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吕氏春秋》之《上农》四篇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农学著作。《上农》篇集中论述了先秦农家的重农治国主张,《任地》《辩》《审时》-篇主要总结了先秦农业生产经验。对《任地》《辩》《审时》三篇的内容体系问题农史学界争议。本文认为《任地》《辩》《审时》三篇既不像夏纬瑛所说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也不像许富宏所说“没有逻辑的必然联系”。

  • 标签: 《吕氏春秋》 《上农》四篇 农家
  • 简介:李退溪是朝鲜李朝的著名朱子学者,被称为“朝鲜的朱子”、“东方百世之士”。他是严正而系统地辨斥阳明学的第个朱子学者,拉开了朝鲜时代阳明学辨斥史的序幕。本文首先分析《传习录论辩》中的“至善”论辩“知行合”论辩,检讨李退溪辨斥阳明学的具体内容。然后采用“庄敬本体”“悦乐本体”的图式,说明李退溪排斥阳明学的原因。退溪认为,根据朱子学,可以实现他所想的圣之学,故反对阳明违背朱子的格物说而建立“心即理”。尤其是,退溪庄敬心体反对阳明的悦乐心体以为放荡,“类禅”。这样,阳明学被退溪学激烈批判,韩国迟迟不振,几乎没有机会给韩国儒学添加悦乐本体的传统。

  • 标签: 李退溪 王阳明 至善 知行合一 庄敬本体 悦乐本体
  • 简介:“军事实力”概念是上个世纪末才刚刚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但在中国先秦时代,辉煌的华夏文明已为思想的萌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得道多助”的义战德胜思想,“尚智重谋”的诡道用兵思想,“胜”的治军练兵思想等皆堪称中华智慧之树结出的丰硕果实,对后世中国用兵智慧的发展、兵学理论的充实积淀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 标签: 软实力思想 军事 中国古代
  • 简介:耿耿丹心 孜孜求索──匡明同志《求索集》述评王同书,沈道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的自我评论。我们觉得用之于《求索集》(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匡明同志也是恰当不过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南京大学名誉校...

  • 标签: 匡亚明 马列主义 述评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文化 人的形象
  • 简介: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夏,王阳明出征前往广西的思恩、田州两地,平定当地的少数民族暴乱。在出征前夕,阳明应两位弟子钱德洪与王龙溪之请,在家乡的天泉桥上阐发了对自己晚年所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善去恶是格物”的理解,并对两位弟子的疑难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史称“天泉证道”。“天泉证道”的记载上,《传习录》下、《年谱三》《天泉证道纪》是三条最为基本的文献。

  • 标签: 四句教 “四有” 考辨 《传习录》 少数民族 王阳明
  • 简介:《中论》(Mādhyamikasāstra)是印度大乘佛教著名哲学家龙树(Nāgārjuna)阐述中观哲学思想的基本著作,历来被认为是龙树最重要的著作。龙树《中论》书中扣紧"缘起"讨论"空",提出"八不缘起"、中道实相等思想,对初期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系统的空思想作出了新的、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阐释,对后来大乘佛教哲学思想尤其是中观学派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中论》 龙树 注疏 哲学思想 大乘佛教 佛教经典
  • 简介:民族文化共同的形上根源,价值根源平等,独特的文化内容。复兴传统文化,要有理性认识。.柏拉图“理型论”宋儒“理分殊”观安置人类文化,形成“文化三论”的文化思想模型,可以确立复兴中国文化的理论基础。

  • 标签: 传统文化 理论模型 文化三层论 中国 民族文化
  • 简介:  、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缘起经过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近百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周易》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关注。而在今天,《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周易》的合思想,《周易》的阴阳平衡互补思想,《周易》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以及《周易》的管理思想等等,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或借鉴意义。因此,自80年代初,我校全国高校最早开设了《周易》选修课,并开始着手恢复中断近三十...……

  • 标签: 东流应到 周易学术 回顾总结
  • 简介:梁漱溟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不同于启蒙理性的新思路,分析了现代中的传统、现代化的多元倾向从民族传统中挖掘现代资源的重要。他传统儒学基础,用佛学西方哲学对儒学经典进行了现代诠释,讨论了儒家传统资源现代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可能有的意义。他的乡村建设实验试图重建农村的礼俗机制并导入科学技术,造成儒学复兴的社会基础,把寻求传统文化价值的空间,从书斋引向社会,把传统儒学的道德实践转化为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社会整体实践,从而扩大了儒学的实践

