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LP)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史患儿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mGCIPL)厚度变化差异。方法回顾临床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且有LPIVR治疗史的ROP患儿35例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36只眼,女性17例34只眼;年龄(5.54±1.04)岁。根据接受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LP组、IVR组,分别为18例36只眼17例34只眼。两组患儿年龄(t=-1.956)、性别构成比(χ2=0.030 )、出生胎龄(t=-1.316)、出生体重(t=-1.06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62、0.197、0.297)。所有患眼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Cirrus HD-OCT 5000的黄斑立方体512×128模式对黄斑中心凹中心的14.13 mm2椭圆环形区域进行扫描,设备自带软件获得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6个扇形区以及平均、最小mGCIPL厚度。两组间mGCIPL厚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GCIPL厚度与年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LP组比较,IVR组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区域以及平均、最小mGCIPL厚度均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t=6.484、6.719、7.682、7.697、5.151、5.008、7.148、6.581,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GCIPL厚度与年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均无显著相关(P>0.05 )。结论接受IVR治疗的ROP患儿mGCIPL厚度较接受LP治疗者更薄。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激光凝固术 血管生成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草螺菌的鉴定药敏试验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对罕见病原微生物关注认知。方法采集1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经透析导管留取的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并对分离到单个菌落,分别进行谱分析、生化鉴定药敏试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DNA并测序;细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血培养瓶孵育20 h后阳性报警,涂片革兰阴性杆菌。血琼脂上孵育16 h,乳白色、凸起无溶血菌落。VITEK2 Compact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335药敏卡检测药敏结果,发现菌对氨曲南和多黏菌素耐药,其余抗生素均敏感。VITEK MS质谱仪临床数据库无法鉴定出种,VITEK MS科研数据库鉴定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Herbaspirillum aquaticum。菌16S rDNA与草螺菌Herbaspirillum huttiense、Herbaspirillum aquaticum均>99%。细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发现本例临床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Herbaspirillum huttiense subsp putei IAM 15032同源100%,证实本例分离株Herbaspirillum huttiense。结论环境微生物演变成人类病原菌种类不断增多,草螺菌因其生化特性与其他菌种相似,极易被误鉴定,需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导管相关性感染 菌血症 草螺菌属 基因组 细菌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单纯应用125I放射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评估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纳入2007年8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单纯应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的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分析其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局部控制率(LCR)相关影响因素,并观察近、远期放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16例(cT4bN0M0),女性患者占多数(11/16, 68.7%),中位年龄55.4岁。随访8~104个月(中位时间41.5个月),1、3、5年LCR分别为93.7%、80%、68.7%,1、3、5年OS分别为86.7%、72%、54%;1、3、5年PFS分别为74%、53%、18.9%。9例(56.2%)患者出现不同部位器官转移,颅内转移、肺转移常见;其中6例术前伴有颅底骨质侵犯者出现多器官转移,肿瘤侵犯颈动脉是影响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HR=12,P=0.045)。共有8例(8/16,5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远期放射不良反应。结论单纯应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的5年局部控制率68.7%,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包绕颈动脉是其预后不佳与发生多器官远处转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腮腺 腺样囊性癌 125I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治疗 局部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腹茧症治疗中的安全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共计13例接受外科手术的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的外科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8例腹腔镜手术、5例传统手术。所有患者因肠梗阻症状而就诊,均进行茧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由于既往腹部手术史,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116.3 ± 14.0)ml比(180.6 ± 24.9)ml,P< 0.05],手术时间缩短[(99.3 ± 8.7)min比(130.6 ± 7.5)min,P<0.05]。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组分别出现4例、3例术后并发症(P> 0.05);术后肠梗阻分别3例、2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11.4 ± 3.5)d(13.4 ± 5.2)d(P> 0.05)。13例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纤维包膜。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既往无腹部手术史腹茧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腹茧症 腹腔镜手术 剖腹探查术 肠梗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以腹壁下血管蒂的脐旁皮瓣修复骨盆区域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18年8月,应用腹壁下血管蒂脐旁皮瓣修复8例骨盆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创面,男6例,女2例,年龄12~47岁,平均35.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1例,恶性神经鞘瘤切除术后创面1例,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软组织坏死1例。所有创面均伴有骨外露,软组织缺损位于髂嵴5例,坐骨结节2例,臀部会阴部1例。创面大小11.0 cm×6.0 cm~22.0 cm×8.0 cm,皮瓣面积13.0 cm×7.0 cm~29.0 cm×12.0 cm。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随访。结果术后8例脐旁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6个月,皮瓣成活良好,皮瓣弹性、质地均较好;随访期内感染无复发,供区均未见腹壁疝形成。