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腹直肌分离症使用针灸结合肌筋膜重整方式的康复疗效。方法 临床研究对象选择2021.03~2023.03在我院接受产后腹直肌诊治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进行诊治,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筋膜重整方式进行诊治,观察两组患者双侧腹直肌间距、腹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诊治前两组患者脐上3cm、脐水平及脐下2cm双侧腹直肌间距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双侧腹直肌间距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脐上3cm、脐水平及脐下2cm腹围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腹围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SDS、S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总满意率(96.67%)相对于对照组(80.00%)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3.33%)相对于对照组(73.33%)更高(P<0.05)。结论 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症患者采取针灸结合肌筋膜重整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缩小腹直肌间距、降低患者腹围、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治护理满意度、提高康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提倡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直肌分离治疗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通过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将仿生物电刺激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产后瑜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腹围和腹直肌分离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方案对腹直肌分离(diastasis rectus abdominis,DRA)患者发挥的正面临床效用。方法:以我科90例D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1:1随机分组原则划分至A组(45例,以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及B组(45例,于前者基础上配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方案),并对比治疗相关指标差异,评估治疗有效性。结果:经治疗发现,B组患者腹围缩小幅度更为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及疼痛评估结果也相对优异(P<0.05)。结论:在为DRA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期间,配合中医推拿,更利于缩小腹围,改善整体预后,这同样也是中西医结合优势性的重要体现。
简介:1例80岁男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钠(3mg,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0~3.00。因肺部感染伴发热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1次/8h)静脉滴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肌内注射、洛索洛芬钠(30mg)口服等。加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27s,INR2.45。2d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次日停用华法林钠。停用华法林钠第2天,患者突发左上腹剧烈胀痛并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当日PT42s,INR4.46。次日腹部超声检查示左侧腹直肌内有4.5cm×2.7cm×1.5cm囊性结构,腹部CT检查见左侧腹直肌内圆形高密度影,考虑左侧腹直肌内血肿可能性大。立即给予维生素K110mg,1次/d肌内注射,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换为头孢他啶。2d后,患者腹痛基本消失,PT16s,INR1.11。1周后恢复口服华法林钠(起始量2.25mg,1次/d),并根据INR调整剂量。1个月后腹部超声复查示血肿明显减小(3.5cm×0.8cm)。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型肥胖因素,对具备正常体质指数的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肌少症,以及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将我院 228 例正常体质指数老年期健康体检志愿者等分为腹型肥胖组 114 例和非腹型肥胖组 114 例,对比两组的肌少症发生率、骨质疏松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腹型肥胖组的肌少症发生率,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 P < 0.05 )。腹型肥胖组的空腹胰岛素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三酰甘油指标、总胆固醇指标、尿素氮指标、内脏脂肪面积指标,以及骨密度 T 值指标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腰椎部位骨密度指标、体表面积指标、四肢骨骼肌肌肉量指标,以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指标均低于非腹型肥胖组( P < 0.05 )。腹型肥胖组的股骨颈部位骨密度指标、大转子部位骨密度指标,以及髋关节部位骨密度指标与非腹型肥胖组大致相当( P > 0.05 )。 结论:在体质指数正常条件下,腹型肥胖能显著提升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的肌少症发生率,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简介:1例82岁女性患者因右上腹痛自服安乃近0.5g,约30min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伴乏力、尿量减少,尿呈红葡萄酒色.次日实验室检查示血清CK4672U/L,CK-MB107U/L,Scr232μmol/L,ALT297U/L,AST432U/L,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2.1μg/L,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10779ng/L.予适当补液、保肝等对症治疗,2d后患者肌痛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尿色恢复正常,CK578U/L,CK-MB16U/L,Scr87μmol/L,ALT99U/L,AST59U/L,cTnⅠ0.157μg/L,NT-proBNP1975ng/L.
简介:摘要;目的:拟行日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需行日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观察组28例患者术中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围术期麻醉效果实施比对。结果:经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围术期麻醉效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组间差异有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对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符合概率、临床指标和影像学特征。结果:子宫肌瘤组诊断符合概率98/100(98.00%)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症组91/100(91.00%),误诊概率2/100(2.00%)、漏诊概率0/100(0.00%)低于子宫腺肌症组,P<0.05;子宫肌瘤组符合概率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症组,P<0.05;两组间患者搏动指数、血流量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比较显著,P<0.05,子宫肌瘤组患者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病灶动脉血流指、病灶周边动脉血流指数均优于子宫腺肌症组,两组间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差异比较显著,P<0.05;子宫肌瘤组患者边界清晰概率、低回声概率高于子宫腺肌症组,不均匀性回声概率明显低于子宫腺肌症组,P<0.05;中回声概率、强回声概率组间,P>0.05。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子宫肌瘤疾病与子宫腺肌症疾病效果较为显著,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