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离常见于产后女性及肥胖人群,严重者可影响腹壁群功能,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腰背部不适等。目前关于分离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手术指征等方面研究较少,且尚无统一结论。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分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等相关内容,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病因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二胎产妇产后分离(DR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不良结果。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复查的300例产后6周的二胎产妇,于产后6、12个月随访,采用触诊法测量分离距离(≥2指诊断为DRA);产后12个月测量不良结果:采用徒手肌肉测试法行腹壁肌肉功能(力量和耐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价腰背部疼痛程度、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问卷-尿失禁简版(ICIQ-SF量表)评价尿失禁情况及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生命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R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产妇年龄(31.7±4.0)岁,两次均顺产者171例,顺产、剖宫产各1次者36例,两次均剖宫产者93例;双胎者10例,单胎者290例。DRA发生率,产后6周为51.7%(155/300),产后6个月为39.3%(116/295,失访5例),产后12个月为27.7%(80/289,失访6例)。产后12个月82例DRA、209例无DRA产妇年龄分别为(32.6±4.4)和(31.3±3.8)岁(t=2.53,P=0.01),孕期体重增加(15.6±4.6)和(14.6±4.5)kg(t=1.65,P=0.10),孕期围增加(28.8±6.7)和(26.5±5.8)cm(t=2.68,P=0.01),围比(1.41±0.10)和(1.38±0.08)(t=2.54,P=0.01),单胎者为72和209例、双胞胎者为8和2例(Z=-3.76,P<0.01),两次均顺产者34和131例、顺产和剖宫产各1次者10和25例、两次均剖宫产者36和53例(χ2=11.3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2个月DRA的相关因素显示,产妇年龄>35岁(P=0.03,OR=1.95,95%CI:1.08~4.28)、围比>1.5(P=0.04,OR=6.39,95%CI:1.16~47.63)、双胞胎(P<0.01,OR=17.88,95%CI:3.03~105.51)、两次均剖宫产(P=0.02,OR=2.06,95%CI:1.10~3.86)是DRA发生的影响因素。产后12个月,DRA产妇的腹部肌肉力量(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27例、Ⅳ级50例)和耐力[19.5(15.3,30.8)s]均弱于无DRA产妇[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21例、Ⅳ级110例,Z=-3.62,P<0.01;50.0(30.5,61.0)s,Z=-8.91,P<0.01],腰背部疼痛重于无DRA产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3.3(13.3,28.9)比20.0(6.7,22.2)分,Z=-2.10,P=0.04],两者尿失禁发生率[18.8%(15/80)比14.5%(19/131)]、ICIQ-SF评分[均为0(0,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42;Z=-1.18,P=0.24);SF-36中生理健康领域得分较无DRA组产妇低[(70.0±12.7)与(75.9±12.4)分,t=-3.34,P<0.01],心理健康领域得分[(71.8±16.5)与(73.8±1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6)。结论二胎产妇产后DRA发生率较高。产妇年龄大、围比大、双胞胎、剖宫产是DRA发生的影响因素;DRA可导致腹壁肌肉功能障碍、腰背部疼痛及生命质量下降。

  • 标签: 妊娠,多胎 产妇 腹直肌分离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女性分离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体检的3 368例产后女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一般资料、分离、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产后女性分离发生率为60.7%(2 045/3 368);<30岁、≥30岁[56.8%[(856/1 507)与63.9%(1 189/1 861),χ2=17.54],孕期体质量增长<16 kg、≥16 kg[59.1%(1 351/2 285)与64.1%(694/1 083),χ2=7.57],顺产、剖宫产[55.7%(1 262/2 266)与71.7%(790/1 102),χ2=77.87],妊娠1、2、≥3次[53.9%(645/1 196)、62.1%(702/1 131)与 67.1%(698/1 041),χ2=41.48],生产1、2、≥3次[53.9%(877/1 628)、67.0%(1 016/1 517)与 68.2%(151/ 223),χ2=62.09],有无巨大儿史[68.7%(160/233)与 60.1%(1 885/3 135),χ2=6.64],有无阴道前壁脱垂[75.2%(1 559/2 072)与37.5%(486/1 296),χ2=476.15]分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3次(OR=1.572,95%CI:1.271~1.945)、剖宫产(OR=2.440,95%CI:2.050~2.905)、巨大儿史(OR=1.660,95%CI:1.213~2.273)、阴道前壁脱垂(OR=7.324,95%CI:6.083~8.819)均为分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产后女性分离发生率较高;妊娠≥3次、剖宫产、巨大儿史、阴道前壁脱垂在产后分离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腹直肌分离 产后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产后分离(D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产检并最终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指测法和腹部高频超声进行DRA程度检测,统计DRA发生情况,分析腹部超声与指测法对于DRA的诊断效能差异,比较DRA产妇与非DRA产妇不同时期不同位置间隔距离超声检测数值差异。结果全部产妇中DRA总体发生率为57.67%(173/300);经产妇DRA发生率[73.38%(102/139)]显著高于初产妇[44.10%(71/160)](χ2=26.20,P < 0.001);剖宫产分娩产妇DRA发生率[68.52%(74/108)]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51.56%(99/192)](χ2=8.14,P=0.004)。腹部超声检查对于DR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99.42%、98.42%、99.00%)均显著高于指测法检测(80.35%、85.04%、82.33%)(χ2=34.61、15.00、49.23,均P < 0.001)。