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 ICU重症 患者 进行 综合护理干预 ,探究 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 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本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共计 64 例,并将参与实验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人数相同。其中对照组护理方法为传统护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病情转变情况,对比分析患者经护理后精神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组 患者精神状况、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上,护理组由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 0.05 。 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睡眠质量和精神状况均得到改善,并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来我院救治的100例脑外科医治患者,对其进行医护看管及护理工作。将100例脑外科医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常规组与管理组,其中常规组与管理组脑外科治疗患者各占50例。常规组进行普通的医护看管及护理工作,而管理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风险看护,经过6个月的医护看管及护理工作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疗护理纠纷及患者的病情复发率进行分析与比较。从最终书记比较而言,常规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47.89%,而管理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则高达96.16%,两者数据差异性较高(P<0.05)。医疗护理纠纷率方面,常规组患者及其家属医护看管及护理纠纷率为8.25%,管理组患者及其家属医护看管及护理纠纷率为1.34%,两者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并且两组最终医护看管及护理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工作在医院脑外科医护看管及护理工作中具有异常显著的效果,在护理满意度、医疗护理纠纷及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上远远高于常规的医护看管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看护政策对于医院护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是医院护理必然的反展方向,对医院临床护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体1(Glut-1)抑制剂白藜芦醇(RSV)对婴儿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4例增殖期与4例消退期婴儿血管瘤(IH)组织,采用免疫组化观察Glut-1的表达。从4例增殖期IH组织中提取原代HemEC,采用q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HemEC与对照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Glut-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emEC,分别采用0(对照组)、50、100、200、400、800 μmol/L RSV干预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emEC增殖能力,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采用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仪观察HemEC迁移能力及凋亡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增殖期及消退期IH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Glut-1均阳性,但增殖期表达丰富,消退期表达明显降低。HemEC中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1.793 ± 0.041、1.959 ± 0.144)均高于HUVEC(0.820 ± 0.073、0.648 ± 0.046,t = 16.35、12.28,均P < 0.001)。采用Glut-1抑制剂RSV干预HemEC后,0 ~ 800 μmol/L组HemEC增殖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 043.00,P < 0.001),所有RSV干预组HemEC的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 0.05)。GraphPad Prism 8计算得出RSV IC50浓度为150 μmol/L,Transwell实验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150 μmol/L RSV干预组HemEC组细胞迁移数(61 ± 5)低于对照组(150 ± 6,t = 15.11,P < 0.001),凋亡率(13.01% ± 0.45%)高于对照组(3.93% ± 0.68%,t = 19.34,P < 0.001)。结论糖酵解关键酶Glut-1在IH增殖期组织与HemEC中高表达,RSV干预可以抑制HemEC增殖及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医院就诊的髌骨骨折患者124例,通过随机分组得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护理时间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16%,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显著差异79.03%(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4%,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显著差异19.35%(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劲模式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血管瘤(IH)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研究I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玉林社区中心医院就诊的IH患儿(病例组)及正常儿童(对照组),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前、孕期及围产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1 479例,男456例、女1 023例,月龄3.74 ± 2.82;对照组1 086例,男359例、女727例,月龄3.95 ± 2.77,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H病灶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头面部(564例,38.1%)、躯干(449例,30.6%)、四肢(356例,24.1%)等。1 109例(75.0%)就诊时病灶处于增殖期,1 059例(71.6%)为浅表型,1 306例(88.3%)呈局灶性。瘤体面积为0.01 ~ 168.00(6.24 ± 12.91)cm2,其中节段性IH瘤体面积7.50 ~ 168.00(32.17 ± 26.94)cm2。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前因素中分娩史、既往流产史,孕期因素中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脐带缠绕、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贫血、孕酮/黄体酮药物使用史、甲状腺素药物使用史、子宫肌瘤病史,围产期因素中胎儿胎位、妊娠周数、胎膜早破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史对于IH的发生均可能产生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校正分析显示,胎儿胎位臀位、早产、胎儿脐带缠绕及孕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史对IH患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娩史为IH患病最强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校正后OR = 5.624,95% CI:4.275 ~ 7.398,P < 0.001),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子宫肌瘤史均为IH患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本研究IH患儿平均就诊月龄4个月,病灶最常见部位为头面部,多处于增殖期,表现为浅表型及局灶性,患儿I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胎盘疾病、缺氧、母亲孕期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接受全过程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白蛋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采取全过程优质护理可以改善肝脏功能,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酵解通路关键酶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变化并探究其作用。