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了《〈论语〉哲学》一书,这是国内少见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诠释《论语》的书,但就书名来说,这本书就有浓厚的西方哲学的韵味。不过,综观整书,作者不过是给《论语》涂上了西方哲学的底色,其精神依然是中国的,是传统的,是儒家的。《〈论语〉哲学》的西方哲学底色的色调是丰富多彩的,本文略述一二。

  • 标签: 西方哲学 《论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底色 精神 儒家
  • 简介:笔者认同哲学的开端是惊异,惊异是带着欣喜的倾身聆听和凝神思考。走近哲学是生命中的一种惊喜,是满怀感恩的洗礼。人应该在对生命的敬意与惊异中感悟哲学。张世英指出:"哲学之为哲学,或者说严格意义下的哲学,乃是源于对世界整体性把握这样一种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问题的惊异。

  • 标签: 哲学 家园 引论 普遍性问题 张世英 生命
  • 简介:《易传》通常被认为是释《易》之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哲学思想,但目前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教科书多不见对《易传》伦理道德思想的阐述,这与《周易》“群经之首”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有鉴于此,本文从三个层面上对《易传》的道德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系统的阐释:一、依据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架构,阐述《易传》阴阳相反相成而为“易”(即“变”)、“生生之谓易”的生命本体论,人道本于天道,故人要成就自己,就必须“继善成性”,人之所以能够“继善成性”的依据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二、“继善成性”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修业进德”即内修其身与开物成务,其原则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具体方法是“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三、“修业进德”的境界是“圣人气象”即“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同其吉凶”的圣人境界。

  • 标签: 《易传》 道德哲学 《周易》
  • 简介:信任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之一。不同学科从不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依然有深化和提升的空间。从哲学视角研究信任问题,除了当前的伦理学维度之外,还可以从人学的维度出发围绕利益、自由和责任等范畴进行探讨;从价值论维度研究信任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其核心问题是社会生活中值得信任的行为和品性,即交往实践中的自由和责任问题。

  • 标签: 信任 哲学视角 自由与责任
  • 简介: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中国哲学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反思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的过程中,如何揭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核心问题。《中国哲学导论》从反思《中国哲学史》中的经验教训入手,探讨了中国哲学的重新建构问题。该书从"转识成智"的认识论、由凡入圣的伦理道德、出生灭门入真如门的本体论以及政治哲学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灵魂和内核,是当前反思和重构中国哲学史的一本力作,也为继续书写《中国哲学史》提供了许多经验指导。

  • 标签: 《中国哲学导论》 哲学特质 认识论 本体论
  • 简介:康德批判哲学的真正贡献在于区分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从而确定了人类理性认识的界限,同时开启了人类理性的道德可能性。康德对人类政治问题的思考,同样没有离开批判哲学所制定的思维方向和道路,因此,对康德政治哲学的正确理解和阐释,唯有将其置于康德批判哲学所开创的总体视野内才是可能的。

  • 标签: 政治哲学 康德 道德 批判哲学 人类理性 本体世界
  • 简介:<正>一、关于家庭的经济功能。苏格拉底指出,要使家庭兴旺,就必须使家庭富裕起来,只有弄清楚了家庭需要,尽力加以满足,才能把自己的家庭治好;德谟克利特认为,共同的家庭经济生活并不可取,因为容易造成大家对家庭利益漠不关心,最好的办法是把财产分给子女,让他们自己独立经营,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焕发热情进行竞争,获取新财产;亚里士多德把家庭经营称为致富术。他还指

  • 标签: 家庭观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家庭经济 亚里士多德
  • 简介:西方道德哲学的寻根理路,经历了一个由神→人性→心理活动与主体自由选择→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道德哲学在不同阶段上的不同基点的选择与定位,又使之彰显为由外在权威向内在权威,由有权威的绝对主义向无权威的相对主义,由个体主体范式向交互主体范式的转换与发展。

  • 标签: 西方 道德哲学 价值取向 合理性运动 唯科学元伦理学 非理性人学伦理学
  • 简介:康德的交互论导致了他律行动的归责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挟意自由概念。他律行动具有两可的自由,挟意的选择能力使得他律行动成为自由的,由此他律行动的归责问题得以解决。对于《道德形而上学》中某处文本造成的冲突,可以诉诸严格意义和宽泛意义的自由的区分加以调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自由现象,两可的自由提供了解释空间,它实质上是不自由的。从不同的视角,挟意自由可分为理性的自由与两可的自由、严格意义的自由和宽泛意义的自由、一贯的自由和片断的自由。

