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产后腹分离患者进行腹电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腹分离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指导自行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产后腹分离患者进行腹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 标签: 腹直肌分离 电刺激 腹式呼吸训练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电刺激和针灸对治疗产后腹分离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产后腹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疗法和针灸方式,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对照组采用腹部肌肉群练,每日1次,连续2周;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分离距离、腹围和治愈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腹分离距离都有缩小,但是研究组缩短距离更多(P<0.05);研究组脐围、脐围和脐下围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治疗产后腹分离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电刺激 针灸 腹直肌分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腹的带蒂腹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腹的带蒂腹皮瓣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皮瓣长22~30(24.5±0.8)cm,皮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皮瓣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蒂腹皮瓣联合对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的带蒂腹皮瓣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的带蒂腹皮瓣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的带蒂腹皮瓣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皮瓣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皮瓣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腹的带蒂腹皮瓣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腹直肌皮瓣 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腹分离常见于产后女性及肥胖人群,严重者可影响腹壁群功能,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腰背部不适等。目前关于腹分离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手术指征等方面研究较少,且尚无统一结论。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腹分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等相关内容,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病因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腹分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腹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腹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腹分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升产后腹分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核心稳定性,能够更全面地恢复患者的腹部功能,值得参考。

  • 标签: 腹直肌生物电刺激 盆底康复 产后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腹分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腹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腹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腹分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升产后腹分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核心稳定性,能够更全面地恢复患者的腹部功能,值得参考。

  • 标签: 腹直肌生物电刺激 盆底康复 产后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形小切口治疗臀挛缩症的体会。方法采用经大转子后侧形小切口的术式,治疗具有典型症状的臀挛缩症3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24个月,38例均恢复正常步态或步态明显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远离坐骨神经,简单安全,疗效肯定。

  • 标签: 臀肌挛缩症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腹分离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56例产妇,使用高频超声探视测量腹间隙距离,记录产后腹分离的超生特征。结果:①共发现产后腹分离3例,影像特征表现为前腹壁皮下脂肪层变薄,腹白线增宽,双侧腹对称分离等;②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3例产妇均获得治愈。结论:产后腹分离有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经低频电刺激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 标签: 产后 腹直肌分离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联结手术治疗外麻痹的手术效果(15例15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6年1月——2010年7月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后徙,分步矫正外麻痹的手术效果,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二次手术后正位12例,有两例欠矫<10°一例欠矫>15°,外观效果较理想术后,第一眼位正位,外转有一定改善。

  • 标签: 联结术 外直肌 麻痹 分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效贴治疗不同程度腹分离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我院及合作医院不同程度腹分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腹分离距离、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腹分离距离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肌内效贴 不同程度腹直肌分离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倾斜后徙术(S-LR)与外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CIX(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外倾斜后徙术(S-BLR)组44例和双眼外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高于BLR组的53%(χ2=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远近斜视角度差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移位术(SRT)、移位术联合加强缝线术(SRTA)与垂直移位术(VRT)治疗完全性展神经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完全性展神经麻痹性斜视42例(42只眼)患者资料。根据术式分为:SRT组(16例),即SRT联合内后徙术(MRc);SRTA组(13例),即SRT联合Buckley缝线和MRc;VRT组(13例)。分析比较3个组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的斜视度数、眼球运动、双眼视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3个组间性别分布、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术后1、6、12个月的斜视度数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SRT组、SRTA组、VRT组术后12个月斜视度数分别为(+0.8±5.8)、(+0.8±4.5)、(+1.2±2.5)三棱镜度(PD),均低于术前的(+82.8±17.2)、(+77.7±26.1)、(+71.5±18.6)PD;但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3个组之间斜视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术后1、6、12个月的麻痹眼外转功能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如SRT组、SRTA组、VRT组术前外转功能分级分别为(-4.4±0.5)、(-4.4±0.5)、(-4.5±0.5)级,术后12个月分别为(-2.3±0.7)、(-2.2±0.5)、(-2.1±0.6)级;但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3个组之间麻痹眼外转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术后1、6、12个月麻痹眼内转功能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麻痹眼内转功能分级,SRT组[(-0.9±0.6)、(-0.8±0.6)级]与SRTA组[(-1.5±0.5)、(-1.4±0.5)级](t=-2.62、-2.52)、SRTA组与VRT组[(-0.8±0.8)、(-0.6±0.7)级](t=2.62、3.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第一眼位获得立体视患者的比例3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旋转复视、眼前节缺血并发症。SRTA组中2例术后术眼下斜视4~5 PD伴转轻度落后。结论SRT、SRTA和VRT均能有效治疗完全性展神经麻痹性斜视且疗效相当,矫正眼位并能改善患者外展功能,恢复双眼视功能,疗效稳定,术后较少出现垂直及旋转斜视。

  • 标签: 眼球运动 眼外科手术 上直肌移位术 垂直肌移位术 展神经麻痹 斜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