结论腹壁下血管蒂的脐旁皮瓣转位是修复髂嵴、会阴部、臀部坐骨结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种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腹壁下血管 脐旁皮瓣 骨盆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术后儿童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行激光光凝术后的ROP儿童25例(50眼)ROP组,同时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儿童23例(46眼)对照组。2组儿童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分析时转换为LogMAR视力。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儿童的各种角膜参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角膜曲率的最大值(K1最小值(K2)、平均角膜曲率(Avg);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的陡峭半径(rs)、平坦半径(rf)、非球面参数(e)。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ROP组儿童BCVA(LogMAR) (0.24±0.25)较对照组儿童(0.07±0.10)差,2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t=3.20,P=0.003)。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屈光力均比对照组儿童大,差异统计学意义[K1(角膜前表面3、5、7 mm,角膜后表面3、5、7 mm):t=3.139、3.050、2.710,-4.216、-3.821、-2.474;K2:t=2.816、2.688、2.286,-4.252、-3.883、-3.178;Avg:t=3.190、3.041、2.649,-4.848、-4.271、-3.121。均P<0.05]。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形态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f(角膜前表面6、8 mm,角膜后表面6、8 mm):t=3.395、3.354,-4.427、-4.613;rs:t=2.928、2.807,-4.055、-4.175;e:t=3.437、3.991,2.268、4.355,均P<0.05]。结论: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是研究ROP激光光凝术后全角膜发育方面的有利工具。ROP激光光凝术后早产儿儿童与足月产儿童相比,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屈光力更大,BCVA更差,视觉发育过程中更易发生屈光不正等视功能改变。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度 角膜形态指数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症(PHT)是由肝组织弥漫纤维化、假小叶再生、肝纤维异常增生后,入肝血流阻力增加发展而来。疾病进步进展可引起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肝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肝肺综合症等并发症。运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对研究相关生理病理机制,寻找合适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归纳近年来肝硬化PHT并发症的常用动物模型基础上,对相关模型进行优劣评判,相关研究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腹水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肝肺综合征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偏头痛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FNZ)预防偏头痛的效率与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对象我院收治46例偏头痛患者,观察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23例。其中23例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组成常规组;剩余的23例患者接受盐酸氟桂利嗪,统归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65%,不良反应发生率8.70%,常规组治疗有效率69.57%,不良反应发生率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偏头痛患者的过程中,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预防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 治疗效果 偏头痛 不良反应 预防性
  • 简介: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危险因素包括过度吸氧、营养不良、感染、炎症等,其中炎症对ROP的影响受到更多关注。TNF-α是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参与新生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其可能通过促进VEGF表达、参与并加重炎症反应、破坏血视网膜屏障诱导细胞凋亡ROP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定作用。了解TNF-α与ROP相关研究的现状进展,可为进步研究ROP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病因学 肿瘤坏死因子α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5I放射粒子单纯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方法剂量学参数。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单纯125I放射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的25例复发性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靶区设计剂量学参数。术前结合腺样囊性癌病理学特点对不同复发部位设计靶区范围,处方剂量100~120 Gy,术后验证靶区范围与剂量学参数。随访统计局部控制情况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为腮腺浅叶区10例,腮腺深叶区7例,颅底区乳突颌后区复发各4例。中位植入粒子数量59颗,粒子活度18.5~25.9 MBq,植入后验证所有患者均实现植入前靶区设计范围,D9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与植入前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5%61.5%,不同部位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应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通过结合病理学特点复发部位优化靶区设计,合理准确应用达到剂量学参数,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 腮腺腺样囊性癌 剂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锝99-甲基二磷酸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MDP SPECT)/CT融合像引导下肢慢性血源骨髓炎骨组织清创的有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1例下肢慢性血源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0~62岁[23(18,37)岁]。胫骨16例,股骨5例。骨感染持续时间4~480个月[120(42,228)个月]。Cierny-Mader生理解剖标准分型:Ⅰ型4例,Ⅲ型14例,Ⅳ型3例;A型18例,B型3例。Ⅰ期术前利用99mTc-MDP SPECT/CT融合像,限定等高线(ISO)30%~40%兴趣区域(ROI),指导术中感染骨组织清创;Ⅱ期采用自体骨(或)异体骨重建骨缺损。对比Ⅰ期、Ⅱ期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Ⅰ期、Ⅱ期术中组织细菌培养病理检验;记录Ⅰ期骨感染控制手术次数;Ⅱ期术后观察患肢有无皮肤红肿、疼痛、窦道形成,骨缺损区域植骨成骨情况;观察ROI对应ISO与既定ISO范围的符合率,冠状位下评估ROI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与实际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差异性。结果患者Ⅱ期术后获随访6~36个月[11(9,29)个月]。21例患者Ⅰ期平均手术次数1.04次。1例患者Ⅱ期术中冰冻切片提示中性粒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重复清创后,Ⅱ期完成骨缺损植骨修复。Ⅰ期、Ⅱ期术前炎指标对比:WBC由(5.9±1.6)×109/L降至(5.4±1.5)×109/L(P>0.05),ESR由9(5,26)mm/h降至4(2,10)mm/h(P<0.05),CRP由2.8(2.3,7.7)mg/L降至2.3(1.4,3.0)mg/L(P>0.05)。