方法收集从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切除的8例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增殖期组织与消退期组织中糖酵解关键酶的表达,进一步在细胞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在血管瘤内皮细胞(hemangioma-derived endothelial cell,HemE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Transwell与Annexin V/PI法检测抑制剂PFK15干预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phosphatase 3,PFKFB3)表达后的HemEC的增殖、迁移及凋亡能力。结果在增殖期血管瘤组织中,糖酵解关键酶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HK2)、PFKFB3、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PFK1)、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及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消退期血管瘤组织。在细胞表达层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增殖期HemEC中糖酵解关键酶的表达水平均高于HUVEC。使用PFKFB3特异性抑制剂PFK1干预细胞后,HemEC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HemEC迁移受到显著抑制(163±12比64±7,P<0.01),细胞凋亡升高(11.67±0.74比7.25±0.41,P<0.01)。结论糖酵解关键酶在IH增殖期血管瘤组织中比消退期组织中表达高,在HemEC中表达强于HUVEC。阻断糖酵解关键酶PFKFB3的活性能抑制HemEC增殖,促进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蜂蜇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蜂蜇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主体,根据AK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蜂蜇伤AKI组(37例)和蜂蜇伤非AKI组(68例)。入院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蜇伤时季节、蜇伤部位、蜇伤数目、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e回归模型分析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模型分析PCT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蜂蜇伤数目、入院后呕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蜂蜇伤AKI组患者的血清肌酐(SCr)、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蜂蜇伤非AKI组〔SCr(μmol/L):122.36±32.45比76.74±28.52,PCT(μg/L):1.42±1.05比0.34±0.21,IL-6(ng/L):277.52±120.25比112.14±73.34,hs-CRP(mg/L):7.64±3.26比3.01±2.13,均P<0.05〕。蜂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与血清SCr、IL-6和hs-CRP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393、0.425,P值分别为0.002、0.016、0.00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均是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SCr、PCT、IL-6和hs-CRP预测蜂蜇伤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2 〔95%可信区间(95%CI)为0.516~0.727〕、0.722(95%CI为0.601~0.843)、0.869(95%CI为0.781~0.958)、0.739(95%CI为0.627~0.851)以及0.799(95%CI为0.700~0.900);PCT最佳截断值为0.742 μg/L时,敏感度为75.70%,特异度为90.50%。结论蜂蜇伤后发生AK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为蜂蜇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水平对蜂蜇伤后发生AKI的预测效能较优,可作为临床预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的护理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需要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小儿患者,按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不同年龄给予护理,观察躁动情况,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观察组(1-3岁)患儿入室后15min,30min,1h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2岁)患儿,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更年期女性失眠的疗效。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筛选76例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评定患者的睡眠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SI评分[(16.39±4.03)分,(15.66±4.89)分]、PSQI评分[(14.97±2.70)分,(14.11±3.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1.19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SI、PSQI评分[(10.08±3.65)分,(9.58±1.73)分]均低于对照组[(12.82±4.47)分,(12.13±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5.440,均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所有睡眠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对照组的睡眠效率、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观察组的睡眠效率、N3期百分比和REM期百分比[(79.52±9.31)%,(22.80±6.05)%,(18.78±6.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38±12.99)%,(17.39±11.75)%,(13.98±6.3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6,-2.524,-3.212,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TMS联合CBT-I可显著改善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安全性高,可作为更年期女性失眠较理想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加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58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间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的总发生率(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融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整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35例。对照组应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可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知信行护理在子宫全切术后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知信行护理),各30例。结果:观察组的PF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知信行护理可显著降低子宫全切术后子宫肌瘤患者的PFD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自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为该患者群体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