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教育技术的涵义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在七十年代初,以P·埃利为首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协会)的定义术语委员会组织几百名专家讨论了一年多时间,提出一个自认为比较一致的定义。1975年前后加拿大学者D·米切尔在为英国的《教育媒体传播和技术百科辞典》撰写的长达20多页的“教育技术”条目中,综合论述了关于该术语的讨论情况,直到当前世界各国仍不断产生出各种对教育技术涵义的表述。美国70年代给它下的定义为“教育技术是设计、实施、评价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它是根据特殊的目的,在研究人类学习和传播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人类和非人类的资源,以获得较有效的教学效果。1972年
简介:目的:探讨身体成分、男性运动负荷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81例华东交通大学教职工,进行身体成分、运动能力、骨密度测试。计算和对比分析BMI、体脂肪率、每分最大摄氧量、运动能力及骨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身体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BMI、体脂肪率逐渐递增长趋势;每分最大摄氧量与骨密度T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骨密度和运动能力在20~25岁年龄段达到峰值,在41~45岁年龄段呈现出下降现象。身体成分、运动能力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骨密度T值有明显的年龄段变化趋势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是由于身体成分和运动能力的不同而造成的。
简介:探讨青春发育期男性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值与下肢跳跃能力的关系及运动训练对其影响.对10~20岁男性青少年63名,依据年龄分为10~15岁和16~20岁组;依据是否从事规律的运动训练,再分为运动员组和非运动员组.超声法测量跟骨BMD,下肢跳跃能力指标使用日产ReboundJumping测跳仪测量.结果:男性青少年的BMD在整个青春期呈上升趋势,且10~15岁和16~20岁组BMD有显著性差异;运动组和非运动组的BMD也呈显著性差异,提示早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变骨密度;男性青少年的BMD与反映下肢跳跃能力的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此相关度受运动训练的影响,运动训练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简介:窗外,初夏的晚风拂过,涌来一股崭新的青翠味道。你一边收拾书包,一边有点急促地说:'啊,明天都星期四了,一周唰的又过去了.'你语气里的老气横秋,让你那张稚嫩的脸庞不堪重负。我听了很难过。一路上,你被哗啦啦的时间追着,跑得气喘吁吁,顾不上留意草熏风暖,也看不到花影婆娑,听不见栖鸟啾啾,就这样被时间的风追赶着,逃无可逃。我像你这样大时,每天都觉得时光漫漫。那时候,下课了,可以跑到操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