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的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36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无持续被动运动(NCPM)组和CPM组,每组12例(24只足)。NCP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CPM组在NCPM组的基础上增加CPM治疗,对照组暂只进行家庭康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CPM组及NCPM组前20日行院内综合康复治疗,所有的项目均为每日1次,后10日行家庭康复治疗,每日1次。分别于入组前、治疗2个月和4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儿进行足底压力测量、GMFM-88项站立及走跑跳两项评估。结果①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数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NCPM组和CPM组的MMF压力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ICP+FFCP)百分比、FFP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站立评分及走跑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4个月后,NCPM组与CPM组MMF压力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P+FFCP)百分比及FFP百分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站立评分及走跑跳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PM组相比,CPM组MMF压力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P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跑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踝关节CPM治疗脑瘫患儿足外翻疗效较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疗效显著,踝关节CPM治疗可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嵌顿性眶下壁骨折手术及被动牵引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儿童嵌顿性眶下壁骨折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超薄层CT+3D成像技术确定骨折范围及眼外肌嵌顿情况,术中进行手术显微镜下眶壁骨折修补术。术前分为两组:伤后≤5天手术(A组)和伤后>5天手术(B组)各13例(13眼)。术后再分两组:主动眼球运动+被动牵引训练(C组)和只做主动眼球运动而未做被动牵引训练(D组)各13例(13眼)。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被动牵引训练的效果。结果A组术后眼球运动功能、眶下神经感觉恢复的情况均优于B组(χ2=10.14,6.02,P=0.009,0.015);C组术后眼球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D组(χ2=6.410,P=0.015)。结论儿童嵌顿性眶下壁骨折早期手术及术后的被动牵引训练对眼球运动功能及眶下神经感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非吸烟人群被动吸烟行为特征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方法分析10个地区317 486名30~79岁非吸烟者在基线调查时的被动吸烟行为信息,描述其被动吸烟行为特征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结果按照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进行标化,我国成年人被动吸烟率为56.7%,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为66.5%,其中农村高于城市。周被动吸烟频率、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日均被动吸烟时长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城市地区的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随周被动吸烟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女性中湖南省的周被动吸烟频率较高,但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较低,日均被动吸烟时长最低,河南省却与之相反;与吸烟者共同居住者的被动吸烟率是从未共同居住者的2.27倍(95%CI:2.24~2.29),且在女性中关联更强(OR=2.61,95%CI:2.58~2.64),而在男性中二者无关(OR=1.01,95%CI:0.95~1.06)。女性除日均被动吸烟时长小于男性外,其余指标均大于男性;且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者的多数被动吸烟指标较高;家庭年收入较低者的被动吸烟率和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较低,但日均被动吸烟时长较高;女性在婚者的被动吸烟率、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较高,男性与之相反。结论CKB项目10个地区非吸烟人群的被动吸烟率、周被动吸烟频率、周被动吸烟累计时长和日均被动吸烟时长以及与吸烟者共同居住率、共同居住年限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
简介:摘要:压力性损伤作为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围手术期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术中及术后被动体位和压力性损伤的定义,还回顾了近年来新型材料应用于皮肤受压部位的研究成果及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多种护理策略,通过本综述,旨在为围手术期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部分参考和指导,以患者为中心,促进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颈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和校正血流时间(FTc)预测危重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PLR实施前后,利用超声监测颈动脉VTI和FTc,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指数(SVI)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变化。根据PLR前后SVI的变化情况进行分组,以PLR后SVI变化率≥15%为容量有反应组,<15%为容量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PLR前后颈动脉VTI差值(ΔVTI)和FTc差值(ΔFTc)、CVP差值(ΔCVP)、ITBVI差值(ΔITBVI)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危重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上述指标与PLR前后SVI差值(ΔSV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其中容量有反应组27例,容量无反应组2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容量有反应组PLR前后ΔVTI、ΔFTc、ΔCVP、ΔITBVI均明显高于容量无反应组〔ΔVTI(cm):2.07±1.16比0.67±0.86,ΔFTc(ms):4.00±6.10比0.01±2.26,ΔCVP(cmH2O,1 cmH2O= 0.098 kPa):1.67±1.14比1.00±1.17,ΔITBVI(mL/m2):98±69比48±70,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ΔVTI、ΔFTc、ΔCVP、ΔITBVI对机体容量反应性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70 (0.769~0.972)、0.694(0.547~0.841)、0.684(0.535~0.832)、0.709(0.564~0.855);当最佳截点值分别为0.92 cm、1.45 ms、1.50 cmH2O、44.50 mL/m2时,其敏感度分别为96.3%、63.0%、44.4%、81.5%,特异度分别为65.2%、78.3%、82.6%、56.5%,以ΔVTI的预测价值更高。相关性分析显示,ΔVTI、ΔFTc、ΔCVP、ΔITBVI与ΔSVI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334、0.440、0.650,P分别为0.000、0.018、0.001、0.000)。结论床旁超声监测PLR前后颈动脉ΔVTI、ΔFTc与传统指标均能预测危重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且ΔVT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RA自身抗体的产生及疾病活动、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住院部的RA患者233例,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吸烟时间年限及既往吸烟时间年限、每天吸烟量、长期接触吸烟人数及共同生活及工作时间年限。并记录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实验室指标(抗CCP抗体、RF、ESR、CRP)。