  • 标签: 梁漱溟 文化比较 转化 乡村建设
  • 简介:孔子语"无求生害仁,杀身成仁",比较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志士仁人在生命与实现人生价值发生冲突时的选择是)宁肯杀身成仁,决不求生害仁。通过对古书"……不/无……"组合所表意义的抉发,联系"宁……不/无……"组合用例,参稽汉唐旧籍"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的异序材料,可知句中的""、"无"并非通常认为的表示存在意义,而是表示取舍意义。

  • 标签: 《论语》 杀身成仁 取舍句
  • 简介:从先秦到汉代是儒家天人合思想的奠立时期,思想家们对天人关系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式,由此而有儒家天人合思想开展的不同向度。《易传》的天人合思想主要是从天道观的向度展开的,其特点是天、地、人三才并举推天道明人事,其“天”主要是自然之天。思孟派儒家的天人合思想主要是从心性论的向度展开的,通过对“心”、“”两个重要概念的阐发,最终将道德的终极来源锁定在超越的形上之“天”,派之“天”主要是义理之天,成为后世儒家之“天”的正宗主流。

  • 标签: 天人合一思想 《易传》 思孟学派 儒家 向度 “天”
  • 简介:《易传》中的“象”字具有两意涵:指内在于《周易》古经文本的卦爻之象,二指外在于古经文本的自然、人事之象。《易传》论“象”诸语中,此二义参差并。相较于涉乎古经之外的后者而言,前者直观地纯然存于古经之内,更加反映了古经文本的本质特点。因此,较之杂用“象”之二义以至于招致混乱的王弼“言象意”之说而言,《易传》“言象意”之说专门论述卦爻象与“言”“意”间的关系,是种更贴合古经本质特点的学说。

  • 标签: 《易传》 王弼
  • 简介: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儒学作为相对于“虚学”佛教的“实学”逐渐获得独立的发展,尤其朱舜水实学思想罗钦顺“理气物”论的影响下,朱子学者安东省庵和他的同门贝原益轩等人把朱子学的“理”从先验的理转化为经验的理,主张“理气合论”,其后学新井白石进步发展了朱子学的格物穷理精神,重视实用、实践经验。他们近世日本传播普及朱子学的过程中,推动了朱子学从形而上学的道德主义向经验合理主义的转变,实证科学经验科学日本社会的萌芽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 标签: 安东省庵 贝原益轩 新井白石 理气合一论 经验合理主义
  • 简介:住宅市场中,商品住宅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由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停止实物分房实行货币分房,商品住宅市场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现实来看,大量空置商品房中,空置住宅房占很大比重。因而研究商品住宅市场的状况特点,探讨商品住宅市场的...

  • 标签: 住宅商品房 商品住宅市场 住宅产业现代化 市场状况 商品房空置 销售总量
  • 简介: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是明末清初(相当于十七世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三约法”的方法论,用以研究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认识规律。

  • 标签: 方以智 解析 十七世纪 明末清初 认识规律 运动变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民族认识的探讨阐述中华民族论中所蕴含的内在化了的帝国。为此本文把当时中国人的民族认识分为文化民族国家民族进行探讨,并阐述容满立宪派排满革命派的民族论为什么如何都只能归结为民族帝国主义民族论,并由此把文化民族作为反思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论中所蕴含的帝国的理论对策加以关注。

  • 标签: 民族大一统 中华民族 民族帝国主义 帝国性 文化民族
  • 简介:《河图》《洛书》代表的宋代易图,完全突破了象形化的物象图画层面。白黑点元素展现出完全抽象化的图像。从图像来说,其核心内容除了“数”便是“方位”,是种完全形象表达抽象的模式。而在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等人看来,这样种图像化的经典解释方式无疑是易学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但作为种经典解释的方式,易图学定是对《周易》的解释发展,而不能被当成圣人作《易》之由本末颠倒。这种对于易图学的不同定位,使得清初学者们重新构建易图学的同时,不仅赋予了“大衍”、“四象”等概念新的诠释,也重新梳理“象”、“数”关系的同时,开出了易学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图学 图书易学 象数 河洛
  • 简介:《周易》之文的原初论述主要表达《易传》中,“文”是万事万物得以产生呈现的样态或理则,而《贲》卦之经传为《周易》说“文”之典型。藉由王弼、程颐朱熹对《贲》卦各有侧重的阐释,可从文如何产生、文质关系、天文人文神道设教等层面说明“文”的基本含义普遍意义。

  • 标签: 《贲》卦 天文 人文 神道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