DRA产妇孕36周和产后2周不同位置间隔距离均显著小于非DRA产妇(t=5.17~7.46,均P < 0.00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于产后DRA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直肌 超声检查 分娩 剖宫产术 早期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单胎足月顺产24 h内发生分离的产妇11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治疗组于产后第1天至第5天使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于入组时及产后6~8周时测量间距、围。产后6~8周接受妇科检查,对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采用Phenix U2进行盆底力、阴道动态压力的检测。结果2组产妇产后第1天围、6~8周围缩小幅度、产后第1天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6~8周间距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盆腔脱垂情况、盆底力及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分离的恢复,且未对盆腔器官,盆底力及阴道动态压力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产后 早期治疗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的带蒂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的带蒂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皮瓣长22~30(24.5±0.8)cm,皮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皮瓣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蒂皮瓣联合对侧保留外侧部分的带蒂皮瓣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的带蒂皮瓣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的带蒂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并发和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皮瓣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皮瓣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的带蒂皮瓣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腹直肌皮瓣 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凯格尔运动)对产妇产后分离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且发现分离大于2.0 cm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产妇年龄(27.48±2.37)岁,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照组产妇年龄(27.08±2.76)岁,采取自主训练。将分离距离和盆底力等级作为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分离距离为(1.52±0.28)cm,低于对照组的(2.67±0.48)cm,试验组Ⅱ、Ⅲ、Ⅳ级盆底力比例低于对照组[0比9.3%(14/150),0比13.3%(20/150),34.7%(52/150)比44.7%(67/150)],V级盆底力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5.3%(98/150)比32.7%(4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39,P<0.05)。治疗后,试验组产后分离康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电刺激与盆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产后分离康复。

  • 标签: 产妇 低频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腹直肌分离 盆底肌力等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后2个月至半年、分离距离超过2.5 cm的产妇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其中运动疗法包括传统腹部运动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2组产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超声检查法测量2组产妇的分离距离,使用软尺测量产妇的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的腰痛程度。结果2组产妇分离距离、腰臀比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试验组产妇分离距离、腰臀比及VAS评分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产妇分离距离、腰臀比(0.87±0.02)及VAS评分[(0.4±0.9)分]改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促进产后分离恢复,改善产妇腰臀比及腰痛程度。

  • 标签: 腹直肌分离 产后 运动疗法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产后4~6周)静力性收缩训练(SC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S),对产后分离(DRA)产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产后DRA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于产后早期,对研究组产妇DRA采取SCT联合NES治疗;而对照组产妇仅采取NES治疗。2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围、双侧腹间距(IRD),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电压值,产妇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治疗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06),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 2组产妇本次分娩孕龄、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孕期体重增加值、第一与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占比,产次、剖宫产次数≥2次占比,以及治疗前人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占比、围、双侧IRD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2组DRA产妇治疗第2、4、6周时,围和双侧IRD,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与时间因素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治疗×时间=4.214、2.193,P治疗×时间=0.062、0.241)。进一步对DRA治疗措施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对产后DRA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围、双侧IRD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6.874、8.291,P治疗=0.032、0.012),研究组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围、双侧IRD总体较对照组分别偏小4.1 cm(95%CI:1.2~5.3 cm,P<0.05)与偏短0.17 cm(95%CI:0.06~0.31 cm,P<0.05)。