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些年,笔者时常忆起2004年上海高考的第11题“教材中“坐标平面上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两章内容体现出解析几何的本质是一”(答案: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这道绝无仅有的“文科式”的考题引发了笔者长期的思考:如今的数学似乎就意味着解题,尤其是考试题,就是数字、就是计算或推理,而深层次的数学思想、文化、精神和力量却很难体现,甚至缺乏基本的引导.2004年上海的这道考题,不是说它对数学的文化、精神体现得如何充分,难能可贵的是开了这方面探究的先河,其意义在于引发对数学本质的多元思考,引发数学教学的某些缺失反思.“解析几何初步要凸显‘坐标法”’的观念就是这一思考的产物,教学不应是知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习题的机械操练,而应在知识的理解和习题内化过程中体悟数学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抓住了“坐标法”就抓住了解析几何的核心和灵魂,而且其力量还可渗透、迁移到函数、向量和立体几何等学科.
简介:1问题提出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种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为目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2011年数学科考试说明》也指出:“数学知识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对通性通法的深层次理解,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简介:摘要作业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停留在“抄、背、写”等模式上的作业不能将学生的个性凸显,也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本文深入分析自主作业、有效作业的设计,以突显学生个性,让作业的实效发挥出来,最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简介:摘要道德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儿童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和合作中发展起来。因此,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