  • 标签: 康德 抉意自由 理性的自由 两可的自由 一贯的自由 片断的自由
  • 简介:儒家生态哲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生”“时”“道”构成的范畴体系。“气”是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人的最基本的元素或质料。“通”是气在不同物质实体之间、人与物质实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流通、循环,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是阴阳二气的运行能够产生生命的状态和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然状态。“生生”是天地万物的生命、生长,是对宇宙万物的存在状态、机能和发展趋势的说明,是一种包含死亡在内的辩证统一性。“时”是宇宙运行,万物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节奏、节律和阶段性,天道和人道的结合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表现在对“时”的把握。“道”是对宇宙起源及运动规律的总体概括,它综合地含有宇宙的整体性、有机性、有序性、联系性、舍目的性等。有序和谐、生生不息的道是自然界的事实,也是自然界成员应该遵守的规则和价值。“气”“通”“和”“生”“时”“道”是人在与自然互动中形成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是人类行为的规范,其中包含着自然对于人的行为的制约,这是其生态意义所在。

  • 标签: 儒家生态哲学
  • 简介:全球化过程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迄今为止的全球化过程是资本主义利用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发展的过程,此过程的社会实质在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伦理全球化.然而,诸如反全球化浪潮之类的国际现象和国际事件表明,原来作为全球化之推动力量的资本主义,如今正在走向其反面,愈来愈成为全球化的阻碍力量了;而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更其表明资本主义再也不能按其固有的方式存在和发展了.因此,客观上要求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伦理--包括资本主义经济理性、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适应解决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需要,一种新伦理--生态伦理正在形成之中,它有望最终演变为取代传统资本主义伦理的全球伦理.

  • 标签: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伦理全球化 全球伦理 生态伦理
  • 简介:儒家道德哲学是由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整体结构,它为我们研究黄宗羲的道德哲学思想提供了诠释框架。黄宗羲的道德哲学集儒家道德哲学之大成,在价值目标上强调仁义与事功的统一;在道德哲学的形上基础上,强调主宰与流行的统一;在实现道德价值目标的路径上,强调本体与功夫的统一。黄宗羲道德哲学思想的这些特点,对于晚明的空疏学风有补偏救弊之功,同时对当时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也有推波助浪之效。

  • 标签: 黄宗羲 道德哲学 仁义 事功 主宰 流行
  • 简介:霍布斯一方面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包括“行贿”都不能算是不义;另一方面又将特定务件下实现自我利益视为自己对自己的“贿赂”而认其为“腐败”和不义.可送钱而不可收受贿赂,担任裁判者不得受贿的价值观是17世纪英国社会难得的共识.霍布斯在《利维坦》当中引入的贿赂观念,既有力支撑了其整个政治哲学的基础即自然法诫条,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其社会契约论与政治权威起源论证,并成就了其政治哲学的独特性.

  • 标签: 贿赂 腐败 霍布斯 廉政思想 社会契约 政治权力
  • 简介:冯契先生的“自由”观念既是哲学范畴,也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自由人格、自由意志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由人格的问题离不开社会性存在这一前提,人的社会实践伴随着自由人格实现的历程。“权威主义”盛行或者出现“权威”凌驾于群众之上的情况,往往会对人民群众形成自由独立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当予以警惕,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的社会应该是与异化“权威主义”盛行的社会有着明确界限。自由人格与自由社会是互为前提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个性解放与社会凝聚力都得到保障的社会,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路径。

  • 标签: 冯契 自由人格 自由社会
  • 简介:一问题的引出:关于"法权论"与"道德形而上学"关系的争论近年来,康德的《法权论》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围绕着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康德为何把法权论作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第一部分,《法权论》和《道德形而上学》究竟是何种关系;康德如何在绝对命令的基础上建立法权(正当)形而上学,法权(正当)的普遍原则与绝对命令的关系如何,它对应着绝对命令的哪个公式等。

  • 标签: 道德形而上学 立法权 哲学关系 康德 绝对命令 普遍原则
  • 简介:哲学被公认为"爱智慧"的学问,也被认为是每个时代思想的精华。这些精华表现为经过论证的理论内化为世界观,具体化为方法论。但这都只是哲学的一般特征,哲学的实质是批判。众所周知,康德作为批判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之后的哲学大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 标签: 古希腊哲学 批判维度 集大成者 批判哲学 爱智慧 世界观
  • 简介:谦是君子之德,它的前提和本质是"有",有智者之真、知、才,有仁者之敬、爱、德.其外在表现却是无有之"虚",抑己之"让",这是人们行为处事的成功之道.谦又是文明之礼,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都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谦卦 君子之德 成功之道 文明之礼
  • 简介: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黄蔼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制度文明 物质文明 人的实践活动 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
  • 简介:价值哲学研究的取向,不仅指价值哲学研究者的旨趣和在研究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更指把什么主体的需要看作终极价值的源泉和尺度,以哪一种价值主体所追求的价值为价值的基点和目的,一言以蔽之,即是指以什么样的主体所追求的价值作为价值的本位。自古以来的价值哲学研究,虽然研究者的观点人各不同,但存在两种基本不同的取向,即整体取向和个人取向。

  • 标签: 价值哲学 哲学研究 终极价值 价值主体 个人取向 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