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从2020年1月开始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选取2020年1月~12月(预见性护理实施后)间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2019年1月~12月(预见性护理实施前)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研究组者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6.90%)要低于对照组(22.00%)(P<0.05)。研究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为(3.57±0.66)分,对照组为(4.81±0.89)分,研究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45例住院患者进行血尿酸(SUA)的测定,发现Hum64例,检出率为26.12%。结果高Hum患者中合并高血压36例(56.25%),合并冠心病23例(35.94%),合并脑梗塞20例(31.25%),合并糖尿病21例(32.8%),合并高脂血症28例(43.75%),合并痛风19例(29.69%),合并肥胖21例(32.8%),与尿酸正常组对比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的发生和发展直接相关,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简介: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7)和研究组(n=37),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独立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常规组NIHSS、FIM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NIHSS、FIM评分分别为(9.42±1.73)、(103.40±18.41),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独立生活能力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术后发生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605例RALP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术后AKI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贫血(P=0.036)、低蛋白血症(P=0.001)、冠心病(P=0.040)、高血压(P=0.042)、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P=0.025)、术中平均动脉压(MAP)<55 mmHg(1 mmHg=0.133 kPa)的时间(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P=0.016)、低蛋白血症(P=0.009)、MAP<55 mmHg的时间(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贫血、低蛋白血症、冠心病、高血压、服用ACEI/ARB类降压药、MAP<55 mmHg的时间均是术后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低蛋白血症、MAP<55 mmHg的时间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以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肾脏功能,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以对照组和研究组随机区分,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两组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并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各免疫功能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可以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具备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留置尿管拔除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妇138例,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A、观察组B,各组患者46例;对照组产妇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观察组A产妇于术后6小时拔除尿管,观察组B产妇于术后8小时拔除尿管;详细比较各组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及其尿道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术后自然排尿率及其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行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于6-8小时内,有助于产妇术后恢复,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教学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机器人教学的应用与效果。首先探讨了机器人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构建与编程思维、学科知识与跨学科融合,以及创造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然后关注了机器人教学的实施与实践,包括教学设计原则、教师角色与培训需求,以及适用机器人教具的选择与应用。接着探讨了机器人教学的效果评估与挑战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与挑战。最后,展望了机器人教学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与发展、教育政策和资源支持。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机器人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创造力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