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 200例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慢性肝病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治疗的 200位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00人。对两组患者都实施综合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胸腺肽 -α 1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 1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指标改善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改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转阴率、 ALT复常率、 HbeAgle转阴率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的 YMDD变异率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比较意义( P> 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胸腺肽 -α 1在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治疗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应答效果,在促进 HBV-DNA转阴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简介:摘要:目的:对 200例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为慢性肝病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治疗的 200位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00人。对两组患者都实施综合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胸腺肽 -α 1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 1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ALT)指标改善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改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转阴率、 ALT复常率、 HbeAgle转阴率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的 YMDD变异率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比较意义( P> 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胸腺肽 -α 1在慢性肝病慢性乙肝治疗运用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应答效果,在促进 HBV-DNA转阴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内分泌治疗的40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20)接受新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治疗,对照组(n=20)接受传统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以及内分泌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的中位PFS为16个月,对照组为11个月(P<0.05)。实验组的ORR为65%,对照组为45%(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变量分析显示,较高的Ki-67指数、内脏转移的存在以及较高的肿瘤负荷与较差的预后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新一代SERD可能比传统的AI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提供更好的PFS和ORR获益。同时,Ki-67指数、内脏转移和肿瘤负荷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随后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进行联合治疗,对其不良反应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10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对于一般组来说,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来说,在一般组用药的基础上采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随后进行临床效果的探究。结果:通过对两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探究,观察组的相关治疗效果优于一般组,同时其不良反应低于一般组。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在现阶段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患者平喘、化痰、止咳、解痉、吸氧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出院后,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匹多莫德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4例,治疗有效13例,治疗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治疗有效17例,治疗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治疗效果在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持续时间及呼吸道感染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运用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减容策略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减容治疗的101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4例,女性27例,年龄(73.2±11.7)岁(范围:35~93岁)。其中卢瑟福分级3级31例,4级39例,5级31例;合并高血压72例。101例患者共有140处病变,其中髂动脉段病变13处(9.3%),股浅动脉病变72处(51.4%),腘动脉病变41处(29.3%),胫腓干病变10处(7.1%),膝下动脉病变4处(2.9%)。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减容方法,经皮机械血栓清除主要用于急性血栓形成的病变,准分子激光消蚀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架内再狭窄和慢性狭窄/闭塞的病变,斑块定向旋切主要用于短段的钙化病变。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效果,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减容治疗,其中82处(58.6%,82/140)使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56处(40.0%,56/140)使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2处(1.4%,2/140)使用斑块定向旋切。患者术前病变侧肢体踝肱指数为0.44±0.19,术后即刻为0.87±0.17(t=-16.26,P<0.01),术后6个月为0.81±0.20(t=-14.67,P<0.01),12个月为0.79±0.15(t=-14.12,P<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86.1%(87/101)、病死率为5.0%(5/101)、无截肢生存率为93.1%(94/101),病变血管再次干预率为9.9%(10/101)。结论根据病变性质、节段选择合适的减容方式,有助于提高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患儿Medpor支架全耳廓再造联合不同听力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的患儿共68例,男性53例,女性15例,年龄7~12岁,中位年龄8.8岁。其中28例行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术的同时一期完成听力重建术,包括20例患者完成传统的外耳道成形和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8例患者术中植入骨桥的骨传导装置,术后3~4周佩戴骨桥体外处理器;余下40例小耳畸形患者仅行Medpor支架植入耳廓成形术,作为对照组。术后评价患儿耳廓形态、听觉功能的改变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一期完成听力重建与形态再造组的患儿耳廓外形良好,术后12个月耳廓14个精细结构平均分值为9.43分和10.67分,耳廓对称度平均分值为6.83分和6.00分,与单纯耳廓再造组(8.23分/6.20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组术后平均听阈改善43.3 dB,平均言语识别阈值下降42.3 dB;外耳道及鼓室成形组平均听阈改善4.1 dB,平均言语识别阈值下降11.4 dB。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眩晕、耳鸣、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外耳道及鼓室成形组术后出现感音神经性聋、耳廓支架断裂、耳道再狭窄、耳道闭锁各1例;单纯耳廓组中耳廓支架外露、面神经颞支损伤各1例;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头皮切口处毛发生长困难。结论Medpor支架植入耳廓再造同时进行外耳道鼓室成形或骨桥植入重建听力技术安全有效,重建听力的方式需评估患者内中耳发育情况而定,对于中耳乳突发育欠佳者建议骨桥植入以获得稳定而明显的助听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7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亚低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并在治疗后一个月评定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良好人数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配合亚低温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伴膝下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的11例糖尿病足伴膝下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70.5岁(范围:41~83岁)。共12条患肢,20处血管病变,19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卢瑟福分级均为5级,12条患肢均合并溃疡。记录患者术中情况、术中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和踝肱指数等。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远端栓塞、限流夹层、穿孔、补救性支架植入等。患者平均随访8.2个月(范围:3~13个月),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58(范围:0.24~1.57)升至术后即刻的0.88(范围:0.68~1.05)。术后3个月随访时,1条患肢(1/12)因再狭窄行腔内治疗,5条患肢(5/12)溃疡愈合,无截肢(趾)、死亡、失访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2例患者失访,2例患者死亡,6条患肢(6/8)溃疡愈合,1条患肢(1/8)于术后6个月因足趾溃疡长期不愈合行截趾术。结论采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糖尿病足伴膝下动脉病变可行、有效,为糖尿病足膝下动脉减容提供了新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FEV1/FVC、P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