计算疾病活动评分[DAS28、简化的疾病活动指数(SDAI)、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和改良的van der Heijde-Sharp评分(Sharp)评分。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治RA患者中,被动吸烟者的抗CCP抗体、RF、CDAI明显高于不吸烟者(80±75,t=1.965,P=0.047;102±72,t=3.025,P=0.008;31±15,t=2.129,P=0.037),吸烟者的抗CCP抗体、RF、ESR、CRP、DAS28、SDAI、CDAI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90±81,t=2.223,P=0.030;134±85,t=3.885,P=0.000;79±39,t=2.215,P=0.037;52.40(25.00,89.31),P=0.010;6.6±1.3,t=3.405,P=0.003;104±73,t=2.727,P=0.004;33±14,t=2.698,P=0.011]。复治RA患者中,被动吸烟者的DAS28、CDAI评分高于不吸烟者(33±14,t=3.025,P=0.005;28±15,t=2.729,P=0.013),吸烟者的DAS28、SDAI、CDAI评分明显高于不吸烟者(6.3±1.7,t=3.602,P=0.000;92±70,t=1.968,P=0.045;33±17,t=3.565,P=0.001)。吸烟、被动吸烟、不吸烟患者之间Shar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rp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r=0.532,P=0.000)。结论暴露于被动吸烟同吸烟一样会影响抗体的产生和疾病活动,即使经过正规治疗后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关节影像学毁损情况与病程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训练(CPM)对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患者经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后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CL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第三腓骨肌重建距腓前韧带手术治疗,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采用石膏托进行踝关节中立位及后足外翻10°固定,在石膏内进行足趾、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及小腿后肌群等长舒缩训练等,术后次日开始直腿抬高练习或非负重下地行走、口服活血祛瘀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早期辅以CPM训练,如术后1周内开始踝关节被动背伸、跖屈训练;术后3周开始踝关节被动内、外翻训练;术后6周开始负重行走等。于术后3 w、6 w、12 w、1年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量表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测量上述时间点患肢小腿周径差值,并对患者术后1年时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术后3 w、1年时2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及患肢小腿周径差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12 w时观察组患肢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1.0±6.8)分和(86.1±5.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小腿周径差值[分别为(1.47±0.72)分和(2.12±0.62)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1年时观察组治疗满意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1.5%)水平(P<0.05)。结论早期CPM训练能促进CLAI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肌肉萎缩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围孕期被动吸烟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开展的CHD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 d确诊为CHD的围产儿和妊娠<28周但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CHD的胎儿;对照组为未发生任何出生缺陷的同时期新生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围孕期被动吸烟与子代发生CHD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探索其稳定性。结果共纳入2 259例调查对象,其中病例组695例,对照组1 564例。病例组中围孕期被动吸烟者占26.76%,而对照组中仅占6.01%。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围孕期被动吸烟者子代患CHD的风险是无被动吸烟者的3.32倍(OR=3.32,95%CI:2.41~4.56)。该风险随着孕妇被动吸烟暴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每周被动吸烟1~3 d的孕妇生育CHD子代的风险是无被动吸烟者的2.75倍(OR=2.75,95%CI:1.62~4.66);而每周被动吸烟超过3 d的孕妇生育CHD子代的风险是无被动吸烟者的3.62倍(OR=3.62,95%CI:2.48~5.29)。亚组分析显示,母亲围孕期被动吸烟和子代CHD的关系稳定。结论母亲围孕期被动吸烟是子代发生CHD的危险因素。孕妇应尽可能避免二手烟的暴露,防范被动吸烟的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四肢骨折术后连续被动活动(CPM)和功能锻炼及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科及外三科收治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53.93±6.62)岁;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3.87±6.49)岁。对照组给予CPM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及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h、12 h、第1 d、第2 d、第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985 2、8.664 3、9.695 7、10.539 6、13.914 7,均P<0.000 1);两组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上升(均P<0.000 1),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94.68±5.32)分比(85.26±6.83)分](t=9.130 6,P<0.000 1);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均P<0.000 1),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95.97±4.03)分比(86.17±5.47)分](t=10.283 9,P<0.000 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8%(2/49)比22.45%(11/49)](χ2=7.183 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7.96%(48/49)比79.59%(39/49)](χ2=8.294 7,P<0.05)。结论四肢骨折术后CPM和功能锻炼及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显著地提高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大大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持续被动运动(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13例患者纳入单纯压力手套组[男9例、女4例,年龄(31±6)岁],14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男11例、女3例,年龄(30±5)岁],16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9±5)岁]。3组患者均行手背部植皮术,创面愈合后6~8 d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手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优良比例,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定瘢痕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对数据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cNema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Bonferroni校正、Kruskal-Wallis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治疗前分别为2/13、2/14、3/16,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4/13、6/14、14/16。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仅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手瘢痕评分均相近(F=0.598、0.035,P>0.05)。