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44v6和BRAF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5例有颈淋巴结转移,15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4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进行了CD44v6和BRAF的检测。结果癌肿组的CD44v6和BRAF阳性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和BRAF的阳性率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CD44v6、BRAF可以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指标;CD44v6、BRAF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评估指标。

  • 标签: CD44v6,BRAF,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经常接到现场反馈混凝土凝结异常,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简单的阐述。

  • 标签: []混凝土 异常 凝结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影像学、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无粘液分泌的息肉状/结节状肿物;显微镜下可见管状乳头状结构、背靠背小管呈腺泡样形态,核中—重度异型;粉刺癌样坏死、极个别导管内有粘液样分泌物。免疫组化CK7、CK19(+),MUC5AC、MUC2、Syn、CgA(—),KI67阳性率25%,PAS染色阴性。结论ITPN是一类有别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的胰腺导管内病变,确定诊断依靠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胰腺导管 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视乳头水肿作为一种眼部病理改变,一向被临床所重视。但相较于国际学术界,国内对于视乳头水肿的客观描述尚缺乏一个普遍接受、容易界定的分级标准,导致不同医师之间对视乳头水肿的描述存在很大差异。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发布于1982年,因其把握住了视乳头水肿的病理机制,具有分级界定清晰、直观、方便等特点,已经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应用。本文就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方案诞生的背景、分级标准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旨在让国内相关专业医师更深入了解该分级方案。

  • 标签: 视乳头水肿 Frisén分级 修订版Frisén分级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68岁女性患者,以间断性上腹部疼痛半年为主诉入院。既往:20年前因子宫囊肿行子宫联合附件切除。查体:上腹部轻度压痛,余未见异常。全腹CT提示:脾区见多发类圆形、不规则形水样低密度影,较大病灶可见分隔,部分病灶边缘及分隔可见钙化,增强后未见明确异常强化。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诊断为脾脏乳头状囊腺癌。

  • 标签: 脾脏肿瘤,囊腺癌 诊治 病例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加大气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较大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的患者,分为EST组和SEST+EPLBD组,EST组单纯行乳头切开;SEST+EPLBD组先行EST,切开乳头<5mm,再用相应直径大气囊扩张乳头,然后进行相应的取石、碎石操作。两组术后均常规行鼻胆引流管引流3天,并造影复查。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取石次数、碎石器使用率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ST组40例和SEST+EPLBD组42例,总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5.0%(38/40)和97.6%(41/42),P>0.05,两组总取石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一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65.0%(26/40)和90.4%(38/4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40.0%(16/40)和9.5%(4/42),P<0.05;EST组术后并发症10例(术后胰腺炎7例,术后出血2例、胆管炎1例),SEST+EPLBD组术后胰腺炎3例,无出血,胆管炎发生,两组无穿孔、死亡病例,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5.0%和2.3%,P<0.05,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结论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是有效的,相比EST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憩室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气囊扩张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使用复合麻醉药和小号气管导管为31例择期进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的患儿实施麻醉。结果31例患儿均顺利地接受了手术,且在手术后都能快速苏醒。结论使用复合麻醉药和小号气管导管为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实施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对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患儿术后易苏醒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小儿麻醉方法。

  • 标签: 小儿 喉乳头状瘤切除手术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针对所伴全身病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等。(2)扩血管药物治疗,包括眼部球后注射妥拉苏林注射液25mg,1次/隔日;口服烟酸50mg、芦丁20mg、地巴唑20mg,3次/d。(3)降眼压治疗,常用噻吗心安眼水,点眼,2次/d即可。(4)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包括口服B组维生素,肌注维生素B1、B12,静点能量合剂。(5)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6)应用复方樟柳碱2ml做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本组病例79眼治疗后,显效57眼(72.15%),有效14眼(17.72%),无效8眼(10.12%),总有效率89.87%。结论对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掌握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疗程,对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的患者提高视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QST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集2019年4至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切除手术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组织中SQSTM1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在TPC-1细胞中构建SQSTM1缺失细胞系SQSTM1-KD-TPC-1, RT-qPCR从基因水平检测SQSTM1在TPC-1 和SQSTM1-KD-TPC-1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SQSTM1敲低前后TPC-1侵袭和迁移的变化情况;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QSTM1敲低后TPC-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RT-qPCR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从基因水平进一步验证肿瘤细胞对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QST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有76.2%(16/21)的患者mRNA呈现高表达;敲低SQSTM1明显抑制肿瘤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能力,且增殖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减小(P均<0.01),表明SQSTM1参与增殖相关通路机制的调控。结论SQST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中明显促进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可能是潜在的基因治疗靶点。

  • 标签: SQSTM1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侵袭 迁移 增殖
  • 简介:摘要制粉系统的稳定运行决定着机组的稳定,制粉系统也是运行当中出现异常最多的环节,同时制粉系统的启停及调整也是运行工作中操作最多的。本文主要分析制粉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处理方向,以期对运行中出现这些异常时的处理有所帮助。

  • 标签: 制粉系统 异常 原因及处理
  • 简介:摘要乳头皲裂是发生于哺乳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初产妇更容易发生。轻者乳头及乳晕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裂口,重者糜烂渗液或渗血。疼痛剧烈,哺乳时尤甚。因此许多母亲常因害怕疼痛而减少哺乳次数,导致乳汁滞留,诱发乳腺炎,也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母乳 哺乳期妇女 乳头皲裂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地铁道床及基础异常沉降整治在建筑行业一直是技术上的难题,如不尽早进行沉降整治对地铁运营正常安全运行影响非常大。

  • 标签: 隧道结构 不均匀沉降 灌浆
  • 简介:摘要钻探施工是针对矿山地质及岩石等进行钻探,所以对钻探目标具有未知性,经过地质勘察,依据勘察结果进行施工,但是仍难免在钻探施工中,局部或某一地点遇有较为坚硬的岩石,或地质层变化,给钻探工作增加难度。甚至钻探过程中突发各类施工异常现象。异常现象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对钻探施工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及时反应并判断原因。

  • 标签: 钻探 矿山 施工 异常现象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