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现代国家的治理,主要仰赖政策与法律。能够促进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主要由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政策构成。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总是同时由政策与法律各展所长、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相较政策的不确定性,法律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独具的优势。在各种经济社会政策之间进行选择适用和组合比例上的抉择、协调甚至合作,亟须得到经济法和社会法的确认和保障,以实现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彼此配合和相互制约。其中,能够直接促进稳定发展、以法定的鼓励性与促进性政策为中心的,具有促进型结构的规范类型可以概括为"促进型法"。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号召各部门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作为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坚决贯彻这一战略决策,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拓宽渠道,切实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扎实服务。
简介:西汉王朝通过武器上、思想上、制度上的深刻批判与理念上的反思,比较彻底地清除了秦朝暴政的影响,从而促进了治国理论的变革和重构。它不仅摒弃了秦朝“任法弃礼”的误国理论,而且构建了以儒家学说为母体、以道家学说为基袖、以法家学说为完善手段、以阴阳家学说为强化武器的综合治世的庞大理论体系,为西汉法制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当时的批判反思与理论构建的直接成果,就体现在汉文帝雅纳张释之谏言,最终对犯跸者作出合法而又合理的判决;同时又表现为汉文景帝实施刑制改革,以身体刑替代肉刑,以劳役刑替代肉刑的文明改革等。进而出现了西汉法制文明的生成与持续发展的局面。
简介:客观归责理论对于犯罪论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从它与因果关系的关系来讲,是归因判断与归责判断的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重新定位条件理论的内涵。客观归责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理应属于构成要件该当性的讨论范围,并且是实质的客观构成要件。客观归责理论虽然对客观构成要件与主观构成要件的关系造成冲击,但并未改变主观构成要件对客观构成要件的方向指引以及客观构成要件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事实基础这样一个基本的关系定位。另外,客观归责理论的内部构造及检视规则仍然需要再检讨,以裨于客观归责理论的合理化。讨论客观归责理论最大的价值应当是给犯罪论体系的选择与引荐提供一个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