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t=-5.295、-7.252、-15.342,P<0.01),手瘢痕评分均明显降低(t=13.361、16.982、40.334,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结论手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可显著改善手关节活动度,能较好地恢复手功能并改善手瘢痕情况,其效果优于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VpeakAO)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SAP休克患者134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利用床旁超声仪器检测PLR和VE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超声指标的变化。根据VE后每搏量(SV)变化值(∆SV)是否≥15%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SV-VE与∆VpeakAO-PLR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VpeakAO联合PLR在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结果PLR前,有反应组SV、VpeakAO均低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PLR和VE后,有反应组SV、VpeakAO均高于PLR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LR和VE后,有反应组∆SV、∆VpeakAO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peakAO-PLR与∆SV-VE呈正相关(r=0.769,P<0.05)。∆VpeakAO-PLR预测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9~0.969),临界值为10.9%时,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88.5%。结论∆VpeakAO联合PLR在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情绪间的作用。方法采用社交网站使用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 39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和AMOS 21.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构。结果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抑郁情绪的总分分别为(13.96±3.47)分、(61.04±12.03)分、(27.28±4.35)分、(31.18±8.74)分。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组在领悟社会支持[(60.03±12.25)分]、自尊[(27.03±4.34)分]和抑郁情绪[(31.53±9.06)分]得分上与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组[领悟社会支持(63.61±11.03)分、自尊(27.91±4.31)分和抑郁情绪(30.31±7.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P<0.01;t=-3.39,P=0.001;t=2.35,P<0.01)。控制性别变量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053,P<0.01),与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呈负相关(r=-0.157,-0.088,均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呈正相关(r=0.450,P<0.01)。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包括两条路径:一是领悟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效应;二是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7%和25%。结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或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间接影响抑郁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PLR及容量负荷试验(VE)前后监测PETCO2、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VE试验后CI变异率(ΔCI)分组,ΔCI≥15%为有反应组,ΔCI<15%为无反应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LR后PETCO2的变化值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43例患者中有反应组22例,占51.2%;无反应组21例,占48.8%。PLR试验后,有反应组MAP、SVV、CI及PETCO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mmHg):3.8±2.1比1.4±2.0,SVV(%):-5.3±2.5比2.7±2.0,CI(mL·s-1·m-2):0.48±0.13比0.14±0.18,PETCO2(mmHg):3.4±1.8比1.1±1.0,均P<0.05,1 mmHg≈0.133 kPa〕。VE试验后有反应组HR、MAP、SVV、CI及PETCO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HR(次/min):-8.3±2.8比-2.3±3.7,MAP(mmHg):3.8±2.4比1.2±1.7,SVV(%):-6.3±3.1比-3.3±2.0,CI(mL·s-1·m-2):0.51±0.14比0.16±0.12,PETCO2(mmHg):3.3±1.2比1.3±1.1,均P<0.05〕。PLR试验前后PETCO2变化值(ΔPETCO2 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当临界值为5.9%时,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89.5%,正确指数为0.68;SVV基线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35,当临界值为12.8%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0.0%,正确指数为0.65。ΔPETCO2预测价值并不低于SVV基线。结论PLR试验后,PETCO2的变化值可以作为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无创、简便、安全的可靠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4例,单胎、孕37~42周,年龄18~40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超声测量PLR前后的颈动脉直径、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的变异度(ΔD、ΔVTI和ΔCBF)。根据是否发生腰麻后SHS将患者分为SHS组和非SHS组(NSHS组)。分析SHS组ΔD、ΔVTI和ΔCBF与腰麻后SB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ΔD、ΔVTI和ΔCBF预测腰麻后SHS的准确性。结果SHS组ΔVTI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r=-0.539,P<0.01),ΔCBF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r=-0.475,P<0.05),ΔD和腰麻后SBP无相关性(P>0.05)。ΔCBF、ΔVTI和ΔD联合PLR预测腰麻后SHS的临界值分别为15.5%、10.1%和6.0%,灵敏度分别为92.9%、57.1%和96.4%,特异度分别为53.1%、81.2%和7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681和0.846。结论超声测量的颈动脉ΔCBF和ΔD联合PLR可作为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SHS的可靠方法,且ΔCBF联合PLR准确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在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被动抬腿(PLR)试验预测容量反应性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入选自发性脑出血术后行机械通气需液体复苏的患者33例,先后进行PLR试验和补液试验,记录心排量(CO)、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及ETCO2等指标。以补液试验后CO增加≥10%为有反应组,CO增加<10%为无反应组,记录两组临床资料、试验前后CO、SV及ETCO2变化趋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比较两组PLR及补液前后颅内压(ICP)变化。结果33例患者分为有反应组16例,无反应组17例。PLR后、补液后有反应组MAP变化值、CO变化值、SV变化值、ETCO2变化值、CO变化率、ETCO2变化率均高于无反应组(均P<0.05)。PLR后ETCO2变化率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0.047(95%CI:0.824~1.000)。PLR前后、补液前后两组患者IC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LR后ETCO2变化率可作为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指标,且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