藏新闻翻译如何达到使听众更加易懂的效果,怎样才能达到所谓翻译途径中不可或缺的标准性,以及在新闻稿篇翻译应注意的几项问题进行简要概括。

  • 标签: 藏汉新闻 翻译 问题
  • 简介:题赠贺年卡之风,已悄悄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间。佳节将临,选一张精致的贺年卡,题上表达美好心愿的祝辞,或赠师长,或馈学友,或送情侣,以传递友谊、联络感情,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题写贺年卡,不仅需要高雅的情趣,而且需要一定的修辞艺术。言简意赅的题辞,可以使受卡者发出会心的微笑;臃肿晦涩的言语,则可能破坏受卡者美好的心境,削弱以致丧失表达的效果。贺年卡题辞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庄重,可诙谐,亦可亦庄亦谐,可直抒,可婉曲,亦可亦直亦曲。

  • 标签: 修辞艺术 贺年卡 文化生活 言简意赅 大学生 美好
  • 简介:摘要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形式,其中“说”又是语言运用最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片面强调英语的读写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开口“说”英语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使学生达到“说”英语的效果。

  • 标签: 创设情境语言交流互换角色
  • 简介:<正>0背景和材料公元十二世纪初到十三世纪中叶,中国北方大陆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政治变迁。从金灭北宋到元灭金,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异族语言也大量渗入北方汉语,从语音、词汇、乃至语法都有影响,从而形成了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陆放翁《剑南诗稿》卷四"得韩无咎书寄使虏宴东都驿中所作四阙"说:"……源驿中把画鼓,汉使作客胡作主,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范成大在《揽弓暂录》驿中载道:"至东京,金改为南京。……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最甚至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范成大出使金国是金世宗大定十年,即公元1170年。当时淮河以北的汉族

  • 标签: 蒙古语 现代汉语 元代汉语 过去时 蒙古秘史 古汉语
  • 简介:<正>《喜雨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散文作品,无论就其使用的散文形式来看,或者就其表现的内容和给人的艺术感受来看,都是一篇值得我们注意的艺术精品。“喜雨”一词在历史上出现较早。《春秋谷梁传》中说,“夏四月不雨者闵雨也,六月雨者喜雨也”,这是第一次出现的“喜雨”一词。用了“喜”字,说明人对于雨的感受和评论,所以《尔雅》才说:“甘雨降,万民以嘉,谓之醴泉”,“醴泉”,代称雨,含有喜雨之意,将它和生民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庄子》中有段文章说到春秋的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

  • 标签: 喜雨 苏轼 好雨 知时 “喜” 太守
  • 简介:从符号叙述学角度看,仪式作为历史的指示符号,具有记忆保存,当下展演,作用未来三种机制,兼具记录类叙述、演示类叙述、意动类叙述三种叙述类型的特点。同时,仪式作为一种指示符号,既指涉着过去的对象,又向未来的解释项敞开,总之仪式牵连着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一个线性的时间向度。

  • 标签: 仪式 指示符号 叙述 线性时向
  • 简介:本文主要从上/下的两个基本的义点出发,分析/下由歧变原则而演化出的繁多的意义和其复杂的用法。并试图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解释/下意义和用法的对称与不对称性。希望通过对上下词义的梳理,以有助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

  • 标签: 上/下 认知 演化 不对称性
  • 简介:文章表示空间运动意义的动词“”、“下”的用法进行了多视角的、贯穿古今的系统化的描写。共分四段:一、导言。着重指出“”、“下”的用法都与它们的最初引申义“升”、“降”与“优”、“劣”密切相关。二、空间的客观因素决定“”、“下”的使用。从高低、方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着重揭示出古人观念以南为、北为下(恰与个相反),因而在二词的使用上与今人相参差的现象。三、心理的主观因素决定“”、“下”的使用。主要论证了“高攀”用“”、“低就”用“下”的规律,阐发了“上农村锻炼去”与“下农村锻炼去”之类(短语)语义略同而心理前提有异的语言深层次问题。四、语言习惯决定“”、“下”的使用。主要论列二词使用的不整齐局面。比如:“下饭店”可说,而”“下商店”不可说;“上车间”与“下车间”虽表示相同的运运趋势,但二者的(优劣)背景不同;“东行曰下”,但只可说“东方”而不可说““下东方”,等等。最后,还就“下扬州”与“上扬州”等例提及语体色彩的古今雅俗对于二词使用的影响。

  • 标签: “上” 空间因素 处所宾语 语言习惯 专有名词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分析CCL语料库中买+/下的句法结构,总结出句法类型,并进行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分析,较买+和买+下结构中上、下在语法和语义方面的不同,从认知角度分析其原因。

  • 标签: 语法成分 语法意义 买+上/下
  • 简介:摘要时间和空间是两个最基本的哲学概念。战国时期,尸佼就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其中,“宇”指空间,“宙”指时间。汉语方位词“”代表典型的空间概念。本文将针对不同语境下的方位词“”构建其意象图式,并进行隐喻认知分析。

  • 标签: 方位词 &ldquo 上&rdquo 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