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水电站,作为能源供应的基石,在全球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这些挑战往往由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设备性能的潜在波动以及人为操作中的疏忽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为确保水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实施精细化的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风险评估,以科学的方法预测并识别潜在威胁;还需制定并执行严谨的操作规程,为每一步操作设定明确的安全边界;积极引入并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的能力;可以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深入探讨水电站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对于提升水电站的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本论文基于激光测距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一种自动化导航与避障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激光测距传感器、导航算法、避障策略和执行模块组成。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中的障碍物信息,导航算法利用激光测距数据确定导航目标,避障策略利用障碍物信息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执行模块负责控制机器人移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自动导航并且成功避开障碍物。
简介:摘要目的从抗体不同诱发因素的角度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脑部葡萄糖代谢特征和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5例抗NMDAR脑炎确诊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30.5±17.7)岁],所有患者行静息状态下18F-FDG PET脑显像,分析其脑部葡萄糖代谢特征,并与12名健康者[HS;男7名、女5名,年龄(51.5±9.6)岁]进行SUV比值(SUVR)半定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15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中,病毒性脑炎源性5例,18F-FDG PET显像表现为单侧颞叶或基底节区局灶性代谢减低(SUVR:患者:0.659±0.219;HS:1.754±0.203;t=-9.58, P<0.001)伴对侧颞叶或基底节区代谢增高(SUVR:患者:2.275±0.244;HS:1.960±0.227;t=2.55, P=0.022);隐源性6例,18F-FDG PET显像表现为非对称性的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区代谢增高(SUVR:患者:2.482±0.395; HS:1.754±0.203; t=5.23, P<0.001)伴双侧枕叶代谢轻度减低;副肿瘤源性4例,均合并畸胎瘤,18F-FDG PET显像表现为双侧颞叶和基底节区代谢增高(SUVR:患者:2.359±0.181;HS:1.960±0.227;t=3.16, P=0.007)伴双侧枕叶代谢轻度减低。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脑部存在葡萄糖代谢异常改变,根据不同诱发因素可分为至少3种模式。全面认识其特征性代谢改变有助于对抗NMDAR脑炎的识别,还对提示病因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载银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制备含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酐(MA)的低浓度MA明胶(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和高浓度GelMA材料,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制得低浓度GelMA水凝胶、中浓度GelMA水凝胶和高浓度GelMA水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材料的氢核磁共振谱并根据波谱图计算其取代度,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测前述3种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样本数均为9。根据前述筛选出的MA浓度合成含10种浓度银的GelMA(含银GelMA)溶液,将每种浓度的含银GelMA溶液均分为3份,加入光引发剂后分别暴露于紫外光下持续20、25、35 s,制得相应的含银GelMA水凝胶。采用胶原酶降解法测定不同光交联时间含银GelMA水凝胶降解12、24、36、48 h的降解剩余率及彻底降解所需时长,样本数为5。测定前述筛选出光交联时间下含10种浓度银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反映其抑菌能力,样本数均为5。以与含最低浓度银(即不含银)GelMA水凝胶抑菌圈直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含银GelMA水凝胶为有抑菌活性。选取具有抑菌活性的且载药浓度最低的含银GelMA水凝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及孔径,采用能谱仪检测其内部银元素的存在情况,样本数均为9。将冻干单纯GelMA水凝胶和冻干含银GelMA水凝胶分别浸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通过称重法计算并比较2种水凝胶的溶胀率,样本数为5。根据预实验及前述实验结果,制备含银和rh-bFGF的GelMA水凝胶(简称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复合水凝胶的外观,并采用FESEM检测其三维微观结构与孔径。取30只4~6个月龄、雌雄各半日本大耳兔,在其背部制作深Ⅱ度烧伤创面。以兔头侧为基准,将脊柱左侧创面作为复合水凝胶治疗组,右侧作为纱布对照组,2组创面分别作相应处理。观察伤后3、7、14、21、28 d创面愈合情况;记录伤后7、14、21、28 d创面愈合面积并计算其愈合率,样本数为30。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低浓度GelMA材料、中浓度GelMA材料及高浓度GelMA材料的取代度,差异明显(F=1 628.00,P<0.01)。低浓度GelMA水凝胶存在疏松、不规则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孔径为(60±17)μm;中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网络、孔径大小均较均匀规则,孔径为(45±13)μm;高浓度GelMA水凝胶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致密、层次混乱,孔径为(25±15)μm。