对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产后DRA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围、双侧IRD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4.286、9.574,P时间<0.001、=0.004)。对治疗不同时间点2组产妇围、双侧IRD分别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第4、6周时的围和双侧IRD,均显著偏小和偏短于治疗第2周,治疗第6周时的围和双侧IRD,均显著偏小和偏短于治疗第4周,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及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与时间因素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治疗×时间=6.721、7.284、8.277,P治疗×时间=0.024、0.017、0.012)。进一步对治疗措施的单独效应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第4、6周时,研究组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电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第6周时,研究组产妇盆底Ⅱ类肌纤维电压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5、4.336、7.798,P=0.008、<0.001、<0.001)。进一步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时间因素的单独效应分别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及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分别组内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155.488、229.732、598.316,均为P<0.001;对照组:F=83.498、92.179、765.398,均为P<0.001)。对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2组产妇治疗第4、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均较组内治疗第2周显著增高,而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则较组内治疗第2周显著降低,治疗第6周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电压值,均较组内治疗第4周显著增高,而产妇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则较组内治疗第4周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产后早期,对DRA产妇采取SCT联合NES治疗,可促进围及双侧IRD恢复,提高盆底力,缓解其腰、背部疼痛。

  • 标签: 腹直肌 腹直肌分离 静力性收缩训练 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腹围 产后期 女(雌)性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两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诊疗经验,并结合文献探讨腹腔镜切除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可行性。两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发病,异位病灶均位于内,均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腹腔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之前先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之后切除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均完全缓解,未见病灶残留或复发。腹腔镜下切除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是可行的,尤其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需同时治疗的患者,但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仍须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及前鞘缺损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2009年1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对及前鞘缺损女性患者24例29侧缺损进行修复,年龄35~60岁,平均44岁。根据和前鞘缺损大小及位置分为直接缝合修复和聚丙烯补片修复。结果24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血肿、裂开等并发。随访5~126个月,平均66.6个月;1例患者术后36个月因乳腺癌转移死亡,1例患者腹部膨隆,无不适未采取措施;22例未发生感染、排异等不良反应。结论根据及前鞘缺损的大小及位置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重建腹壁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 标签: 腹直肌 修复外科手术 腹直肌前鞘 聚丙烯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老年骨盆脆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经外侧切口入路显露、复位,骨盆重建钢板和通道螺钉固定治疗30例老年骨盆脆性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21例;年龄60~87岁,平均72.5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8例,摔伤17例;老年骨盆脆性骨折的FFP分型:Ⅱc型6例(6/30,20%),Ⅲ型22例(22/30,73.33%,其中Ⅲa型13例,Ⅲb型7例,Ⅲc型2例),Ⅳa型2例(2/30,6.67%):合并同侧髋臼骨折2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17例,均未合并四肢骨折。手术均采用单一外侧切口入路,于腹膜后显露,结合下肢牵引复位骨盆前、后环骨折,直视结合X线验证骨折移位基本复位后,后环行重建钢板和(或)骶髂螺钉固定,前环用重建钢板或INFIX架固定。采用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受伤至手术时间5~20 d,平均9.9 d;手术时间35~150 min,平均73.5 min;术中出血量220~2 400 ml,平均586.7 ml;术中直视下复位骨折顺利,X线透视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钢板、螺钉位置满意。术后X线片及CT扫描均显示骨盆环结构复位良好,按照Matta的X线复位评估标准,优18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24/3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86.1±6.11)分(范围66~92分),其中优2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3%(28/30)。