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心理护理),分析护理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在糖化血糖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评分为5.23±0.31、6.09±0.24、7.12±0.09,优于对照组6.54±0.12、7.32±0.45、8.54±0.43;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优化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在今后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自主游戏是儿童在没有成人直接引导或控制的情境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其核心特征包括自愿性、兴趣驱动、创造性与想象力、自我控制和社交互动。幼儿期是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主游戏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认知、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实践和方法,旨在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克罗恩病和结肠炎治疗及护理中应用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的60例对象均为克罗恩和结直肠炎患者,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与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观察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干预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各症状积分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于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而言,采取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症状表现,更可切实提升整体疗效,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与护理成效。
简介:【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敏感阶段,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通过家校携手的实践经历,介绍实现家校共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流动资金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服务项目,流动资金贷款受到国家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严格监管,本文将对其概念、管理要求、计量意义和方法以及存在的缺点进行深入探讨,并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性别对健康人群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龄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共纳入健康研究对象36 911例,其中男性占43.61%(16 096例)、女性占56.39%(20 815例),依年龄分为6个亚组(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使用基于肌酐的全年龄阶段(FASScr)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计算eGFR年下降率,男女性别间eGFR下降率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评估,χ2检验比较男女性别不同eGFR水平占比的差异。结果无论男女,随增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均逐渐上升,而舒张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但上述指标男性的均值普遍高于同龄女性。40岁前男女性eGFR水平相对平稳,但女性eGFR均值明显高于男性[(121.98±16.77)ml·min-1·1.73 m-2比(111.01±13.36)ml·min-1·1.73 m-2,t=-53.793,P=0.000];40岁后男女性的eGFR均随增龄而下降,且70岁前女性eGFR的下降率显著高于男性。男性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均值普遍高于同龄女性,男女性尿素氮水平随增龄呈现上升趋势,女性Scr水平在40岁后也开始升高,而男性Scr水平未见随增龄上升的变化。结论增龄过程中多项指标存在性别差异,中青年女性的eGFR水平高于同龄男性,但女性的eGFR随增龄下降速度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龄过程中慢性病对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03 682例受试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依年龄分成4组:18~44、45~59、60~74、≥75岁组,各组分别为55 055例、31 023例、12 793例和4 811例,分析比较各年龄段及不同慢性病人群中表现为肾功能减退的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m-2]的检出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段慢性病对肾功能减退的影响。结果血压、体质指数、血清肌酐、eGFR、血脂等指标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共病的患病率均随增龄发生变化。总人群及各慢性病亚组中,肾功能减退的检出率均随增龄而增加,且在≥75岁组中大幅增多。校正年龄及性别后,45~59岁组人群中,单纯高血压及单纯糖尿病可显著增加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OR=9.163、95%CI:3.264~25.727;OR=4.640、95%CI:1.028~20.936),共病人群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较单病增加,以高血压+糖尿病及三病共存为甚(OR=16.441、95%CI:5.325~50.783;OR=15.985,95%CI:4.237~60.312);60~74岁组人群中,单纯高血压也可显著增加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OR=3.950,95%CI:1.911~8.165),共病中,对其发生风险影响最大的是三病共存(OR=6.245,95%CI:2.521~15.468),其次为高血压+肥胖(OR=5.640,95%CI:2.550~12.476)、高血压+糖尿病(OR=4.330,95%CI:1.990~9.421);≥75岁组中,慢性病及共病与肾功能减退发生的高风险相关,其中以单纯肥胖及高血压+肥胖风险最高(OR=6.746,95%CI:2.193~20.757;OR=6.570,95%CI:3.178~13.582),其次为三病共存(OR=4.749,95%CI:2.110~10.687)。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患病率随增龄变化,慢性病对老年人群肾功能减退的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影响与非老年人群存在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增龄变化,探讨筛查老年人低eGFR的SCr预警值区间。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分析,纳入103 513例体检受试者,其中18~29岁14 221例、30~39岁29 763例、40~49岁23 151例、50~59岁18 838例、60~69岁10 019例、70~79岁5 009例、≥80岁2 512例,使用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推荐的基于SCr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CKD-EPISCr)计算eGFR,计算各年龄组SCr及eGFR均值及标准差,观察其随增龄的变化;分析SCr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对象,不同年龄组低eGFR的发生率;采用非参数百分位数法建立老年人群低eGFR的SCr预警值区间。结果随增龄,SCr在女性中呈上升趋势(F=340.80,P<0.001),男性50岁后也呈逐步上升(F=111.05、P<0.001),eGFR随增龄均逐渐下降(F=8 301.60、9 114.53,均P<0.001)。SCr水平正常时,总体老年人群中eGFR<60 ml·min-1·1.73m-2和60~75 ml·min-1·1.73m-2的占比分别为3.83%(661/17 280)、12.50%(2 160/17 280),在≥75岁的老年人群中则高达10.39%(488/4 699)和22.75%(1 069/4 699),显著高于非老年人中的0.07%(56/84 145)和0.91%(762/84 145)。在eGFR相同水平段,60~74岁老年人与≥75岁老年人SCr水平均低于非老年人(均P<0.001)。年龄≥75岁老年人群中,预警45≤eGFR<60 ml·min-1·1.73m-2的SCr区间,男性为98.76~126.03 μmol/L,女性为95.12~130.00 μmol/L。结论老年人群在相似eGFR区间内SCr水平低,且部分eGFR所诊断的肾功能受损的老年人肌酐仍在正常范围,应建立老年人的SCr预警范围,为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和疾病管理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产儿家长对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制订适宜的FICare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7月选取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护一体化门诊随访的160名早产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家长对FICare的认知需求调查问卷对早产儿家长进行调查。共发放1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87.5%。结果140名早产儿家长中,135名家长认为FICare有益;71.9%(97/135)的家长选择每天参与1~4 h的照护,但31.1%(42/135)的家长缺乏照护信心。家长选择的FICare服务提供者中,94.1%(127/135)为新生儿科医生、88.9%(120/135)为新生儿科护士、62.2%(84/135)为母乳喂养咨询师、62.2%(84/135)为营养师;理想的培训方式中选择模拟教学、线上课程的家长分别占66.7%(90/135)、58.5%(79/135);出院指导是家长迫切需要的服务内容,得分率为74.5%。结论早产儿家长对FICare有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未来有必要结合家长需求开展分层次、全方位的FICare服务,以改善早产儿家庭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以2011至2016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8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014至2016级本科生147人采取基础医学课程实施器官系统整合模式教学,对照组2011至2013级本科生137人采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的评价。采用SPSS 21.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内科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考试成绩[(86.34±2.74)分]、外科学理论成绩[(79.69±8.41)分]及外科学操作考试成绩[(81.43±10.72)分]均优于对照组[(85.51±3.36)分、(77.18±6.92)分、(76.78±11.29)分](P<0.05),妇产科学理论及儿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低于对照组(P<0.05),内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观察组学生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满意率为83.75%。结论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有一定的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发生或者潜在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预防策略。方法:从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置我对照组,并对该组护理期间所发生或隐藏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再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依照对照组常见风险加强针对性措施管控,对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