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腹泻患儿中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分析对象选取我院儿科接收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所有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各有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添加中医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患儿护理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已得到显著提升,患儿的腹泻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患儿护理管理中,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儿依从性、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效率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简介:摘要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早期恶性克隆性疾病,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第5版血淋巴肿瘤分类已将其归入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近年来,JMML的多组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使JMML的临床分型得以补充、分子特征被逐步认识,这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危险度分层,进而根据不同危险度制定更加合理的临床决策,现对JMML的分子特征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病毒方案对艾滋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2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奈韦拉平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比较两组CD4+淋巴细胞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组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变化明显增长(P<0.05);两组患者同一时间段CD4+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不同抗毒方法在临床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可控制病情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青光眼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8—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区、綦江区等地区农村40岁以上人群进行青光眼调查,受检人群为在当地生活10年以上的农村人口。统计每位受检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常规测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采用Van Herick法评估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前置镜检查眼底,重点评估视盘杯盘比(C/D)值,对所有可疑青光眼者进行进一步青光眼标准检查。结果确定调查对象4 680人,实际参与调查4 073人,应答率为87%。最终确诊青光眼患者70例,青光眼患病率为1.72%(70/4 073)。不同性别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7;χ2=2.838,P=0.092),7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青光眼患者视力损伤的比例为68.57%(48/70),致盲比例为47.14%(33/70),不同类型青光眼低视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5,P=0.248),致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8,P=0.005),继发性青光眼致盲率最高。现场筛查中,眼压、前房深度、C/D的检出率情况显示,C/D异常时青光眼检出率最高,3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5,P<0.001)。综合考虑眼压和C/D因素时,青光眼检出率可提高至55.88%。结论重庆农村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1.72%,PACG患病率较以往下降,青光眼致视力损伤比例较高。现场筛查中,眼底视神经的形态学检查对青光眼确诊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