1例患者发生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行溶栓后血栓消失;1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加强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患者行INFIX架固定术后出现患侧大腿外侧麻木,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4例患者在随访中发现内固定螺钉松动,最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经外侧入路经盆内腹膜外显露整个半骨盆环,能直视下复位骶髂关节周围、髂骨翼及前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或通道螺钉能较好固定老年骨盆脆性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带蒂横向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TRAM)重建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23例行乳腺癌术后即刻TRAM乳房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手术所需时间240~360 min,平均时间300 min;术中出血120~200 ml,平均170 ml;所有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2例并发局部脂肪坏死;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乳房外形良好。结论带蒂横向皮瓣重建乳房能弥补女性患者因乳腺癌导致乳房缺失的遗憾,能给女性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自信,技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平面-鞘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6例,年龄45~64岁,ASA分级Ⅰ~Ⅲ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8):全麻组(G组)和平面-鞘阻滞联合全麻组(TRG组)。TRG组于全麻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平面-鞘阻滞,药物为0.375%罗哌卡因混合0.5 μg/kg右美托咪定,分别于双侧腹横平面注入20 ml,双侧腹后鞘注入10 ml,并于平面置管,术毕持续泵注5 ml/h。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和苯磺酸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均行PCIA。于麻醉诱导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6 h(T1)、12 h(T2)和24 h(T3)时测定肺功能指标。于T0、T2和T3行血气分析。记录术中高/低血压、心动过速/过缓发生情况、阿片类药物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48 h时恢复质量评分(48 h QoR-40)。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神经阻滞相关并发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转为开患者4例,更改切除范围患者2例,共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与G组比较,TRG组PCIA按压次数减少,术后补救镇痛率降低,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T2,3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升高,PACU停留时间缩短,48 h QoR-40评分升高,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恶心、躁动、嗜睡及低氧血发生率降低(P<0.05),各时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G组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发生。结论与单纯应用全麻相比,平面-鞘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有助于实现低阿片类药物麻醉模式,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腹肌 麻醉,全身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 作者: 罗杰 张云芳 曾德望 肖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现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肋缘下入路(mLS)行平面阻滞(TAPB)联合鞘阻滞(RSB)用于外科切开法腹膜透析置管术(PD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拟行择期PDC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4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 13例(TAPB联合RSB组),侧边入路联合臀部入路(LP)行TAPB 13例(TAPB组),局部麻醉(LA)14例(LA组)。记录切皮(T0)、分离(T1)、置入腹膜透析导管(T2)和缝合皮肤及做皮下隧道(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补救麻醉例数、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及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结果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 VAS明显低于LA组[(1.92 ± 0.95)和(3.00 ± 1.08)分比(5.07 ± 0.62)分、(1.31 ± 0.63)和(2.54 ± 0.66)分比(3.86 ± 0.77)分、(0.85 ± 0.69)和(1.77 ± 0.93)分比(3.71 ± 0.61)分、(1.38 ± 0.77)和(1.38 ± 0.87)分比(3.64 ± 0.17)分],TAPB联合RSB组T1 VAS明显低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均明显高于LA组[(3.12 ± 0.76)和(3.11 ± 0.65)分比(2.09 ± 0.61)分、(3.09 ± 0.82)和(2.68 ± 0.75)分比(1.99 ± 0.66)分、(3.35 ± 0.82)和(3.31 ± 0.75)分比(2.37 ± 0.73)分、(3.02 ± 0.82)和(3.01 ± 0.75)分比(2.35 ± 0.63)分],TAPB联合RSB组T1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中2例需要实施补救麻醉。TAPB联合RSB组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TAPB组和LA组[(45.08 ± 9.62)min比(74.46 ± 7.29)和(69.71 ± 13.25)min],LA组明显短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手术或麻醉相关并发。结论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用于外科切开法PDC,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用时短,手术医生满意度高,血压和心率平稳,安全性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麻醉,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导管,留置
