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个是乙醛的银镜反应,另一个是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下面笔者对新制的Cu(OH)2氧化乙醛的演示实验,因出现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争议与探究作一论述。

  • 标签: 演示实验 乙醛 氧化 化学性质 银镜反应 操作失误
  • 简介:考察了乙醛银镜反应的实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用0.1mol/L的[Ag(NH)3]OH与10%的乙醛等体积混合后,控温25-45℃,能得到光亮的银镜。

  • 标签: 乙醛 银镜反应 高中 化学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 以“探究乙醛的性质”为项目主题,对项目主题进行分析,从项目学习目标、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流程以及学生学习成果汇报与分享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陈述,呈现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过程,并对其进行反思。

  • 标签: 乙醛的性质  项目式教学  教学实践
  • 简介:1960年4月,美国化学教育杂志发表了Daniels等人的一篇论文,题为“菲林(Fehling)与本尼地(Benedict)试验”。Daniels等人认为,乙醛与菲林试剂反应没有氧化亚铜(Cu2O)生成,只生成红包或暗棕色的、胶粘的树脂状物。但是,我们反复进行的试验证明,乙醛与菲林试剂反应虽然会生成棕色胶粘的树脂状物,但亦生成氯化亚铜沉淀。

  • 标签: 菲林 反应 乙醛 试剂 化学教育 氧化亚铜
  • 简介:高中化学人教版《有机化学》实验3-5探究了乙醛与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中,多数一线教师反映此实验准备过程复杂费时,实验成功率与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按教材实验相同条件下)相比较低;课堂上该演示实验效率低,且银镜效果差,得不到应有的演示功能与教学效果。为了得到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最佳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将探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反应仪器的清洁程度、加热方式、反应物的浓度与试剂的新旧程度三个方面。一、仪器的清洁程度在三支清洁度不同的小试管中依次加入1mL2%

  • 标签: 乙醛银 反应条件 氨溶液
  • 简介:一次不成功的银镜反应实验引发的思考,查阅资料、理论分析,结合实验验证,找出乙醛银镜反应最佳效果的实验条件。

  • 标签: 银镜反应 分布分数 PH值
  • 简介:农药敌百虫生产厂家在三氯乙醛蒸馏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硫酸,含硫酸60~70%,棕黑色,油状,有刺激性气味,比重1.6左右。其中含有三氯乙醛等醛类2~3%,还含有硫酸乙酯、三氯乙酸乙酯等有机质和残炭等杂质,通常称为三氯乙醛废硫酸。这种硫酸当然不允许直接排入下水。通常认为用这种废酸来生产农肥过磷酸钙或无机硫酸盐类为宜,但由于三氯乙醛毒性较大,近年来以此废酸生产出来的磷肥已在国内多处造成大规模的农作物受害事故。用这种废硫酸分解铝土矿而生产的硫酸铝也因醛类污染不能用于跟饮水、食品有关的行业。管理部门已严格规定用于生产过磷酸钙的三氯乙醛废硫酸的含醛量不得高于200PPM,环保规定排放水含醛量必须低于每升0.5毫克。

  • 标签: 三氯乙醛 废硫酸 除醛处理 农药 敌百虫 废水处理
  • 简介:通过乙醇、乙醛、乙酸的结构分析,了解羟基,醛基和羧基官能团结构,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官能团性质,掌握乙醇,乙醛,乙酸的结构,性质、官能团的概念,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相关的官能团有机反应,有机合成习题,通过这三种有机物质的学习,理解有机合成的意义,培养实践能力。

  • 标签: 乙醇 乙醛 乙酸 研究性学习
  • 简介: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所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此法是检验醛基存在的一种方法。要保证本实验成功必掌握两个条件:1反应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从而使醛的氧化加快。避免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铜沉淀。按课本要求用量,由于氢氧化钠用量...

  • 标签: 氢氧化铜 成败原因 反应实验 乙醛 碱性溶液 硫酸铜溶液
  • 简介:的传统概念受到挑战,有确凿的试验证据证实能作为催化剂的还有RNA和DNA。

  • 标签: RNA催化剂 DNA催化剂
  • 简介:阐述了漆在自然界的分布、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及其催化氧化作用,以及漆在环境保护、食品、造纸及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 标签: 漆酶 催化氧化 底物 应用
  • 简介:门上了锁,要打开,惯常的做法,用钥匙就是了。这是尽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不说谁也懂得。但一般人倒不一定知道,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也像一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对应的钥匙来打开。如果没有这些“钥匙”,我们每日三餐从食物中吃进去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就不会化成建筑身体的原料,我们的身体就会一无所得,我们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人体内这一把把奇妙的“钥匙”,就是各式各样的

  • 标签: 化学反应 生活常识 人体 蛋白质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胰蛋白在近江牡蛎的解工艺中解温度、加量、底物浓度和pH等因素对水解度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和从能源、节省时间和操作方便性等角度出发,确定牡蛎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加量1.2%,底物浓度1:2,pH7.0,解时间5h。

  • 标签: 近江牡蛎 胰蛋白酶 水解度
  • 作者: 李星珍(淄博市张店第四中学山东淄博255071)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0-04-14
  • 出处:《新华教育导刊》 2010年第4期
  • 机构:      【摘 要】《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实验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①中学生必修的探究实验,课本用括号注明: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我想为什么不也用淀粉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呢?两个探究实验同时用一种溶液—H2O2溶液,准备起来简单方便,且经济。如果配置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再配置肝脏研磨液,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浪费。经过试验,我发现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尽管能够解释PH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但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化学知识,不容易解释明白。本人在试验的基础上找出了课本注明的原因,希望对同行老师们少走一点弯路。  【
  • 简介:化学教学中,一些内容由于受考纲的束缚,或受高考试题的指挥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内容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教师们为了教学的需要,通常会对此类知识进行主观改造,使模糊问题清晰化,矛盾问题统一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学上的“潜规则”,并把它们当成事实或经典结论传授给学生。这些“潜规则”有的减轻了学生负担,有的优化了知识结构,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有的“潜规则”本身就是以偏概全或伪命题,严重地僵化了师生的思维甚至误导学生。因此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潜规则”,教师们一定要明是非,慎用之。

  • 标签: “潜规则” 氢氧化铜 化学教学 证伪 实验 反应
  • 简介:通过几种不同水提工艺比较,改善白及的出膏率和溶化性.通过加入植物精提复合SPE-002、SPE-006和耐高温的α-淀粉,对白及进行解提取实验,考察在白及的提取工艺中加入不同的对其出膏率及膏粉溶化性的影响.从实验的澄清度和出膏率分析可以得出,上述几种的使用对白及的生产没有产生较好效果.所以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选择沉降或者使用澄清剂的方法,弃去沉淀,以期达到生产需求、用药需求.

  • 标签: 白及 酶解 出膏率 溶化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二次根式(a~2)~(1|2)和((a~2)~(1|2))有什么区别吗?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读法不同.(a~2)~(1|2)读作根号a的平方,而((a~2)~(1|2))读作括号根号a括号的平方.2.表示的意义不同.(a~2)~(1|2)是求a~2。的算术平方根.((a~2)~(1|2))求的是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一个表示求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