3种GelMA水凝胶孔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0,P<0.01),选取(MA)中浓度为后续材料制作浓度。相同光交联时间下的含不同浓度银GelMA水凝胶的降解性基本一致;20、25、35 s光交联时间下含银GelMA水凝胶降解12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74.2±1.7)%、(85.3±0.9)%、(93.2±1.2)%,降解24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58.3±2.1)%、(65.2±1.8)%、(81.4±2.6)%,降解36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22.4±1.9)%、(45.2±1.7)%、(68.1±1.4)%,降解48 h的降解剩余率分别为(8.2±1.7)%、(32.4±1.3)%、(54.3±2.2)%;20、25、30 s光交联时间下含银GelMA水凝胶彻底降解所需时间分别为(50.2±2.4)、(62.4±1.4)、(72.2±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0,P<0.01),选取25 s作为后续光交联时间。低浓度至高浓度的10种含银GelMA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2.6±0.4)、(2.5±0.4)、(3.2±0.4)、(12.1±0.7)、(14.8±0.7)、(15.1±0.5)、(16.2±0.6)、(16.7±0.5)、(16.7±0.4)、(16.7±0.6)mm,基本呈浓度依赖性升高趋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70,P<0.01),与含最低浓度银GelMA水凝胶相比,其他有抑菌活性的含低浓度至高浓度银GelMA水凝胶的抑菌圈直径均明显增大(t值分别为26.35、33.84、43.65、42.17、49.24、55.74、43.72,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2.1±0.7)mm的含银GelMA水凝胶具有抑菌活性且载药浓度最低,选取该含银浓度为后续材料制作浓度。含银GelMA水凝胶的微观形貌为规律的趋于平行线性的条索状结构,孔径为(45±13)μm,且含有银元素。浸没24 h,含银GelMA水凝胶的溶胀率与单纯GelMA水凝胶相近(P>0.05)。复合水凝胶呈无色清亮透明状;其三维结构为规则、均匀的网格状,内部存在细丝网状结构,孔径为(40±21)μm。伤后3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可见散在结痂,亦可见少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伤后7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已明显缩小,纱布对照组兔出现创面存在与纱布粘连情况。伤后14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红润、可见肉芽组织生长;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基底呈苍白色、血运差。伤后21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完全愈合,纱布对照组兔创面出现愈合趋势。伤后28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部位可见新生毛发,纱布对照组兔仍残存椭圆形创面。伤后7、14、21、28 d,复合水凝胶组兔创面愈合率均明显大于纱布对照组(t值分别为2.24、4.43、7.67、7.69,P<0.05或P<0.01)。结论中浓度GelMA水凝胶在溶胀性、可降解性方面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筛选出的含银GelMA水凝胶具有抑菌活性且载药浓度最低,制得的复合水凝胶可明显缩短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
简介:摘要神经免疫病是一类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前者结构损害和/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及时诊断并施以合适的免疫干预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并改善预后。日益涌现的神经系统自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特种蛋白检测是指导临床诊断及监测免疫状态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检测指标设置、检测标准化、结果解读及互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评估这些神经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并通过室间比对质控来规范临床检测,并用以指导治疗策略、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是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神经免疫学检测分为常规型和研究型检测,并对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检测技术和应用规范做一述评,旨在唤起临床医生和检验科医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加快神经免疫学检验的开发研究和临床规范化进程,给神经免疫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双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并为其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血清抗MOG抗体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阳性的18例患者(双抗体阳性组),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随机抽样,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血清抗MOG抗体单阳性的20例患者(抗MOG组)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单阳性的20例患者(抗NMDAR组)进行组间比较。收集并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检查结果及预后差异。结果3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抗体阳性组患者的症状通过聚类分析分为两类症状群,分别与抗MOG组和抗NMDAR组聚类分析后得到的症状群相对应,通过对应分析再次验证亦然。