  • 作者: 罗杰 张云芳 曾德望 肖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现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肾病学科 5108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510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肋缘下入路(mLS)行平面阻滞(TAPB)联合鞘阻滞(RSB)用于外科切开法腹膜透析置管术(PD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拟行择期PDC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4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 13例(TAPB联合RSB组),侧边入路联合臀部入路(LP)行TAPB 13例(TAPB组),局部麻醉(LA)14例(LA组)。记录切皮(T0)、分离(T1)、置入腹膜透析导管(T2)和缝合皮肤及做皮下隧道(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补救麻醉例数、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及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结果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 VAS明显低于LA组[(1.92 ± 0.95)和(3.00 ± 1.08)分比(5.07 ± 0.62)分、(1.31 ± 0.63)和(2.54 ± 0.66)分比(3.86 ± 0.77)分、(0.85 ± 0.69)和(1.77 ± 0.93)分比(3.71 ± 0.61)分、(1.38 ± 0.77)和(1.38 ± 0.87)分比(3.64 ± 0.17)分],TAPB联合RSB组T1 VAS明显低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联合RSB组和TAPB组T0~T3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均明显高于LA组[(3.12 ± 0.76)和(3.11 ± 0.65)分比(2.09 ± 0.61)分、(3.09 ± 0.82)和(2.68 ± 0.75)分比(1.99 ± 0.66)分、(3.35 ± 0.82)和(3.31 ± 0.75)分比(2.37 ± 0.73)分、(3.02 ± 0.82)和(3.01 ± 0.75)分比(2.35 ± 0.63)分],TAPB联合RSB组T1手术医生对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中2例需要实施补救麻醉。TAPB联合RSB组手术和麻醉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TAPB组和LA组[(45.08 ± 9.62)min比(74.46 ± 7.29)和(69.71 ± 13.25)min],LA组明显短于TA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观察到手术或麻醉相关并发。结论采用mLS行TAPB联合RSB用于外科切开法PDC,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用时短,手术医生满意度高,血压和心率平稳,安全性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麻醉,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导管,留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锯平面阻滞-后鞘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肝癌切除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30~64岁,体重指数18~3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或B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前锯平面阻滞联合后鞘阻滞组(S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S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平面阻滞(20 ml)联合后鞘阻滞(10 ml),T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T7和T9椎旁神经阻滞(各15 ml)。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诱导麻醉,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值40~60。术毕采用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行PCIA,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羟考酮5 mg补救镇痛。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操作时间;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和切皮后30 min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和48 h时行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和7 d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IL-17和干扰素γ的浓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穿刺部位感染和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S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率、PCA有效按压次数、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各时点QoR-40评分和血清IL-17、干扰素γ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对于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而言,前锯平面阻滞-后鞘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肝癌切除术,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

  • 标签: 肺肿瘤 麻醉,全身 神经传导阻滞 腹直肌 前锯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硅胶带部分联结术同时联合内后退术治疗重度高度近视眼固定性内下斜视(MS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行单眼或双眼硅胶带联结上颞侧1/2和外上1/2部分且同时联合内后退术的重度MSF患者8例(12眼)。年龄30~80(53.8±15.6)岁;等效球镜度为-26.00~-13.50(-20.41±4.12)D;B超测量眼轴长度26.34~35.30(30.16±2.51)mm。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3年。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内斜视、下斜视、眼球外转和上转受限程度改变,以及眼球脱位角度(AGD)的改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8例(12眼)患者内斜度由术前(+101±13)PD减为术后的(+3±5)PD,下斜视度由术前30(25,34)PD减为术后的0(0,0)PD,外转受限由术前的-5(-5,-5)降为术后的-2(-3,-1),上转受限由术前-5(-5,-5)降为术后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完整的5例(8眼),AGD由术前的(185±28)°减为术后(1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P<0.001)。术前有代偿头位患者3例,术后头位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有3例患者术眼有异物感,3周后消失。结论:硅胶带上和外部分联结术联合内后退术治疗重度MSF安全有效,可以显著矫正重度内下斜视和改善眼球运动。

  • 标签: 高度近视眼固定性内下斜视 硅胶带部分直肌肌腹联结术 上直肌 外直肌 内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