Ⅰ期组织细菌培养12例呈阳性,9例阴性,病理检验提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Ⅱ期组织细菌培养均呈阴性,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验提示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Ⅱ期术后患肢皮肤无红肿、疼痛、窦道形成,植骨成骨情况良好。ROI对应ISO与既定ISO范围的符合率90.5%。冠状位下ROI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86.8±31.1)mm]与Ⅰ期实际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86.0±31.3)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慢性血源骨髓炎,99mTc-MDP SPECT/CT融合像可以作为感染骨组织术前清创范围界定的有效手段,不仅能避免过度清创,还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感染 骨髓炎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D-二聚体、糖类抗原199(CA19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监测生存期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医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可手术切除的119例胰腺癌患者资料。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时D-二聚体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A199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GFBP2水平。30名健康体检者40例胰腺浆液囊腺瘤患者对照。分析胰腺癌患者术前D-二聚体、CA199、IGFBP2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患者术前D-二聚体、CA199、IGFBP2均高于两对照组(均P<0.01)。与术后疾病稳定期相比,胰腺癌患者疾病进展后血清D-二聚体、CA199IGFBP2水平均升高[1 496.0 ng/ml(590.0 ng/ml,2 280.4 ng/ml)比578.1 ng/ml(381.7 ng/ml,671.5 ng/ml),207.0 U/ml(54.5 U/ml,736.5 U/ml)比31.9 U/ml(14.1 U/ml,44.0 U/ml),(435±107)ng/ml比(249±83)ng/ml,均P<0.01]。各临床病理因素分层胰腺癌患者间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中CA199IGFBP2水平升高者比例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均P<0.05),其他因素与二者表达水平是否升高均无关(均P>0.05)。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胰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均短于D-二聚体水平正常者[(10.6±1.2)个月比(20.4±2.4)个月,(18.9±1.9)个月比(29.2±2.6)个月,均P<0.01]。当CA19937 U/ml分界值时,术前CA199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生存无相关(均P>0.05);当分界值分别为253.8 U/ml(入组时CA199中位数)1 000 U/ml时,CA199水平升高者的PFS时间OS时间均短于CA199水平正常者[253.8 U/ml:(11.5±1.5)个月比(21.0±2.6)个月,(19.9±2.1)个月比(29.0±2.7)个月,均P<0.01;1 000 U/ml:(8.9±1.9)个月比(19.1±1.9)个月,(15.5±2.3)个月比(28.0±2.0)个月,均P<0.01]。当IGFBP2339.1 ng/ml分界值时,术前IGFBP2水平升高胰腺癌患者PFS时间OS时间均短于IGFBP2水平正常者[(10.8±1.1)个月比(21.1±2.6)个月,(18.9±1.8)个月比(30.3±2.8)个月,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二聚体、IGFBP2水平是胰腺癌患者PFSOS的独立影响因素(D-二聚体:HR=0.561,95% CI 0.336~0.936,P=0.027;HR=0.515,95% CI 0.303~0.874,P=0.014;IGFBP2:HR=0.430,95% CI 0.253~0.731,P=0.002;HR=0.361,95% CI 0.202~0.644,P=0.001)。结论对于可切除胰腺癌患者,D-二聚体、CA199IGFBP2可用于术后病情监测,术前D-二聚体IGFBP2可用于生存期预测。

  • 标签: 胰腺肿瘤 生物学标记 D-二聚体 糖类抗原19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2 术后监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每天口服 2次氨茶碱,每次 100mg,同时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同剂量的药物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 MRC评分、 ADL评分肺功能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 MRC评分 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而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通过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可减轻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可在临床上进步推广。

  • 标签: 氨茶碱 肺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食管反流咽喉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选100例证实有食管反流咽喉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每日服用雷贝拉唑;治疗组每日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两组均治疗7d后,两组镜下食管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未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镜下观察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观察总有效率达78%。经治疗后观察组反酸、胸痛、呃逆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能有效减少胃酸对食管的损害,促进胃食管排空,显著疗效,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西某有色金属矿区血镉暴露与成年居民肝功能的相关。方法于2013—2014年,广西某有色金属矿业污染区的5个重金属污染村作为研究现场,招募到310名符合标准的18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获取对象般人口学特征、血镉水平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等信息。根据血镉水平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Q4四组(Q1参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功能指标与血镉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49.2±15.4)岁;男性112名(36.1%);血镉水平G(95%CI)3.72(3.43~4.02)μg/L;肝效应指标TBIL、AST、ALTGGT的异常率分别为17.4%(54例)、19.7%(61例)、10.7%(33例)11.9%(37例)。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因素后,与血镉水平Q1组对象相比,Q4组对象AST发生异常的风险较大[OR(95%CI)值2.92(1.07~7.98)]。结论该有色金属矿区血镉水平高于我国般人群参考值;镉暴露与AST异常有关联。

  • 标签: 肝功能 内暴露 成人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重大变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已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点。由于检测场地、仪器设备以及反应时间的限制,传统的检测技术无法满足新型冠状病毒即时快速检测的需要。即时检测技术所具备的快速、便携、灵活等优点使得其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筛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抗原、特异性抗体核酸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即时检测技术现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疫情防控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核酸类 抗原 抗体 床旁诊断化验信息系统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对照组83.33%,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 围手术期