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函数的微分、差与泛函的变构成数学分析的一个系统内容,微分方程、差方程与泛函的变分法都是对运动(变化)的研究而发生的,都来源于实践。本文结合物理问题,阐述和论证该研究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旨在把理论知识更科学有效地服务实际。

  • 标签: 函数 微分 差分 泛函 变分法
  • 简介:〔摘要〕解决问题从广义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从狭义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工具性和应用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 标签: 〔〕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 简介:岭二中.立于边城大地,位于永宁河畔。骏马的刚健,山岭的高度.赋予了我们恢弘的气度.上善的永宁河水滋养了我们卓尔不群的教育品格。学校本着生命至尊的坚定信念,胸怀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信仰、虔诚,一步步走来。

  • 标签: 教育品格 教育事业 马岭二中 摄影
  • 简介: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低着头,正专心致志地画着什么。我一边读着课文,一边靠近他,看到他在画一幅卡通画。他有所察觉,忙乱地将语文课本遮盖在未画完的画上,脸上泛起红晕,眼睛不时地斜视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神情。我走到他的桌边,用手指在他的桌面上轻轻地敲了两下,又读着课文回到了讲台前。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师 教书育人 教育效果 人格尊严 教育艺术
  • 简介:〔摘要〕项教学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项教学以及项教学产生的效果。

  • 标签: 〔〕分项教学兴趣积极性终身体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可是学生真的动起来后,却又产生了这样的情形——课堂气氛热闹,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习纪律却难于控制,教学目标难于达成。

  • 标签: 课堂气氛 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 自主学习 中小学
  • 作者: 马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少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困难。然而每一个学生无论学习成绩怎样都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对于这些学困生教师更要帮扶他们,让他们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变厌学为乐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地理教师责无旁贷。

  • 标签: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初中 地理
  • 简介:〔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原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乐此不疲。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方法研究
  • 作者: 陈晓宁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为学生做好服务,一是大胆猜想、勇于实践、努力探索。二是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就会越来越聪明、能力越来越强。
  • 简介:晚清时期是叙伦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他在这一时期先后提出了女子教育思想、儿童教育思想、政教分合思想和国学教育思想,表现出早熟、涉猎面广、现代与传统并现等特点。其思想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教育由旧式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足以证明叙伦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之一。

  • 标签: 马叙伦 晚清时期 教育思想
  • 简介:〔摘要〕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高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实验往往是学生答题的一个瓶颈,是决定学生得分高低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应对高考。

  • 标签: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 作者: 李群峰祈海忠刘海霞高秀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
  • 机构:课间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宝贵的。上完一节40分钟的课,学生的身心都是疲惫的,怎样改善这种状况呢?又怎能为下一节课提高精力而去做准备呢?就我个人而言:十分钟可大可小,能充分利用了对于下一节课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对于身心的锻炼就很重要了,而怎样去打破这种局面呢!不是跑跑跳跳及踢踢毽子就完了,这虽然能暂时调节改变一下劳累,就我来说没有充分调节身心的劳累,更何况有时运动过量,也不是很好。一方面,可能影响上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心思没有充分在课上,一部分学生边上课边擦汗、喘气,既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所以课间运动量过大,是不好的。据此,应提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