双抗体阳性组与抗MOG组相比,癫痫发作(8/18比3/20,P=0.016)、精神行为异常(8/18比0/20,P=0.001)、视力障碍(8/18比17/20,P=0.016)、构音障碍/吞咽障碍(8/18比1/20,P=0.007)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抗体阳性组与抗NMDAR组相比,精神行为异常(8/18比19/20,P=0.001)、共济失调(12/18比1/20,P<0.001)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合并率、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合并率、抗核抗体合并率、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氯化物、葡萄糖水平、寡克隆区带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应用Bonferroni校正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以P<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抗体阳性组与抗NMDAR组相比,头颅磁共振成像有无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18比8/20,P<0.001)。双抗体阳性组、抗MOG组和抗NMDAR组患者治疗前初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72±0.96)分、(2.75±0.97)分和(3.95±0.76)分,F=10.004,P<0.001],治疗后6个月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2±1.44)分、(0.40±0.75)分和(1.20±1.24)分,F=3.153,P=0.051];疾病复发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8、14/20和5/20,P=0.017)。结论抗MOG抗体和抗NMDAR抗体可以同时存在,出现临床表型的重叠,为一种新的综合征——MOG抗体病合并抗NMDAR脑炎重叠综合征(MNOS)。MNOS患者病情多重于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但MNOS、MOGAD、抗NMDAR脑炎患者均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建议对MNOS和MOGAD患者早期应用二线免疫治疗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建立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CB)检测标准流程(SOP),并验证不同实验室采用该SOP检测脑脊液OCB的一致性。方法通过启动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寡克隆区带多中心临床研究(“CNS-OCB”)形成的多中心的SOP,选择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三家研究型医院神经免疫实验室,采用商业化检测自动化操作系统与OCB试剂盒,采用美国病理学会(CAP)提供的质控品及Sebia医疗诊断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质控品进行各自的室内质控及相互比对。采用单中心重复实验获得可靠的检测稀释倍数参考范围。对17份血清和脑脊液配对样本进行检测。采用验视方法和Kappa检验或Kendall W检验进行各中心室间一致性评价。结果单中心重复实验结果提示,2倍和4倍稀释度OCB检测结果均为阳性;64倍和128倍OCB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16和32倍稀释度出现阳性/阴性不一致结果;增加重复次数后结果显示,16倍和32倍均为阴性结果;8倍为阴性(重复40次出现2次阳性,符合率为95%)。此外,多中心室间质评结果验视表明,三家中心检测一致率均为100%(Kappa值=1)。结论采用CNS-OCB研究形成的多中心的SOP来检测脑脊液OCB,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为国内医疗检测机构建立脑脊液OCB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视化研究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鲜捐献成人尸体1具,采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灌注方法进行灌注,灌注前和灌注后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利用Mimics 10.01软件,获得血管、肌肉、骨骼以及皮肤的三维解剖结构图像,并对血管进一步分割,构建出单支血管及其分支,并对所构建的三维图像进行单独显示与组合显示,以设计切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上述基础上,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术前进行数字化重建,B组术前不予数字化重建。比较2组术后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存活率,手术所需时间,精确性以及皮瓣旋转点到内踝顶点距离。结果灌注前数据可轻易重建出骨、肌肉、筋膜与皮肤,灌注后的数据可构建出血管,组合显示后可得到血管在某个局部的具体分布状况,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个性化设计与基础研究提供准确的血管解剖学基础。A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数字化重建后,可显示皮瓣主要血供,并能够清晰显示皮肤、肌肉与血管三维解剖关系;应用软件自带测量工具对血管、皮瓣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定位指导手术操作。术中探查血供与重建图像相符,体表定位准确。A组20例皮瓣均成活良好,伤口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局部无瘢痕挛缩;B组20例皮瓣4例患者于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期清创换药和植皮术后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A组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B组有6例皮瓣远端出现质硬瘢痕和轻度挛缩,行走时疼痛,后经手术松解植皮后好转。A组皮瓣成活率(100%)明显高于B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所需时间[(114.05±10.36) min]明显短于B组[(123.20±11.9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瓣切取精确性(0.17±0.03)明显高于B组(0.2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皮瓣蒂部旋转点到内踝顶点距离[(4.14±0.38) cm]明显少于B组[(5.96±0.8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手术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临床应用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